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功率dBm为何是负数?一文详解
目录
- 快速掌握
- 具体介绍
- 光功率 (Optical Power)
- 光衰 (Optical Attenuation / Loss)
- 关键区别与运算:dB vs. dBm
- 实际应用与诊断
一直都看到关于光信号的值是 dbm,以及为什么是负数感到疑惑,经过学习后整理了这样一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用
快速掌握
-
0 dbm = 1mw(毫瓦)。指的是光发射器的发射功率,这是一个绝对数值。
在一般场景下,这个发射功率的强度都是不会超过 1 毫瓦的,换算到 dbm 后,初始就是负的。
在光接收器接收到经过路径损耗等损耗后的光功率,是更小的,呈现的就是我们常见的 -20dbm 这种值,实际上以 mw 为单位时,是一个 0.xxx mw 的一个功率。 -
db 是个相对数值,代表的是光功率在传输中的损耗。
-
使用 dbm 和 db 是为了方便计算。对于损耗可以直接使用
dbm-db
的方式算出最终的接收光功率。
一般来说,光功率的损耗都是一个百分比数值,但是这样去计算非常复杂。
利用初中学过的对数计算
,可以将复杂的计算公式变为一个简单的减法公式。log(A / B) = log(A) - log(B)
具体介绍
光功率 (Optical Power)
-
什么是光功率?
- 定义: 在光纤链路的某一个特定“点”上,光信号的绝对强度。
- 单位: dBm (分贝毫瓦),是一个绝对单位。
-
dBm 的基准是什么?
0 dBm
被定义为1 毫瓦 (mW)
的功率。- 正数dBm 代表功率大于 1 mW。
- 负数dBm 代表功率小于 1 mW。
从数学上就可以看出,只要收到的实际功率是小于1毫瓦的小数,计算出来的dBm值就必然是负数。
-
为什么接收光功率值通常是负数?
- 原因一 (发射功率不高): 多数光模块的发射功率(Tx Power)本身就在1mW(0dBm)附近或以下。
- 原因二 (必然有损耗): 信号从发射端到接收端,必然会经过线路衰减,导致功率降低,最终使得到达功率小于1mW。
-
dBm 的计算公式
- dBm的计算公式是
功率(dBm) = 10 * log₁₀(实际功率(mW) / 1mW)
。- 如果收到
1 mW
:10 * log₁₀(1 / 1) = 10 * 0 = 0 dBm
- 如果收到
0.1 mW
:10 * log₁₀(0.1 / 1) = 10 * (-1) = -10 dBm
- 如果收到
0.01 mW
:10 * log₁₀(0.01 / 1) = 10 * (-2) = -20 dBm
- 如果收到
- dBm的计算公式是
光衰 (Optical Attenuation / Loss)
-
什么是光衰?
- 定义: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其强度(功率)随着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的现象。损耗越低,信号传输距离越远。
- 单位: 分贝 (dB),是一个相对单位。
- 计算: 光功率衰减到原来的
1 / 3.16
,也就是5 dB
。因为10*log₁₀(3.16) ≈ 5 dB
-
为什么用 dB 作单位?
- 简化计算: 将复杂的乘除法(如功率百分比衰减)转换成简单的加减法。链路总损耗 = 各段损耗相加。
- 简化数值: 将巨大的功率变化范围(从毫瓦到纳瓦)压缩到一个易于管理的数值区间。
-
如何计算光衰?(链路损耗预算)
- 公式:
总衰减(dB) = 光缆本身衰减 + 连接器总衰减 + 熔接点总衰减
- 分项计算:
- 光缆衰减 = 衰减系数(dB/km) × 长度(km)
- 连接器衰减 = 单个损耗(dB) × 数量
- 熔接点衰减 = 单个损耗(dB) × 数量
- 公式:
-
常见光衰标准值
- 光纤本身 (衰减系数):
- 单模光纤 (1310nm): ~0.35 dB/km
- 单模光纤 (1550nm): ~0.20 dB/km (损耗最低)
- 组件 (单个损耗):
- 熔接点 (Splice): 理想 < 0.05 dB; 行业标准 < 0.1 dB; 大于0.3dB通常不合格。
- 连接器 (Connector): 典型 0.3 dB - 0.5 dB; 标准上限为 0.75 dB。
- 光纤本身 (衰减系数):
关键区别与运算:dB vs. dBm
- 核心区别
特性 | dBm (绝对单位) | dB (相对单位) |
---|---|---|
代表意义 | “功率有多大?” (How much power?) | “变化了多少?” (How much change?) |
物理类比 | 海拔高度 (一个绝对的位置) | 爬升/下降的高度 (一个相对的过程) |
使用场景 | 发射/接收功率 | 线路/组件的损耗或增益 |
-
为何能直接加减运算?
