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十一章 规划过程组】规划成本管理、成本估算、制定预算和规划质量管理篇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十一章 规划过程组】规划成本管理、成本估算、制定预算和规划质量管理篇
一、规划成本管理:为成本管控定方向
规划成本管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起点,其核心是明确“如何管”的规则,为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统一框架。
1. 核心定义与作用
- 定义:确定如何估算、预算、管理、监督和控制项目成本的过程。
- 作用:为项目全周期的成本管理提供指南和方向,确保成本管控有章可循。
- 开展时机:仅在项目启动阶段开展一次,或在预定义的关键节点(如阶段里程碑)更新。
2. 输入、工具与输出
规划成本管理需结合项目全局信息,通过专业分析形成管理计划,具体要素如下:
类别 | 具体内容 |
---|---|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章程、组织过程资产、事业环境因素 |
工具与技术 | 专家判断(借助经验)、数据分析(历史数据对比)、会议(团队共识决策) |
输出 | 成本管理计划(核心成果,包含8大要素) |
3. 成本管理计划的核心要素
成本管理计划是规划成本管理的核心输出,包含8个关键要素,明确了成本管控的具体标准:
- 精确等级(如金额取整规则:48888.3→48888);
- 测量单位(如元、万元);
- 组织程序链接(成本与范围、进度的关联规则);
- 控制临界值(允许的最大成本偏差,如±5%);
- 挣值规则(绩效测量标准);
- 报告格式(成本报告的模板与频率);
- 过程说明(成本管理各环节的操作流程);
- 其他细节(如特殊成本的处理方式)。
4. 与进度管理计划的对比
成本管理计划与进度管理计划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有内容,对比如下:
共性内容(两者均包含) | 成本管理计划特有内容 | 进度管理计划特有内容 |
---|---|---|
准确度(可接受区间,如±5%) | 精确度(取整规则) | 项目进度模型制定 |
计量单位(成本:元;进度:天) | 组织程序链接(成本与其他要素关联) | 进度计划发布和迭代长度 |
控制临界值(最大偏差) | - | 项目进度模型维护 |
绩效测量规则 | - | 工作分解结构(WBS) |
报告格式、过程描述 | - | - |
二、成本估算:确定项目资金的“大概数”
成本估算是对项目所需资源成本的近似计算,强调“粗略性”,随项目进展逐步精准。
1. 核心定义与特点
- 定义:对完成项目工作所需资源成本进行近似计算的过程。
- 核心作用:确定项目所需资金的近似值,为后续预算提供基础。
- 本质特征:与预算的“细致性”形成对比。例如:“去北京旅游估算1万元”是估算,“酒店7天×300元/天+门票+餐饮”是预算。
- 过程特点:随项目推进,风险降低、确定性提高,估算精度逐步提升。
2. 输入、工具与输出
类别 | 具体内容 |
---|---|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含成本/质量管理计划、范围基准)、项目文件(经验教训、进度计划等)、组织资产与环境因素 |
工具与技术 | 四大估算方法(类比、参数、三点、自下而上)+ 专家判断、数据分析(储备分析)、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输出 | 成本估算值及依据、更新的项目文件(风险登记册、假设日志等) |
3. 估算方法对比
四大核心估算方法的特点差异显著,选择需结合项目阶段与精度需求:
方法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类比估算 | 参考历史项目,低成本、快速,但准确性最低 | 项目早期(信息有限时) |
参数估算 | 依赖统计模型(如“每平米造价×面积”),准确性高于类比估算 | 有成熟历史数据时 |
三点估算 | 公式:(最大值+最小值+4×中间值)/6,考虑风险波动 | 风险较高、不确定性大的场景 |
自下而上估算 | 从活动/工作包逐级汇总,最精确但耗时,需完整WBS支持 | 项目后期(细节清晰时) |
4. 其他关键概念
- 计量方式:主要用货币单位(元/万元),辅助用人时数/人天数(规避通货膨胀影响);
