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reeCAD傻瓜教程-拉簧拉力弹簧的画法及草图的附着位置设定和Part工作台中形体构建器的妙用

起因:近期我绘制了一个DIY的Paddle Shifter的模型,觉得使用拉簧来作为回位机构,减少总体部件的数量和加工复杂度,所以学习了一下如何绘制拉簧。不巧的是,中文说明中没有合适的教程,且其他Solidwork等绘图、建模软件的过程和FreeCAD又较大差异,所以学了一个英文的视频。通过去繁就简,遂有了这篇文章。

本文全部内容完全免费,设置的是“全部可见”的,如果变成了VIP可见的,请发起对引起这一变化的 CHu Sheng 的诅咒,并第一时间发消息给作者提醒更改!!

一、我的模型和所使用的拉簧

由于参数的原因,最终拉簧的两个钩子的方向是呈90度角的,也正好适合于我的模型需要。我们作为例子进行演示绘图方法的,则最终的两个钩子的方向是平行的

 

 二、 绘图示例所用弹簧主体的参数

注意: 下面的操作,绝大部分是在 Part 工作台进行的,如果你的软件默认的是从 Part Design 或者其他工作台开始,请注意切换!!  

三、绘制螺旋管末端转折向上的一小段弧线

这一步,直接用Sketcher草图工具绘制该1/4 弧线即可。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将原点作为了要对接的点。  我们下一步要将这段弧线和螺旋线的上部末端对接起来,默认是该图的原点附着到螺旋线的上部末端去了!!!。

三、更改草图的附着位置

如下图所示,我们要将上一步绘制的草图,进行 “修改附着”这个操作。 选中要进行操作的草图,右击,即可出现选择菜单。

3.1 演示选择要附着的点会发生什么情况

上图中我们是已经把向上翘的 1/4 圆弧附着到了螺旋线的上末端,如果要改为附着到下末端,则放大可视区域,点击  “附件” 下方的第一个参数,使之变成 “选择”,这时我们移动鼠标到下末端,则末端发亮,表示该点可用。  点击该点,然后点击 OK, 即完成了草图附着的改变。

 点击后,Helix:Vertex2,变成了 Helix:Vertex1,也就是 1/4 圆弧草图的附着,从螺旋线的上端变更到了下端。

说明: 修改附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附件模式”下方还有其他的方式,不过我们这里仅使用了 “移动原点” 这种方式。 这也是上一步中,我们把要附着的草图的起点,绘制在原点的原因!!

四、绘制第二段挂钩部分,并调整附着到已经修改过附着的 1/4 圆弧的末端

 第二段绘制的草图内容是拉簧上部的钩子,该草图同样修改附着,附着到了 1/4 圆弧的上端。

 五、如法作图,完成拉簧下端的钩子

 

六、各个草图中的线条和螺旋线的融合

尽管从视觉上,我们绘制成了拉簧的中心线,但实际上各个线条都是独立的,分别存在于 Part1、Part2、Dn-1、Dn-2 ,以及螺旋体这几个部分中。这里我们要将其融合。

如下图中所示,我们用到的是 Part 工作台中的 ”形体构建器“ 这个工具

6.1  形体构建器 工具的用法

先点击 “形体构建器” 工具的图标,在“创建形体”菜单中,选中 “Wire from edges” ,然后按着 Ctrl,逐个点击图中的线条将其全部选中,最后 点击 “创建”,点击 “Close”。  只点击“创建”是不会退出工具的;如果多点了 “创建”,可以将多余的 融合后的线从树形列表中删掉。

6.2 融合成功的标志,就是下图中所示的,线条有点泛黑色。

6.3 可以看到,左侧的树形图中,出现了 “Wire”这个蓝色的零件名称。

这就是我们融合后的线的实体,它被上面的草图覆盖了,选中上面的草图和螺旋体,按空格键使之隐藏,剩下的即是我们融合后的线,全都是黑色了!!

七、绘制弹簧所用线材的截面和尺寸

这一步切换到 Part Design 工作台进行!! 绘制过程和后面的扫掠的细节,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FreeCAD傻瓜教程之创建参数化几何图形-螺旋体、平面、球体、椭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椭圆_freecad 螺纹-CSDN博客

八、扫掠操作

8.1 选中拉簧线材的截面的草图,点击“增料管状体”,这其实就是扫掠!!

8.2 注意下图中的方向模式为 Frenet

点击 “扫掠路径” 下面的 “对象”按钮,然后 按着 Ctrl ,鼠标点击螺旋线即可。 注意:这里的螺旋线,是我们将上面绘制的草图进行隐藏操作,仅保留了 “Wire” 这个实体为显示状态下的螺旋线。 它是我们要扫掠的融合后的图形的一部分!!

8.3 根据个人电脑显卡的性能,可能要一点时间来进行计算, GTX1060 6G显卡,用了大概2秒生成了下图

8.4 点击 OK,然后选择 “创建独立副本”

8.5 最终呈现的效果

九、螺旋线的参数直接影响螺旋线末端是平行还是垂直

正如我在 第一步 中展示的模型中的蓝色拉簧,因为参数不同,所以螺旋线的上下两个端点的“面”,是垂直的。 这样也带来了后继下绘图中,转弯部分(1/4圆弧)和钩子部分所绘制的草图所选择的平面坐标系是不同的。

绘制拉簧,最重要的是线条的转角,连接要圆润,如果绘图平面选错,会带来奇形怪状的结果,这一点大叫试试就知道了。

画错大不了多改几次,建模本来就很考验空间感的。

http://www.lryc.cn/news/581305.html

相关文章:

  • Playwright 测试节奏控制指南
  • Node.js worker_threads深入讲解教程
  • Android NDK — 在Linux环境下使用NDK实现交叉编译
  • React Native 亲切的组件们(函数式组件/class组件)和陌生的样式
  • RabbitMQ 4.1.1初体验-队列和交换机
  • 快速掌握Python编程基础
  • 结构型智能科技的关键可行性——信息型智能向结构型智能的转变(修改提纲)
  • 小架构step系列05:Springboot三种运行模式
  • 黑马点评系列问题之基础篇p7 06初识redis无法在虚拟机查到图形化界面存进去的键
  •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补充
  • TCP协议概念和特性
  • AI Agent与Agentic AI原理与应用(下) - 主流Agent平台、框架与项目技术拆解
  • 编程中的英语
  • cocos 打包安卓
  • Rust与PyTorch实战:精选示例
  • 机器学习--实践与分析
  • python优先队列使用
  • NAT、代理服务、内网穿透
  • Ubuntu 22.04 修改默认 Python 版本为 Python3 笔记
  • C#使用开源框架NetronLight绘制流程图
  • C++------模板初阶
  • JS 网页全自动翻译v3.17发布,全面接入 GiteeAI 大模型翻译及自动部署
  • 2025年的前后端一体化CMS框架优选方案
  • 【大模型入门】访问GPT的API
  • 【Halcon】WPF 自定义Halcon显示控件完整流程与 `OnApplyTemplate` 未触发的根本原因解析!
  • day 60 python打卡
  • ffplay6 播放器关键技术点分析 1/2
  • Windows内核并发优化
  • rk3128 emmc显示剩余容量为0
  • 深度学习5(深层神经网络 + 参数和超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