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如何将/22的CIDR地址块划分为4个子网

要为/22的CIDR地址块划分4个子网,我们需要先明确原地址块的范围,再通过增加子网掩码位数来实现子网划分。以下是详细步骤和结果:

一、原/22地址块的基本信息

  • CIDR表示x.x.x.x/22(假设网络地址为A.B.C.0,仅为示例)
  • 子网掩码:255.255.252.0(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
  • 地址总数:2^(32-22) = 1024 个(包含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 地址范围:以A.B.C.0/22为例,范围是A.B.C.0A.B.C+3.255(因22位掩码对应块大小为4个C类网段,即4×256=1024地址)

二、划分4个子网的原理

要划分4个子网,需满足:

  • 子网数量 = 2^n(n为新增的子网位)
  • 4 = 2^2 → 需新增2个子网位,即子网掩码从/22扩展为**/24**(22+2=24)。
  • 每个子网包含地址数:2^(32-24) = 256 个(含1个网络地址和1个广播地址,可用254个)。

三、4个子网的具体划分(以原网络A.B.C.0/22为例)

子网序号CIDR表示子网掩码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可用IP范围
1A.B.C.0/24255.255.255.0A.B.C.0A.B.C.255A.B.C.1 至 A.B.C.254
2A.B.C+1.0/24255.255.255.0A.B.(C+1).0A.B.(C+1).255A.B.(C+1).1 至 A.B.(C+1).254
3A.B.C+2.0/24255.255.255.0A.B.(C+2).0A.B.(C+2).255A.B.(C+2).1 至 A.B.(C+2).254
4A.B.C+3.0/24255.255.255.0A.B.(C+3).0A.B.(C+3).255A.B.(C+3).1 至 A.B.(C+3).254

说明

  • 原/22地址块的网络地址最后8位为00000000,通过增加2位子网位(第23-24位),将原地址块拆分为4个连续的/24子网,每个子网占用256个地址。
  • 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原网络的具体IP(如192.168.4.0/22)替换示例中的A.B.C,划分逻辑一致。
http://www.lryc.cn/news/614898.html

相关文章:

  • 华数杯C题:可调控生物节律的LED光源研究——数学建模与Python实战
  • 2025年华数杯评审标准发布
  • 2025华数杯B题一等奖方案:网络切片无线资源管理全解析(附Python/MATLAB代码)
  • 计算机网络1-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4深度学习Pytorch-神经网络--损失函数(sigmoid、Tanh、ReLU、LReLu、softmax)
  • 等保测评-RabbitMQ中间件
  •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可视化讲解与C语言实现
  • Android MediaMetadataRetriever取视频封面,Kotlin(1)
  • 记一次奇异的bug
  • 自动化一键部署 LNMP 环境
  • 【n8n教程笔记——工作流Workflow】文本课程(第二阶段)——5 自动化业务工作流——0 用例 (Use case)
  • 五、RuoYi-Cloud-Plus 前端项目部署以及如何改后端请求地址。
  • 线上排查问题的一般流程是怎么样的?
  • 集成电路学习:什么是RQT图形用户界面工具
  • 搭建商城的关键注意事项:从定位到运营的全链路指南
  • 基于 InfluxDB 的服务器性能监控系统实战(二)
  • 深入解析进程创建与终止机制
  • Linux 信号处理标志sa_flags详解
  • 有限元方法中的数值技术:Cholesky矩阵分解
  • 从零学习three.js官方文档(一)——基本篇
  • 校招秋招春招实习快手在线测评快手测评题库|测评解析和攻略|题库分享
  • 【linux基础】Linux目录和Windows目录的区别
  • 免费开发数字人API
  • Milvus 向量数据库基础操作解析
  • Kubernetes 无法识别你定义的 `CronJob` 资源*逐步解决方案
  • 不足3个细胞怎么做差异分析?
  • 目标检测数据集 - 足球场广告横幅检测数据集下载「包含VOC、COCO、YOLO三种格式」
  • 【Datawhale AI夏令营】从Baseline到SOTA:深度剖析金融问答RAG管道优化之路
  • [CUDA] CUTLASS | `CuTe DSL` 创新
  • 《TypeScript搭建的认知桥梁:游戏化学习应用的深层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