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脑功能连接进行功能注释
BAT工具箱可以对功能连接进行功能注释,解释一下他是怎么做的。
ACR 表示某个脑区在某个任务(或术语)中被激活的概率。
比如:区域 A 在 “emotion” 相关文献中被激活了 200 次,总共出现了 1000 次 → ACR = 0.2
CAR(Co-Activation Ratio)共激活比率
对于一条 FC(比如脑区 i 和 j 之间的连接),BAT 定义了它与某个术语(如“emotion”)的共激活比率:
对于由L FC组成的功能网络,其对特定功能项的激活程度定义为平均共激活比率(MCAR)
高 MCAR → 表示这一组 FC 在功能术语 t 上富集明显。
置换检验:
方法一: 适用于【中等数量、稀疏分布】的 FC(比如 <20 个连接)
从大脑中随机选出一组与原始脑区大小相似、数量一致、不重叠的区域;
然后计算这些“随机FC”在特定功能术语下的 MACR(平均共激活比率);
重复这个过程几千次,形成一个“零分布”;
最终比较你真实FC的 MACR 与这个零分布 → 得到显著性(p 值):
如果你真实FC的 MACR 很高,而随机的都很低,那么你这组FC就与某个术语显著相关。
方法二: 适用于【大规模、全脑范围】的 FC(例如 >100 个)
适用情况:
每次置换时:
从整个图谱中随机选出与原始 FC 涉及区域数量一致的脑区;
然后构建这些区域之间的连接,计算 MACR;
同样重复多次,形成“零分布”;
你再看真实 FC 的 MACR 是否显著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