AI产品经理面试宝典第46天:模型评估与Prompt工程核心考点解析
模型选择与技术评估的底层逻辑
面试问题:请描述你在项目中选择大模型的决策依据
答:实际项目中的技术选型需构建三维评估框架。第一维度是任务匹配度,例如在金融领域文档解析场景中,优先选择支持长文本处理的LayoutLM模型。第二维度是性能指标,对比F1值、推理延迟等关键参数,某电商客服项目中选择GLM-130B替代GPT-3,使意图识别准确率提升7.2%。第三维度是资源约束,某边缘计算场景中通过模型蒸馏将大模型压缩至原体积的15%,实现移动端部署。
指导意见
回答需展现系统化思维,建议采用"技术指标-业务需求-资源限制"三层结构。面试官可能追问模型微调成本、多模态支持能力等细节,应提前准备具体案例数据。深度回答可引入技术债务概念,说明短期选型与长期维护的平衡策略。
面试问题:如何开展市场同类模型对比分析
答:专业对比需建立五维评价矩阵:1)基础架构(如LLaMA的decoder-only与GLM的GLM Block差异)2)训练数据构成(某医疗模型因训练数据包含30%英文文献导致中文场景性能下降12%)3)推理效率(测试不同batch size下的TPS表现)4)API生态(对比OpenAI与阿里云百炼平台的工具链完备性)5)成本结构(某项目通过模型压缩使年度服务成本从120万降至45万)。
指导意见
建议采用SWOT分析法呈现对比结果。面试官可能关注模型迭代周期、厂商绑定风险等深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