- 资源覆盖:不仅包含人工、材料、设备等基础资源,还需考虑通货膨胀补贴、融资成本、应急成本等特殊成本;
- 呈现形式:可细化到活动层级,也可汇总呈现。
三、制定预算:建立可执行的成本基准
制定预算是将估算汇总为“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是成本控制的核心依据。
1. 核心定义与特点
- 定义: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
- 关键作用:确定用于监督和控制项目绩效的成本基准。
- 执行特点:仅开展一次或在预定义点更新,成本基准一旦确定,变更需走正式流程。
2. 项目预算的构成
项目预算并非简单的“总成本”,而是分层结构,需明确各部分的用途与管控规则:
组成部分 | 定义与用途 | 管控主体 | 是否包含在成本基准中 |
---|---|---|---|
基础成本 | 直接用于项目执行的刚性支出(如原材料、工资),占预算主要部分(例:80%) | 项目经理 | 是 |
应急储备 | 应对“已知-未知风险”(如“可能延期但不确定环节”),无需审批即可使用 | 项目经理 | 是(成本基准=基础成本+应急储备) |
管理储备 | 应对“未知-未知风险”(突发情况),需高管审批,动用会改变成本基准 | 公司高管 | 否(项目预算=成本基准+管理储备) |
示例:100万项目预算=80万基础成本+10万应急储备(成本基准90万)+10万管理储备。
3. 输入、工具与输出
类别 | 具体内容 |
---|---|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资源管理计划等)、项目文件(成本估算、进度计划等)、立项文件(商业论证等)、协议等 |
工具与技术 | 成本汇总(核心,形成基准)、储备分析、历史信息审核、资金限制平衡(动态调整支出)、融资等 |
输出 | 成本基准(最重要)、项目资金需求、更新的项目文件 |
4. 资金投入特点
项目资金通常按阶段分批投入,呈现“阶梯状累积曲线”(如首月30万、次月20万),而非一次性支付,类似“家长按月给生活费”。实际支出可能偏离基准,超支时需申请管理储备。
四、规划质量管理:为项目质量定标准
规划质量管理是明确项目质量要求、标准及验证方式的过程,确保项目成果符合预期。
1. 核心定义与作用
- 定义:识别项目及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书面描述如何证明符合这些要求的过程。
- 作用:为全周期质量管控提供指南,质量好坏的核心是“满足需求的程度”(如2000元手机满足日常使用即合格)。
- 开展时机:仅在项目启动阶段或预定义节点开展。
2. 输入、工具与输出
类别 | 具体内容 |
---|---|
输入 | “三需两册”(需求管理计划、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风险登记册、干系人登记册)+ 项目章程、组织资产等 |
工具与技术 | 数据收集(标杆对照、头脑风暴、访谈)、数据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数据表现(流程图、矩阵图等)、专家判断等 |
输出 | 质量管理计划(核心)、质量测量指标、更新的项目文件 |
3. 质量成本:一致性与非一致性成本
质量成本(COQ)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分析工具,分为“预防失败”和“处理失败”两类成本:
成本类型 | 子类别 | 具体示例 |
---|---|---|
一致性成本(预防失败) | 预防成本 | 培训、流程文档化、设备升级(避免质量问题发生) |
评估成本 | 测试、检查、破坏性试验(验证质量是否达标) | |
非一致性成本(处理失败) | 内部失败成本 | 返工、报废(项目内发现的质量问题) |
外部失败成本 | 保修、客户投诉赔偿、失去业务(客户发现的质量问题) |
4. 质量管理计划与质量测量指标
- 质量管理计划:纲领性文件,包含质量标准、目标、职责、审查流程、质量工具等(记忆口诀:“目标职责,过程活动工具”);
- 质量测量指标:量化标准,如“客户满意度≥96%”“日缺陷数量≤5个”“测试覆盖率≥90%”等,用于验证质量是否达标。
总结:成本与质量管理的协同逻辑
项目成本与质量管理并非孤立环节,而是相互关联的闭环:
- 规划成本管理为“管多少、怎么管”定规则;
- 成本估算提供“大概需要多少钱”的参考;
- 制定预算将估算转化为“可执行的基准”;
- 规划质量管理则确保“花钱做的事符合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