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well 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从原理到操作的详细指南
在肿瘤转移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及细胞生物学功能验证中,Transwell 实验是评估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经典体外模型。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模拟体内细胞在趋化因子梯度下的跨膜运动,量化细胞的迁移或侵袭潜能。本文将系统梳理 Transwell 迁移与侵袭实验的操作细节、关键优化技巧及结果分析方法,助力研究者规范实验流程并提高数据可靠性。
一、实验核心原理与区别
Transwell 实验主要分为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二者核心装置一致,但通过是否添加人工基底膜模拟体内微环境差异:
实验类型 | 核心差异 | 模拟场景 | 应用场景 |
---|---|---|---|
迁移实验 | 滤膜无基质包被 | 细胞自由跨膜运动 | 基础迁移能力评估、趋化机制研究 |
侵袭实验 | 滤膜预先铺 Matrigel 基质 | 细胞穿透基质屏障的过程 | 肿瘤侵袭能力、ECM 降解机制研究 |
核心装置结构:Transwell 小室由上腔室(含多孔滤膜,孔径常用 8μm)和下腔室(24 孔板孔)组成。细胞接种于上腔室,下腔室添加趋化因子溶液,细胞受趋化信号驱动穿过滤膜(或先穿透 Matrigel 再穿膜),最终通过计数穿膜细胞量化能力强弱。
二、详细操作步骤
2.1 实验前准备:Matrigel 包被(侵袭实验专属)
Matrigel 是模拟体内细胞外基质(ECM)的关键试剂,其状态对实验结果影响显著,操作需严格控温:
- 冰上操作:Matrigel 在 4℃为液态,室温或 37℃快速凝固,取出后需全程置于冰盒,避免提前凝固。
- 浓度稀释:用预冷的无血清培养基稀释至 25-100μg/mL(浓度需根据细胞类型预实验确定:如结直肠癌细胞常用 50-75μg/mL,乳腺癌细胞可适当调整)。
- 均匀铺胶:轻柔滴加 50-100μL 稀释后的 Matrigel 至滤膜上表面,严禁产生气泡(气泡会导致局部无基质覆盖,影响实验真实性)。立即放入 37℃培养箱孵育 1-3 小时,待其完全凝固为胶状。
注:Matrigel 主要成分为层粘连蛋白、胶原蛋白 IV 及多种生长因子,凝固后形成三维结构,可模拟体内基底膜屏障。
2.2 上层细胞悬液制备
细胞悬液的状态直接影响迁移 / 侵袭动力,需严格去除干扰因素:
- 消化与终止:用 0.25% 胰酶消化对数期细胞,待细胞变圆、间隙增大后,立即加入含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收集细胞悬液。
- 洗涤去干扰:1000rpm 离心 3 分钟,弃上清;用 PBS 轻柔重悬细胞洗涤 1 次(彻底去除残留血清和胰酶,避免血清中的生长因子干扰下腔室趋化信号),再次离心弃上清。
- 无血清重悬: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细胞,计数后调整密度至 1×10⁵ cells/mL 左右(具体密度需预实验优化:如 A549 肺癌细胞迁移实验常用此密度,而侵袭实验可适当提高)。
- 关键逻辑:无血清环境可增强细胞对下腔室趋化因子的 “趋化动力”,提高实验灵敏度。
2.3 趋化系统组装与培养
上下腔室的组装需确保趋化梯度稳定,避免气泡干扰:
- 下腔室加趋化因子:24 孔板下腔室加入 500μL 趋化培养基:
- 通用方案:含 10% FBS 的完全培养基(血清中的生长因子为强趋化信号,适用于大多数细胞的基础迁移 / 侵袭能力评估);
- 特异性方案:如研究乳腺癌向骨髓转移,可加入含 50-100ng/mL SDF-1α 的无血清培养基,精准检测细胞对特定因子的响应。
- 放置 Transwell 小室:用无菌镊子将小室轻放入下腔室,确保小室底部与下层液体充分接触,膜下方无气泡(气泡会阻断细胞穿膜路径,导致结果偏差)。
- 接种细胞:向上腔室轻柔加入 200μL 细胞悬液(约 2×10⁴个细胞),侵袭实验需注意避免戳破 Matrigel 胶层。
- 培养时间控制:37℃、5% CO₂培养箱孵育 12-48 小时(迁移实验时间短于侵袭实验:如 A549 肺癌细胞迁移 12 小时为宜,侵袭实验需延长 6-12 小时)。
2.4 实验终止与染色
终止实验的核心是准确保留穿膜细胞,去除未迁移细胞:
- 擦除未迁移细胞:用湿润的无菌棉签轻擦上腔室滤膜表面(力度适中,避免擦破滤膜或蹭掉已穿膜细胞),确保仅保留滤膜下表面的穿膜细胞。
- 固定细胞:新 24 孔板孔中加入 600μL 4% 多聚甲醛,将小室膜面朝下放于孔中,确保膜完全浸没,室温固定 30 分钟。
- 染色:转移小室至含 0.1% 结晶紫染液的孔中,膜面浸入染液,室温避光染色 20 分钟;PBS 洗涤 2-3 次去除多余染液,吸干小室底面水分。
2.5 结果分析与统计
- 镜检计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滤膜下表面的紫色染色细胞,随机选取 5 个不重叠视野(如中央、上下左右各 1 个),100 或 200 倍镜下计数每个视野的细胞数。
- 统计分析:计算 5 个视野的细胞平均数,通过组间比较(如实验组 vs 对照组)评估迁移 / 侵袭能力差异。采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关键优化技巧
- Matrigel 浓度优化:不同细胞侵袭能力差异大,需通过预实验确定最佳浓度(如高侵袭性细胞可提高浓度至 100μg/mL,低侵袭性细胞降低至 25μg/mL)。
- 细胞密度调整:密度过高易导致细胞堆叠穿膜,密度过低则计数误差大,建议通过预实验筛选 “穿膜细胞数适中(50-200 个 / 视野)” 的密度。
- 趋化因子浓度验证:特异性趋化因子(如 SDF-1α、EGF)需优化浓度,避免过高导致信号饱和或过低无趋化效应。
- 时间节点控制:根据细胞类型预设多个时间点(如 12h、24h、36h),选择 “穿膜细胞数随时间递增且未达到平台期” 的时间点作为实验终点。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穿膜细胞过少 | 趋化因子浓度不足 / 细胞活力低 | 提高趋化因子浓度;确保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 |
穿膜细胞过多 / 堆叠 | 细胞密度过高 / 培养时间过长 | 降低接种密度;缩短培养时间 |
膜表面残留未迁移细胞 | 棉签擦拭力度不足 | 轻柔但彻底擦拭,可多次轻擦 |
染色背景深 | 染液未洗净 / 固定不充分 | 延长 PBS 洗涤时间;确保固定液浸没膜 |
五、总结
Transwell 实验的核心在于通过标准化操作模拟体内细胞迁移 / 侵袭的微环境,其结果可靠性依赖于 Matrigel 包被、细胞状态控制、趋化系统构建及染色计数等关键步骤的精准执行。通过预实验优化参数(浓度、密度、时间)并严格控制操作细节,可有效提高实验重复性和数据可信度,为细胞迁移与侵袭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