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 用户与组管理:从配置文件到实操命令全解析

Linux 用户与组管理:从配置文件到实操命令全解析

Linux 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严谨的用户和组管理,这一机制通过配置文件记录关键信息,借助专用命令实现高效操作,同时通过权限委派保障系统安全。以下从核心概念、配置文件、管理命令到权限控制,全面拆解相关知识

一、用户与组:基础概念先理清

在 Linux 中,用户和组是权限管理的核心载体,理解其分类和标识是入门的关键

  • 用户的三类角色
    超级用户(root)拥有系统最高权限,UID 为 0,可执行任何操作;普通用户由管理员创建,仅在自身家目录有完整权限,UID≥1000;程序用户(服务用户)用于运行系统服务,通常不允许登录,UID 在 1~999 之间(与系统用户范围一致)
  • 组的两种类型
    每个用户必然属于一个基本组(创建时默认分配),还可加入多个附加组(扩展权限)。例如,用户 “zhangsan” 的基本组可能是 “zhangsan”,同时作为附加组成员加入 “dev” 组,以获取开发相关权限
  • UID 与 GID:系统识别的 “身份证”
    UID(用户 ID)和 GID(组 ID)是系统区分用户和组的数字标识。其中,root 用户 UID=0,root 组 GID=0;系统用户 / 组的 UID/GID 范围为 1~999;普通用户 / 组的 UID/GID 范围为 1000~60000(不同发行版可能略有差异)

二、配置文件:用户与组信息的 “数据库”

Linux 通过四个核心配置文件存储用户和组的信息,各司其职且权限控制严格

配置文件作用访问权限字段分隔符字段数量核心信息示例
/etc/passwd保存用户基本信息所有用户可读,仅 root 可改冒号(:)7 个zhangsan:x:1001:1001:Zhang San:/home/zhangsan:/bin/bash
/etc/shadow保存用户密码及密码策略仅 root 可读冒号(:)9 个zhangsan:$6$...:19500:0:90:7:3:19600:
/etc/group保存组基本信息所有用户可读,仅 root 可改冒号(:)4 个dev:x:1005:zhangsan,lisi
/etc/gshadow保存组密码及管理员信息仅 root 可读冒号(:)4 个dev:!:admin1:zhangsan,lisi

1. /etc/passwd:用户基本信息表

7 个字段从左到右依次为:

  • 用户名:登录系统时使用的名称(如zhangsan
  • 密码占位符:早期存密码,现以 “x” 表示密码在/etc/shadow
  • UID:用户 ID(如 1001)
  • GID:基本组 ID(如 1001)
  • 用户全名 / 描述:可选,如用户真实姓名
  • 主目录:用户登录后默认进入的目录,普通用户通常为/home/用户名
  • shell 环境:用户登录后使用的命令解释器,/bin/bash为默认可登录 shell,/sbin/nologin表示不可登录

2. /etc/shadow:密码安全的 “守护者”

9 个字段聚焦密码及策略,是系统安全的核心:

  1. 账号:与/etc/passwd中的用户名对应
  2. 密码:经 SHA-512 加密的字符串,“*” 或 “!!” 表示用户不可登录,空则无需密码
  3. 最近更新密码日期:从 1970 年 1 月 1 日起算的天数
  4. 密码不可变更天数:修改后至少多少天才能再次修改(0 为无限制)
  5. 密码需重新变更天数:密码最长有效天数(默认 99999 为无限制)
  6. 变更前警告天数:过期前多少天提醒用户(默认 7 天)
  7. 密码过期后宽限天数:过期后仍可登录的天数(超期则锁定)
  8. 账号失效日期:从 1970 年 1 月 1 日起算的失效天数(空表示永久有效)
  9. 保留字段:暂未使用

3. /etc/group/etc/gshadow:组信息的 “双胞胎”

  • /etc/group4 个字段:组名、组密码占位符(“x” 表示密码在 gshadow 中)、GID、组内用户(附加组成员,基本组成员不重复列出)
  • /etc/gshadow4 个字段:组名、组密码(空或 “!” 表示无密码)、组管理员、组成员(与 group 文件一致)

三、管理命令:用户与组的 “操作工具”