- 背后原理: 这是对数运算法则的巧妙应用 (
log(A / B) = log(A) - log(B)
)。 - 简化过程: 它将物理世界中复杂的功率除法运算,变成了简单的对数值减法运算。
- 公式与类比:
接收功率(dBm) = 发射功率(dBm) - 线路总损耗(dB)
当前海拔 = 起始海拔 - 下降高度
- 背后原理: 这是对数运算法则的巧妙应用 (
-
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计算对比
在真实物理世界里,光信号的衰减是除法关系:接收功率(mW) = 发射功率(mW) ÷ 衰减倍数
- 假设:
- 一个光模块发射
-1 dBm
的功率,换算成毫瓦是0.794 mW
。 - 线路损耗是
5 dB
,意味着光功率会衰减到原来的1 / 3.16
(因为10*log₁₀(3.16) ≈ 5 dB
)。
- 一个光模块发射
- 计算:
- 接收功率 =
0.794 mW ÷ 3.16 ≈ 0.251 mW
- 再把结果换算回dBm:
10 * log₁₀(0.251 mW) 约等于 -6 dBm
。
- 接收功率 =
整个过程需要乘除法和对数换算,非常繁琐且不直观。
由于 dB
和 dBm
本质上都是对数,根据对数运算法则 log(A / B) = log(A) - log(B)
,上面的除法运算可以直接变成减法:
接收功率(dBm) = 发射功率(dBm) - 线路损耗(dB)
直接计算:
接收功率 = -1 dBm - 5 dB = -6 dBm
结果完全一样,但计算过程只需要一步简单的减法!
实际应用与诊断
-
OTDR 曲线图分析
- 横坐标: 距离 (km)
- 纵坐标: 相对功率 (dB)
- 平滑斜线: 光纤自身衰减。
- 台阶 (无反射): 非反射性事件,通常是熔接点。台阶高度即为损耗值。
- 尖峰 (有反射): 反射性事件,如连接器或光纤断点。
- 诊断关键: 关注事件列表中的**损耗(dB)**值,找出超出标准(如熔接点 > 0.3dB)的故障点。
-
交换机/路由器诊断 (查看光功率)
- 查看指标:
接收光功率 (Rx Power)
,单位为dBm
。 - 判断依据: Rx Power必须落在光模块规格的**“接收灵敏度(下限)”和“过载光功率(上限)”**之间。
- 常见模块正常接收范围 (Rx Power):
- SR (短距): 0 dBm ~ -9.9 dBm
- LR (10km): +0.5 dBm ~ -14.4 dBm
- ER (40km): -1 dBm ~ -20 dBm
- 查看指标:
-
家用光纤 (FTTH) 诊断
- 技术: 主流为GPON。
- 光猫(ONT)工作范围: 理论上 -8 dBm 至 -27 dBm。
- 健康状态解读 (Rx Power):
- 优秀: -8 dBm ~ -18 dBm
- 良好/正常: -18 dBm ~ -25 dBm
- 偏弱/临界: -25 dBm ~ -27 dBm (仍可工作,但“安全余量”小)
- 过低/告警: < -27 dBm (网络会不稳定或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