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动态规划:入门思考篇

1. 简单类比

假如我们要求全国人数,那么我们只要知道各个省的人数,然后将各个省的人数相加即可,要想知道各个省的人数,只要将这个省下面所有的市人数相加即可,同样,如果想要知道各个市的人数,只要知道下面所有县的人数即可。

这就是动态规划的核心思想:将原问题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求解每个子问题的最优解后,通过组合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

类比逻辑动态规划核心概念关键说明
全国人数(最终目标)原问题(Original Problem)需要求解的最终复杂问题。
省 / 市 / 县人数子问题(Subproblems)原问题拆解出的、规模更小的同类问题(子问题需与原问题 “同结构”,如都是 “统计某区域人数”)。
省 = 市相加 / 市 = 县相加状态转移方程(State Transition)子问题的解如何组合成父问题的解(你的例子中是 “求和”,DP 中可能是 “取最大 / 最小 / 累加” 等)。
县人数(最底层)边界条件(Base Case)无需再拆解的最小子问题,有直接已知的解(如 “某县人数 = 统计局直接公布的数据”,无需再拆到乡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分治” 与 “最优子结构”

如果我们有很多种解决方案,但是我们想要找出最优的方案。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将所有的方案划分成不同的集合,这些集合之间互不重叠,结合内部也没有重合的方案,此时我们只要求解出各个集合的最优方案,然后从最优方案中选出最优即可。

要确保通过 “划分集合→找集合最优→选最终最优” 能得到全局最优解,需满足以下两点,这是避免 “漏掉最优方案” 或 “选不出真最优” 的核心:

  • 前提 1:集合的 “完全覆盖性”
    划分的所有集合必须覆盖全部可能的解决方案,不能有遗漏。
    例如:若要选 “从家到公司的最优路线”,若只划分 “走地铁” 和 “骑自行车” 的集合,却漏掉 “坐公交” 的集合,可能恰好 “坐公交” 是耗时最短的最优方案,最终结果就会出错。
  • 前提 2:“最优子结构” 成立
    每个集合的 “局部最优方案”,必须是支撑 “全局最优方案” 的候选。换句话说,全局最优方案一定来自某个集合的局部最优方案,不会存在 “某个集合的非最优方案,比所有集合的最优方案更好” 的情况。
    例如:若划分 “从家到公司走东边” 和 “走西边” 两个集合,若 “东边集合的最优路线(20 分钟)” 和 “西边集合的最优路线(25 分钟)”,则全局最优一定是东边的 20 分钟,不会存在 “东边集合里某条 22 分钟的路线,比西边最优还快” 的矛盾 —— 这就是最优子结构的体现。
你的通用框架动态规划(DP)的补充细节贪心算法的补充细节
划分互不重叠的方案集合划分的 “集合” 对应 “子问题”,且子问题存在重叠性(需存储解避免重复计算)划分的 “集合” 对应 “每一步的选择”,且需满足贪心选择性质(每步选局部最优就能推全局最优)
求每个集合的最优方案通过 “状态转移方程” 计算子问题最优解(依赖更小的子问题)直接选择当前集合的 “局部最优”(无需依赖后续子问题,一步到位)
从局部最优中选全局最优最终问题的解就是最顶层子问题的最优解所有步骤的局部最优累加 / 组合,直接得到全局最优

3. 青蛙跳台阶

假设你正在爬楼梯。需要 n 阶你才能到达楼顶。
每次你可以爬 1 或 2 个台阶。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爬到楼顶呢?

我们想要知道n阶的方案数,只要知道n-1阶的方案数和n-2阶的方案数即可。假如n=5

  1. 跳到第4阶的方案集合
    1->2->3->4->5
    1->2->4->5
    2->4->5
    2->3->4->5
    
  2. 跳到第3阶的方案集合
    1->2->3->5
    2->3->5
    1->3->5
    

总之要想跳到第5阶,那么一定是从第3阶或者第4阶过来的,方案数也就是这两种集合方案数的和。我不知道跳到第4的阶的方案是什么,也不知道跳到第3阶的方案是什么,但是按照第3阶和第4阶,我可以将跳到第5阶所有的方案分成不重合的两个集合,只要求出这两个集合的方案数,然后相加就是最后的方案数。

这两个集合把所有的方案不重不漏的划分开来,符合无重叠性和完全覆盖性。第一个集合的所有方案,最后一步必然经过第4阶台阶,第二个集合的所有方案,最后一步必然经过第3阶台阶。

4. 集合的唯一划分标准

这里有一个困惑,集合一中不是也会有方案经过3吗,为什么不会与集合二重叠呢?

