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⑦归并排序
系列文章目录
第一篇:【排序算法】①直接插入排序-CSDN博客
第二篇:【排序算法】②希尔排序-CSDN博客
第三篇:【排序算法】③直接选择排序-CSDN博客
第四篇:【排序算法】④堆排序-CSDN博客
第五篇:【排序算法】⑤冒泡排序-CSDN博客
第六篇:【排序算法】⑥快速排序:Hoare、挖坑法、前后指针法-CSDN博客
第七篇:【排序算法】⑦归并排序-CSDN博客
文章目录
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前言
一、什么是归并排序?
算法思想
举个例子
具体步骤
二、实现归并排序
MergeSort函数
_MergeSort函数
递归式分解数组
合并子序列
图解
完整归并排序代码
四、分析归并排序
总结
前言
归并排序,是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解决小问题,然后将解决的小问题合并起来得到大问题的解。
递归排序有递归版本和非递归版本,本文用递归版介绍归并排序。
一、什么是归并排序?
算法思想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
归并排序的主要步骤包括“分”和“治”两个阶段:
分——把一个困难的大问题分成若干小问题,小问题再分成小小问题,直到不能再分;
治——依次解决小小问题,几个小小问题解决了等同于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几个小问题解决了等同于解决了这个困难的大问题。
举个例子
1.分:将整副牌分成两半,然后分别将这两半再分成四半,直到每一份只剩下一张牌(一张牌自然是有序的)。
2. 治:将两个有序的小份合并成一个有序的大份。合并时,就像你有两堆已经按顺序排好的牌,每次从两堆牌顶选出较小的一张,按扑克牌大小依次放到新堆中,直到两堆牌都取完。
具体步骤
1. 分解:将当前数组一分为二(即从中间分成两个子数组)。
2. 递归:递归地对两个子数组进行分解(直到子数组长度为1,则自然有序)。
3. 合并:将两个单数据的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有序数组再合并成有序数组,直到整个大数组有序。
二、实现归并排序
MergeSort函数
由于需要不断的进行递归式的分解数组,所以在原数组上操作是不方便的,于是我们在MergeSort函数中malloc出一个空间用于相关操作。
所以代码得出:
void MergeSort(int* a, int n)
{if (!a)return;//这就是为什么要创建_MergeSort的原因int* temp = (int*)malloc(sizeof(int) * n);if (!temp)return;_MergeSort(a, 0, n - 1, temp);free(temp);temp = NULL;
}
既然MergeSort函数中存在申请空间的行为,自然是不适合进行递归式操作的,所以额外定义一个_MergeSort函数用于进行递归分数组和子数组合并。
_MergeSort函数
_MergeSort函数用于进行递归分数组和子数组合并。
递归式分解数组
这在本系列之前的排序中(如快速排序)就已经接触过了,操作分几步:
①获取数组中点
int div= left + (right - left) / 2;
注意:不能写int div= (right - left) / 2,因为还需要在分数组中继续分,所以应该求得是每段段区间的中点,而不是整个大区间数组的中点。
②递归分数组
将mid分成的两个区间[left,mid),[mid+1,right]分别递归式传入_MergeSort函数即可。
_MergeSort(a, left, div, t); _MergeSort(a, div+ 1, right, t);
所以函数至少需要四个形参:传原数组;传分数组的的左端;传分数组的的右端;在MergeSort中申请出来的空间地址。
什么时候终止?当分解成单个元素时即可终止。
if (left >= right)return;
当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到了合并阶段了。
合并子序列
尽管不知道是哪个子序列,但函数形参中有该区间的左端点和右端点,因此也能遍历该子区间。
再回顾上述扑克牌合并的例子:“合并时,就像你有两堆已经按顺序排好的牌,每次从两堆牌中选出较小的一张,按扑克牌大小依次放到新堆中,直到两堆牌都取完。”
同理,由于不知道两个子序列谁大谁小,所以需要将它们一个一个比较后再放入申请出来的空间中:
int begin1 = left, end1 = div;
int begin2 = div + 1, end2 = right;int end = left;
解释:
①当递归式分解数组到单个数据后,一定通过 if 条件返回接着执行升序的代码,所以直接用上述div分隔开的两个子序列合并即可。
②end用于记录该段区间的首元素在大数组中的下标,方便存放在malloc出的相同空间的相同数组下标。
核心代码
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if (a[begin1] <= a[begin2]){t[end++] = a[begin1++];}else{t[end++] = a[begin2++];}}//由于不确定上述循环结束后,哪个区间还有数据:while (begin1 <= end1){t[end++] = a[begin1++];}while (begin2 <= end2){t[end++] = a[begin2++];}memcpy(a + left, t + left, sizeof(int) * (right - left + 1));
解释:
①由于不知道两个子序列谁大谁小,所以在循环中一个一个比较,小的先放在申请出来的t空间中;
②第一个循环结束后,由于不知道是哪个区间先结束的,哪个区间还有剩,所以两个区间一起尝试。有剩余的区间会满足循环判断条件进入循环。
③当一个两个区间合并完后立即通过memcpy函数复制回原数组。
图解
完整归并排序代码
综合上述代码,可得出归并排序完整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递归归并
void MergeSort(int* a, int a_size)
{if (!a)return;//这就是为什么要创建_MergeSort的原因int* temp = (int*)malloc(sizeof(int) * a_size);if (!temp)return;_MergeSort(a, 0, a_size- 1, temp);free(temp);temp = NULL;
}void _MergeSort(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int* t)
{if (left >= right)return;int div = left + (right - left) / 2;_MergeSort(a, left, div, t);_MergeSort(a, div + 1, right, t);int begin1 = left, end1 = div;int begin2 = div + 1, end2 = right;int end = left;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if (a[begin1] <= a[begin2]){t[end++] = a[begin1++];}else{t[end++] = a[begin2++];}}//由于不确定上述循环结束后,哪个区间还有数据:while (begin1 <= end1){t[end++] = a[begin1++];}while (begin2 <= end2){t[end++] = a[begin2++];}memcpy(a + left, t + left, sizeof(int) * (right - left + 1));
}
四、分析归并排序
优点:
稳定的时间复杂度:总是 O(n log n)
稳定排序:保持相等元素的相对顺序
适合大数据集:不受初始数据分布影响
可用于链表排序:不需要随机访问元素
缺点:
需要额外空间:空间复杂度 O(n)
递归可能导致栈溢出
对小数据集不如插入排序高效(递归损耗大于了排序损耗)
总结
本文是【排序算法】系类第七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归并排序,以及如何实现归并排序,最后分析了归并排序的特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读完点赞,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