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入理解Java的SPI机制,使用auto-service库优化SPI

文章目录

  • 一、简介
  • 二、使用
    • 1、服务提供者(或者第三方公共):定义接口
    • 2、服务提供者:定义实现类
    • 3、服务提供者:注册服务
    • 4、构建服务提供者jar包
    • 5、客户端:使用 ServiceLoader 来加载服务
  • 三、源码分析
    • 1、源码
    • 2、缺点
  • 四、auto-service库
    • 1、简介
    • 2、有变化的点
  • 参考资料

一、简介

SPI 即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字面意思就是:“服务提供者的接口”,是JDK内置的一种服务提供发现机制,可以用来启用框架扩展和替换组件,主要是被框架的开发人员使用,比如java.sql.Driver接口,其他不同厂商可以针对同一接口做出不同的实现,MySQL和PostgreSQL都有不同的实现提供给用户,而Java的SPI机制可以为某个接口寻找服务实现。Java中SPI机制主要思想是将装配的控制权移到程序之外,在模块化设计中这个机制尤其重要,其核心思想就是解耦

SPI 将服务接口和具体的服务实现分离开来,将服务调用方和服务实现者解耦,能够提升程序的扩展性、可维护性。修改或者替换服务实现并不需要修改调用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使用

1、服务提供者(或者第三方公共):定义接口

public interface HelloSPI {void sayHello();
}

2、服务提供者:定义实现类

public class ImageHello implements HelloSPI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Image Hello");}
}public class TextHello implements HelloSPI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Text Hello");}
}

3、服务提供者:注册服务

META-INF/services/目录里创建一个以org.example.spi.HelloSPI的文件,这个文件里的内容就是这个接口的具体的实现类。

org.example.spi.ImageHello
org.example.spi.TextHello

4、构建服务提供者jar包

将服务提供者构建为jar包,客户端需要引入

5、客户端:使用 ServiceLoader 来加载服务

import org.example.spi.HelloSPI;import java.util.ServiceLoader;
public class SPI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erviceLoader<HelloSPI> serviceLoader = ServiceLoader.load(HelloSPI.class);// 执行不同厂商的业务实现,具体根据业务需求配置for (HelloSPI helloSPI : serviceLoader) {helloSPI.sayHello();}}
}

我们可以看到,服务正常加载了。

三、源码分析

1、源码

// ServiceLoader实现了Iterable接口,可以遍历所有的服务实现者
public final class ServiceLoader<S> implements Iterable<S>
{// 查找配置文件的目录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REFIX = "META-INF/services/";// 表示要被加载的服务的类或接口private final Class<S> service;// 这个ClassLoader用来定位,加载,实例化服务提供者private final ClassLoader loader;// 访问控制上下文private final AccessControlContext acc;// 缓存已经被实例化的服务提供者,按照实例化的顺序存储private LinkedHashMap<String,S> providers = new LinkedHashMap<>();// 迭代器private LazyIterator lookupIterator; 
}
// 服务提供者查找的迭代器
public Iterator<S> iterator() {return new Iterator<S>() {Iterator<Map.Entry<String,S>> knownProviders= providers.entrySet().iterator();// hasNext方法public boolean hasNext() {if (knownProviders.hasNext())return true;return lookupIterator.hasNext();}// next方法public S next() {if (knownProviders.hasNext())return knownProviders.next().getValue();return lookupIterator.next();}};
}
// 服务提供者查找的迭代器
private class Lazy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S> {// 服务提供者接口Class<S> service;// 类加载器ClassLoader loader;// 保存实现类的urlEnumeration<URL> configs = null;// 保存实现类的全名Iterator<String> pending = null;// 迭代器中下一个实现类的全名String nextName = null;public boolean hasNext() {if (nextName != null) {return true;}if (configs == null) {try {String fullName = PREFIX + service.getName();if (loader == null)configs = ClassLoader.getSystemResources(fullName);elseconfigs = loader.getResources(fullName);} catch (IOException x) {fail(service, "Error locating configuration files", x);}}while ((pending == null) || !pending.hasNext()) {if (!configs.hasMoreElements()) {return false;}pending = parse(service, configs.nextElement());}nextName = pending.next();return true;}public S next() {if (!hasNext())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String cn = nextName;nextName = null;Class<?> c = null;try {c = Class.forName(cn, false, loader);}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x) {fail(service,"Provider " + cn + " not found");}if (!service.isAssignableFrom(c)) {fail(service, "Provider " + cn  + " not a subtype");}try {S p = service.cast(c.newInstance());providers.put(cn, p);return p;} catch (Throwable x) {fail(service, "Provider " + cn + " could not be instantiated: " + x, x);}throw new Error();          // This cannot happen}
}

