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我国生态问题鉴定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方向
研究背景: 该研究立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关注我国不同生态区存在的关键生态问题。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荒漠化、盐碱化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愈发严峻。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生态安全,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挑战。因此,明确不同生态区生态问题的类型、严重程度和发生机制,对于推动国家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相结合。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文本提取、地名识别和标准化等方法,计算生态问题研究热度。研究将生态分区作为分析单元,对比不同生态区划方案,采用傅伯杰院士提出的生态区划方案,将我国划分为3个生态大区、13个生态地区和57个生态区。最终结合多源信息筛选框架,从学术文献、政府报告和新闻等多渠道提取信息,进行生态问题的系统鉴定。
重要图表:
研究结论:
- 生态问题研究热度差异显著。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研究热点,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省份。
- 各生态区生态问题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东部湿润区多关注水土流失问题,西北干旱区多关注荒漠化问题,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则聚焦于生物多样性锐减。
- 生态保护修复方向因生态区差异而各异。自然本底良好、人类活动少的地区以保育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农业生态区和东部生态林区以自然恢复和辅助再生为主;生态脆弱且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以生态重建为重点。
总结:文章用文章数来进行分析生态问题,肯定会有差别,但确实没有更好的方法去再提取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