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cture 10: Concurrency 3

回顾:

互斥方法

  1. 软件方法:Peterson的解决方案
  2. 硬件方法:test_and_set() ;compare_and_swap()
  3. 互斥锁作为提供二进制锁的抽象

并发原语

  • 互斥锁是一种提供互斥的锁抽象。
  • 通常由操作系统通过API(如pthreads)提供。
  • 它们是二进制的——线程当前要么已经获得互斥锁,要么还没有!
pthread_mutex_t lock; // declarationpthread_mutex_lock(&lock); // acquire
counter++;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 release

信号量(Semaphores)

操作系统的方法

信号量互斥进程同步的另一种抽象,通常由操作系统提供

  • 它们有一个容量,要么是正数,要么是无穷大。
  • 我们区分二进制(2 valued)和计数信号量(N-valued或无界)。
  • 2-valued(二进制)信号量
    只能取 0 或 1 两个值,用来实现 互斥锁(mutex)。
    典型用法:

    • 初始值 = 1,表示资源可用。

    • wait() 获取资源 → 值变为 0。

    • signal() 释放资源 → 值回到 1。

  • N-valued(计数)信号量
    可以取 0, 1, 2, …, N(甚至无上限),用来管理 N 个同类资源
    典型用法:

    • 初始值 = N,表示有 N 个资源可用。

    • 每次 wait() 成功就减 1;减到 0 时,后续线程阻塞等待。

    • signal() 把值加 1,唤醒一个等待线程。

一句话总结:

  • 2-valued = 互斥(锁一个资源)。

  • N-valued = 计数(锁多个相同资源)。

有两个函数用于操作信号量(想想counter++的例子)

  • 获取资源时调用wait(),容量减少
  • 当资源释放时调用signal()/post(),容量增加

该信号量只能在其当前容量严格的情况下获取

调用post的线程不必具有先前调用的wait

信号量的概念定义:

typedef struct {int value;struct process * list;
} semaphore;

wait()的概念实现:

void wait(semaphore* S) {S->count--;if(S->count < 0) {//add process to S->listblock(); // system call}
}

post()的概念实现:

void post(semaphore* S) {S->count++;if(S->count <= 0) {// remove process P from S->listwakeup(P);}
}

实施






当内部计数器不为正时,调用wait()阻塞进程

  • 进程加入阻塞在信号量上的队列
  • 进程状态running变为blocked
  • 控制权移交给进程调度程序

调用post()阻塞队列移除可用的进程

  • 进程状态由blocked变为ready
  • 可以使用不同的排队策略来删除进程-因此避免在代码中进行不合理的假设。

队列长度是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数。
block()wakeup()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
post()wait()必须是原子的。

void post(semaphore* S) {lock(&mutex);S->count++;if(S->count <= 0) {// remove process P from queuewakeup(P);}unlock(&mutex);
}

Posix信号量

Counter++

同一进程中的信号量可以声明为sem_t类型的变量:

  • sem_init()初始化信号量的值
  • sem_wait()减少信号量的值
  • sem_post()增加信号量的值

这些函数的解释可以在手册页(man pages)中找到,例如,在Linux命令行中输入man sem_init

sem_t s;
int sum = 0;
void* calc(void* arg) {int const iterations = 50000000;for(int i = 0; i < iterations;i++) {sem_wait(&s);sum++;sem_post(&s);}return 0;
}
int main() {pthread_t tid1,tid2;sem_init(&s,0,1);pthread_create(&tid1, NULL, calc, 0);pthread_create(&tid2, NULL, calc, 0);pthread_join(tid1,NULL);pthread_join(tid2,NULL);printf("The value of sum is: %d\n", sum);
}

这段代码在Mac上给出正确的答案吗?

答:不幸的是,在Mac上运行代码得到的答案略低于上面的100000000

  • 编译时带有sem_init已弃用的编译器警告。
  • sem_init总是失败,返回−1!
  • 使用命名信号量也可以——参见实验。
  • 即便如此,使用命名信号量的代码必须在Mac上以root身份运行才能成功调用sem_unlink

因此:

  • 永远不要忽视编译器警告。
  • 总是检查返回值——幻灯片示例由于空间原因没有这样做。
  • 彻底测试代码-隐含的假设Mac会像Linux一样工作是错误的!
  • 注意特定于平台的问题,例如sem_unlink在Mac的行为。
  • 使用适当的并发原语——示例确实需要一个互斥锁。

效率:如何/何时同步

快速同步求和:

void* calc(void* increments) {int number_of_iterations = 50000000;int total = 0;for(int i = 0; i < number_of_iterations; i++) {total++; // Pretend this is non-trivial to work out}sem_wait(&s);sum+=total;sem_post(&s);return 0;
}