两个集合的划分标准是 “最后一步的来源”,而非 “方案是否经过某个中间台阶”,因此即使集合一的方案经过 3 阶,也不会与集合二重叠

  • 集合一(来自 n-1 阶):所有方案的最后一步是 “从第 4 阶跳 1 阶到第 5 阶”(无论这个方案在到达 4 阶之前,是否经过 3 阶、2 阶等)。
    例:方案 “1→2→3→4→5”,最后一步是 “4→5”,属于集合一;哪怕方案是 “1→3→4→5”,最后一步仍是 “4→5”,也属于集合一。
  • 集合二(来自 n-2 阶):所有方案的最后一步是 “从第 3 阶跳 2 阶到第 5 阶”(无论这个方案在到达 3 阶之前,是否经过 2 阶、1 阶等)。
    例:方案 “1→2→3→5”,最后一步是 “3→5”,属于集合二;哪怕方案是 “1→3→5”,最后一步仍是 “3→5”,也属于集合二。

一个方案的 “最后一步” 是唯一的、不可拆分的,这是避免重叠的核心:

  • 集合一的方案,无论中间是否经过 3 阶,其 “最后一步” 必然是 “4→5”(跳 1 阶);
  • 集合二的方案,无论中间是否经过其他台阶,其 “最后一步” 必然是 “3→5”(跳 2 阶)。

这就像 “无论你之前走了哪条路,最后一步是‘迈左脚进门’还是‘迈右脚进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动作”—— 不会存在一个方案,“最后一步既从 4 阶跳 1 阶,又从 3 阶跳 2 阶”,因此两个集合绝对无重叠。

5. 01背包问题

有N件物品和一个最多能被重量为W 的背包。第i件物品的重量是weight[i],得到的价值是value[i] 。每件物品只能用一次,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里物品价值总和最大。
比如有3个物品,a,b,c,d每个物品的价值为10, 15,20,30,重量分别为1,2,2,3,背包的重量为4

我们有2N2^N2N中选择,也就有2N2^N2N中方案,我们从这些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能装下的价值最大。

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方案分组,然后获取每个组内的最大价值,那么最大的那个价值就是最终的价值。一种简单的划分就是我们是否选择某个物品,例如我们是否选择a

  1. 选择a的方案
    a
    a, b
    a, c
    a, d
    a, b, c
    a, b, d
    a, c ,d
    
  2. 不选择a的方案
    b
    b, c
    b, d
    c
    c,d
    d
    

可以看到两种方案完全没有重合,因为集合一全部的方案都包含a,集合二所有的方案都不包含a,通过这种集合划分方式,我们得到了所有的方案,并且两个集合中没有重复的方案。对于集合一和集合二,我们可以再次通过是否选择b划分为更小的集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子问题重叠

你的类比中,子问题(省、市、县)是 “互不重叠” 的(一个县只属于一个市,一个市只属于一个省),而动态规划的典型场景中,子问题往往是 “重叠” 的(即不同父问题可能依赖同一个子问题的解)。

http://www.lryc.cn/news/624770.html

相关文章:

  • 01.Linux小技巧
  • 【Python语法基础学习笔记】条件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 python遇到异常流程
  • 【verge3d】如何在项目里调用接口
  • Python函数:装饰器
  • Kafka 零拷贝(Zero-Copy)技术详解
  • C++面试中的手写快速排序:从基础到最优的完整思考过程
  • IEC EN 62040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安全要求标准
  • 【音视频】芯片、方案、市场信息收集
  • 恒创科技:日本服务器 ping 不通?从排查到解决的实用指南
  •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智慧灯杆市场扩容,塔能科技破解行业痛点
  • 【轨物交流】轨物科技与华为鲲鹏生态深度合作 光伏清洁机器人解决方案获技术认证!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研究分片技术:重塑区块链可扩展性新范式
  • 【P38 6】OpenCV Python——图片的运算(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加法add、subtract减法、乘法multiply、除法divide
  • Maven resources资源配置详解
  • 深度研究系统、方法与应用的综述
  • kubeadm方式部署k8s集群
  • zsh 使用笔记 命令行智能提示 bash智能
  • 视频因为264问题无法网页播放,解决方案之一:转化视频
  • 【matlab】考虑源荷不平衡的微电网鲁棒定价研究
  • 第7节 神经网络
  • grep命令要点、详解和示例
  • 淘宝扭蛋机小程序开发:引领电商娱乐化新潮流
  • 剧本杀小程序系统开发:保障游戏公平,营造健康娱乐环境
  • 香港数据合集:建筑物、手机基站、POI、职住数据、用地类型
  • 27.Linux 使用yum安装lamp,部署wordpress
  • 【CV 目标检测】Fast RCNN模型③——模型训练/预测
  • 短剧小程序系统开发:推动短剧行业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
  • 移动端PFD预览组件Vue3(非插件)
  • Nacos-6--Naco的QUIC协议实现高可用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