通过专用命令可便捷创建、修改、删除用户和组,无需直接编辑配置文件

1. 用户管理核心命令

命令功能常用选项及示例
useradd创建用户-u指定 UID:useradd -u 1002 lisi-d指定主目录:useradd -d /home/ls lisi-s指定 shell:useradd -s /sbin/nologin test(创建不可登录用户)
passwd设置用户密码普通用户改自身密码:passwd; root 锁定用户:passwd -l lisi; 清空密码:passwd -d lisi(需谨慎,允许无密码登录)
usermod修改用户属性-g改基本组:usermod -g dev lisi-G加附加组:usermod -G admin lisi(覆盖原有附加组需加-a-aG); -L锁定用户:usermod -L lisi
userdel删除用户仅删用户信息:userdel lisi; 连同家目录和邮件文件一起删:userdel -r lisi(谨慎使用,避免误删数据)

2. 组管理核心命令

命令功能常用选项及示例
groupadd创建组直接创建:groupadd dev;指定 GID:groupadd -g 1005 testgrp
groupdel删除组简单删除:groupdel dev(需确保组内无用户,否则删除失败)
gpasswd管理组成员添加用户到组:gpasswd -a lisi dev; 从组中移除用户:gpasswd -d lisi dev
groups查看用户所属组查看当前用户所属组:groups;查看指定用户:groups lisi

四、权限委派:sudo 让普通用户 “有限掌权”

为避免直接使用 root 带来的风险,sudo可让普通用户临时获取 root 权限执行特定命令,配置通过/etc/sudoers文件实现(建议用visudo命令编辑,避免语法错误)

配置步骤示例:

  1. 编辑sudoers文件:visudo(自动检查语法)
  2. 定义命令别名(可选):Cmnd_Alias USERCMDS = /usr/sbin/useradd, /usr/sbin/userdel
  3. 授权用户:lisi ALL=(ALL) USERCMDS(允许 lisi 在所有主机以任何用户身份执行 USERCMDS 中的命令)
  4. 普通用户使用:sudo useradd tom(输入自身密码验证后执行)

总结:用户与组管理的核心逻辑

Linux 用户和组管理的核心是 “通过配置文件记录信息,用命令操作信息,借权限控制保障安全”。理解/etc/passwd/etc/shadow的字段含义,能帮助排查用户登录问题;熟练使用useraddgroupadd等命令,可高效管理账号;合理配置sudo,既能满足运维需求,又能降低系统风险。掌握这些知识,是 Linux 系统管理的基础技能

http://www.lryc.cn/news/607360.html

相关文章:

  • golang的函数
  • YOLO V11 + BotSort行人追踪定位项目
  • 风光储并离网切换仿真模型(下垂控制一次调频)
  • 详解K8s集群搭建:从环境准备到成功运行
  • 【问题思考总结】CART树如何剪枝?从CART树的生成到剪枝以及为什么CTt一定小于Ct?【图文】
  • 在多租户或多服务共享 Redis 时,如何做逻辑隔离或权限控制?
  • 【数据结构】-----排序的艺术画卷
  • ESD监控系统确保工厂生产设备的静电安全
  • 浏览器【详解】内置Observer(共五种,用于前端监控、图片懒加载、无限滚动、响应式布局、生成安全报告等)
  • cesium FBO(四)自定义相机渲染到Canvas(离屏渲染)
  • 开源工具FossFLOW,绘制技术图表
  • 嵌入式GPU图像渲染工具全景实用指南(i.MX8MP平台)
  • Python深度解析与爬虫进阶:从理论到企业级实践
  • ubuntu 镜像克隆
  • Git 实现原理剖析
  • 【编号394】阿姆河流域土地利用分布数据(1990-2015)
  • 智能问数系统的调研
  • 【工具分享】模拟接口请求响应的Chrome插件ModResponse
  • 什么是doris
  • 第七章 愿景12 小萍分享《人性的弱点》
  • 软件性能优化:善用80-20法则,精准突破瓶颈
  • grafana/lock-stack 日志 Pipeline 配置
  • 前端渲染三国杀:SSR、SPA、SSG
  • npm报错:npm install 出现“npm WARN old lockfile”
  • 工程化(二):为什么你的下一个项目应该使用Monorepo?(pnpm / Lerna实战)
  • R 语言文件读写、批量读取与图片保存实用代码汇总
  • 逻辑回归参数调优实战指南
  • 【Linux系列】Vim 中删除当前单词
  • Master Prompt:AI时代的万能协作引擎
  • 法国彩虹重磅发布EmVue:解锁能源监控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