首先,ServiceLoader实现了Iterable接口,所以它有迭代器的属性,这里主要都是实现了迭代器的hasNext和next方法。这里主要都是调用的lookupIterator的相应hasNext和next方法,lookupIterator是懒加载迭代器。

其次,LazyIterator中的hasNext方法,静态变量PREFIX就是”META-INF/services/”目录,这也就是为什么需要在classpath下的META-INF/services/目录里创建一个以服务接口命名的文件。

最后,通过反射方法Class.forName()加载类对象,并用newInstance方法将类实例化,并把实例化后的类缓存到providers对象中,(LinkedHashMap<String,S>类型) 然后返回实例对象。

2、缺点

1.不能按需加载,需要遍历所有的实现,并实例化,然后在循环中才能找到我们需要的实现。如果不想用某些实现类,或者某些类实例化很耗时,它也被载入并实例化了,这就造成了浪费。
2.获取某个实现类的方式不够灵活,只能通过 Iterator 形式获取,不能根据某个参数来获取对应的实现类。
3.多个并发多线程使用 ServiceLoader 类的实例是不安全的。
4.没有使用缓存,每次调用load方法都需要重新加载

四、auto-service库

1、简介

auto-service 是 Google 提供的一个 Java 注解处理器库,主要用于简化 Java 服务提供者接口(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SPI)的实现。它通过注解自动生成 SPI 配置文件,避免了手动编写 META-INF/services 目录下配置文件的繁琐工作。

它可以:
自动生成 SPI 配置文件
编译时检查 SPI 实现的有效性
简化模块化项目中的服务注册

使用需要先引入依赖包(服务提供者):

        <dependency><groupId>com.google.auto.service</groupId><artifactId>auto-service</artifactId><version>1.1.1</version></dependency>

2、有变化的点

只需要在需要暴露的实现类中,添加注解即可。
并不需要添加 META-INF/services 目录下配置文件了!

import com.google.auto.service.AutoService;// 如果多个接口,value是可以添加数组的
@AutoService(HelloSPI.class)
public class ImageHello implements HelloSPI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Image Hello");}
}

我们发现,打出来的服务提供者的jar包,是自带配置文件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用的就是Java 的 APT(Annotation Processing Tool)机制

参考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84337883

http://www.lryc.cn/news/609560.html

相关文章:

  • 区块链基础之Merkle B+树
  • Azure DevOps - 使用 Ansible 轻松配置 Azure DevOps 代理 - 第6部分
  • 打造个人数字图书馆:LeaNote+cpolar如何成为你的私有化知识中枢?
  • 多级表头的导出
  • 软件打包前进行文件去重
  • Unix 命令行shell基础--学习系列003
  • Web 开发 12
  • 嵌入式硬件中三极管原理分析与控制详解
  • 嵌入式硬件篇---OpenMV存储
  • 单片机51 day46
  • 基于单片机智能鱼缸/水族箱/水产养殖系统设计
  • 第二篇:深入解析 FastAPI + LangChain 实现流式对话接口:`chat` 函数详解
  • 嵌入式硬件中三极管推挽电路控制与实现
  • 单片机裸机程序设计架构
  • Ubuntu 下 MySQL 运维自动化部署教程(在线简易版)
  • MLIR Introduction
  • cobalt strike(CS)与Metasploit(MSF)联动
  • Nestjs框架: @nestjs/config 配置模块详解与实践
  • Go 语言模糊测试 (Fuzz Testing) 深度解析与实践
  • 基于鼠标位置的相机缩放和平移命令的实现(原理+源码)
  • Java 17新特性深度解读:Records、Sealed Classes与Pattern Matching
  • 宝塔面板安装WordPress教程:10分钟一键部署搭建个人博客 (2025)
  • Git如何同步本地与远程仓库并解决冲突
  • Linux 用户与组管理全解析
  • 电商系统想撑住大流量?ZKmall开源商城靠微服务 + Spring Boot3 解决单体架构难题
  • JavaScript中的作用域、闭包、定时器 由浅入深
  • 肾上腺疾病AI诊疗一体化系统应用方向探析
  • 机器学习——学习路线
  • 【拓扑序 容斥原理】P6651 「SWTR-5」Chain|省选-
  • 登录验证码功能实现:Spring Boot + Vue 全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