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S Code中使用Git的方法:环境配置与Git操作

  本文介绍在Windows电脑的VS Code中,配置Git环境并使用Git命令、功能的方法。

1 环境部署

  首先,我们需要分别安装Git环境与VS Code软件。这里需要注意,即使是在VS Code中使用Git,也需要我们首先在电脑上单独配置好Git的环境,然后才可以在VS Code中使用Git。我之前还以为如果只在VS Code中使用Git,那就不需要单独配置Git了,直接下载好VS Code就行——但实际并非如此。

  配置Git环境、下载VS Code软件的方法非常简单,大家分别参考文章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的下载、安装与使用其复制GitHub项目代码的方法(https://blog.csdn.net/zhebushibiaoshifu/article/details/127412101),以及文章Windows电脑下载、安装VS Code的方法(https://blog.csdn.net/zhebushibiaoshifu/article/details/140247766)即可,本文不再赘述。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是先安装了VS Code、后安装了Git,那么安装完Git后,需重新打开VS Code,然后再进行本文后续的操作。

  接下来,打开VS Code,并选择左侧的“Source Control”一栏。如果出现下图所示的界面,则说明我们上述配置的Git没有问题,可以被VS Code识别到。

  随后,建议大家在VS Code左下角,点击头像,登录自己的GitHub账户;登陆完毕后如下图所示。

  随后,就完成了在VS Code中使用Git的环境部署操作了。

  接下来,就以克隆一个GitHub项目为例,介绍如何在VS Code中使用Git的功能或命令。

2 交互式操作

  我们先介绍基于交互式界面(点鼠标、不输入命令),实现Git操作的方法。

  首先,还是在“Source Control”一栏,选择“Clone Repository”,并在其右侧上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对应GitHub项目的地址,如下图所示。

  随后,将弹出一个界面,让我们选择克隆项目到本地的哪一个路径下。如下图所示。

  选择对应路径后,即可开始克隆项目。此时,右下角将弹出一个进度条,稍等片刻即可完成克隆。随后,将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窗口,让我们决定在哪里打开刚刚克隆好的项目的文件夹。

  无论在上方选的是直接打开,还是在新窗口打开,都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可以看到,此时项目文件都已经克隆到我们本地指定的文件夹中了。

3 Git命令操作

  接下来,再介绍基于命令行,用Git命令实现Git操作的方法。

  首先,在VS Code中,选择“Terminal”中的“New Terminal”选项,打开终端。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在终端中,创建或进入我们需要克隆项目的文件夹,并在其中执行Gitclone命令即可。在我这里,就执行如下所示的命令。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emote-Sensing-of-Land-Resource-Lab/pyxccd.git

  运行上述命令,有时可能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报错,即终端还是无法识别Git命令。

  针对这种情况,大家可以尝试再重启一次VS Code,或是用管理员身份运行VS Code。我这里只要重启一次VS Code就可以了,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已经可以在VS Code的终端中正常执行Gitclone命令了。

  无论是用上述的交互式方法,还是命令行方法,我们都可以在指定路径下,看到在本地同步好的GitHub项目文件,如下图所示。

  至此,大功告成。

欢迎关注:疯狂学习GIS

http://www.lryc.cn/news/581312.html

相关文章:

  • JavaFX:观察者集合(Observable Collections)的监听事件处理
  • 业务快速接入OSS对象存储和文件上传下载SDK对接
  • VMware 17安装Centos8.5虚拟机
  • Bootstrap 5学习教程,从入门到精通,Bootstrap 5 表单验证语法知识点及案例代码(34)
  • 1. 两数之和 (leetcode)
  • Delta、Jackknife、Bootstrap
  • FreeCAD傻瓜教程-拉簧拉力弹簧的画法及草图的附着位置设定和Part工作台中形体构建器的妙用
  • Playwright 测试节奏控制指南
  • Node.js worker_threads深入讲解教程
  • Android NDK — 在Linux环境下使用NDK实现交叉编译
  • React Native 亲切的组件们(函数式组件/class组件)和陌生的样式
  • RabbitMQ 4.1.1初体验-队列和交换机
  • 快速掌握Python编程基础
  • 结构型智能科技的关键可行性——信息型智能向结构型智能的转变(修改提纲)
  • 小架构step系列05:Springboot三种运行模式
  • 黑马点评系列问题之基础篇p7 06初识redis无法在虚拟机查到图形化界面存进去的键
  •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补充
  • TCP协议概念和特性
  • AI Agent与Agentic AI原理与应用(下) - 主流Agent平台、框架与项目技术拆解
  • 编程中的英语
  • cocos 打包安卓
  • Rust与PyTorch实战:精选示例
  • 机器学习--实践与分析
  • python优先队列使用
  • NAT、代理服务、内网穿透
  • Ubuntu 22.04 修改默认 Python 版本为 Python3 笔记
  • C#使用开源框架NetronLight绘制流程图
  • C++------模板初阶
  • JS 网页全自动翻译v3.17发布,全面接入 GiteeAI 大模型翻译及自动部署
  • 2025年的前后端一体化CMS框架优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