潜在问题

饥饿:设计不良的排队方法(例如后进先出)可能导致违反公平性
死锁:两个或多个进程正在无限期地等待一个事件,而该事件只能由其中一个等待进程引起

       

  • 即,一个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一个事件,该事件只能由同一集合中的另一个进程引起
  • 例如,考虑以下关于信号量的指令序列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问题描述

生产者消费者共享一个值的缓冲区-例如,这可能是一个打印机队列。

  • 缓冲区可以是有界的(最大大小为N),也可以是无界的。
  • 可以有任意数量的生产者消费者

如果缓冲区已满生产者将尝试添加项和块。
如果缓冲区为空消费者将尝试删除项和块。

一个消费者,一个生产者,无限缓冲区

这个问题最简单的版本有一个生产者、一个消费者和一个无限大小的缓冲区
计数器(索引)变量跟踪缓冲区中的项数
它使用两个二进制信号量

  • sync同步缓冲区(计数器)的访问,初始化为1
  • delay_consumer确保消费者在没有项目可用时阻塞,初始化为0

显然,对items的任何操作都必须是同步
竞态条件仍然存在:当消费者耗尽缓冲区时,应该阻塞,但生产者消费者检查之前增加items

理解

  1. 二进制信号量(binary semaphore)和互斥锁(mutex)是同一件事吗?
    不是。
    • 二进制信号量只有 0/1 两种状态,可以用来做互斥,但 没有“所有权”概念:任何线程都可以 signal(),即便它之前没有 wait()
    • 互斥锁额外规定了 “谁加锁,谁解锁” 的所有权语义,并且通常支持可重入(递归锁)、优先级继承等特性。
    → 二进制信号量是“更弱”的同步原语,mutex 是专门针对互斥场景设计的。

  2. 什么时候应优先选 mutex 而不是二进制信号量?
    • 需要 严格的加锁/解锁配对(防止别的线程误释放)。
    • 需要 可重入(同一线程可多次获取)。
    • 需要 优先级继承错误检测(如 PTHREAD_MUTEX_ERRORCHECK)。
    → 如果目的就是 保护临界区,用 mutex;若只想做“可用/不可用”的通用同步(不限于互斥),可用二进制信号量。

  3. 有没有“简单直接”的方法验证并发代码的正确性?
    没有。
    形式化验证(TLA⁺、Coq、模型检测)理论上可证,但成本高、门槛高。
    静态分析工具(Coverity、Clang ThreadSanitizer、go vet、Rust borrow checker)能发现部分竞态,但不能保证“绝对正确”。
    动态检测/压力测试(ThreadSanitizer、Helgrind、反复跑单元测试)可以发现很多 bug,但无法穷尽所有线程交错。
    → 实际工程中通常组合使用:编码规范 + 静态分析 + 动态检测 + 代码审查 + 压力测试

http://www.lryc.cn/news/622366.html

相关文章:

  • 【嵌入式硬件实例】-555定时器驱动直流无刷电机
  • kubernetes(序)
  • ESP32-C3_TCP
  • Windows Server存储智能数据校验
  • Spring Boot接口签名校验设计与实现
  • 办公效率提升指南:完成重复任务自动化
  • Docker Compose 入门教程
  • 图片滤镜处理(filters)
  • lidar2imu/auto_caliban以及manual_calib安装过程
  • 线程P5 | 单例模式[线程安全版]~懒汉 + 饿汉
  • 【C#补全计划】委托
  • Vue 侦听器(watch 与 watchEffect)全解析2
  • SSH协议的GIT转换
  • pyecharts可视化图表-pie:从入门到精通(进阶篇)
  • 集成电路学习:什么是Image Segmentation图像分割
  • GPT-5 官方前瞻:它将如何重塑你的数字生活?
  • 艾伦·图灵:计算理论与人工智能的奠基人
  • Linux————网络基础
  • 二分算法(模板)
  • 数据结构与算法p4
  • 什么是ai智能?AI的九年飞跃史:从AlphaGo到Agent智能体
  • 项目管理工具
  • 图说据小学常识证伪数学公理——平面公理是将无穷多各异平面误为同一面的“井底蛙”误区
  • LINUX服务运行CPU平均负载率异常高,CPU占用高
  • ollama大模型
  • fpga高速接口汇总整理
  • 让数据可视化更简单:Embedding Atlas使用指南
  • k8s环境使用Operator部署Seaweedfs集群(一)
  • 【反序列化基本介绍】
  • 48Days-Day19 | ISBN号,kotori和迷宫,矩阵最长递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