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 与 SMBus:同根同源,各有千秋
在电子系统的世界里,通信协议如同桥梁,连接着各个组件,确保数据的顺畅传输。I2C(Inter - Integrated Circuit)和 SMBus(System Management Bus)便是其中两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串行通信总线协议,主要用于连接低速外设。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在诸多方面展现出各自的特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I2C 与 SMBus 的奥秘。
一、起源与发展
I2C 最早于 1992 年由飞利浦公司推出,初衷是为电视应用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通信方式。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其通用性逐渐凸显,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计中,成为连接低速外设的首选通信协议之一。而 SMBus 则诞生于 1995 年,由 Intel 与 Duracell 共同制定,旨在满足笔记本电脑智能型电池管理的需求。后来,在 PC 的先进组态与电源管理接口(ACPI)规范中,SMBus 成为基础的管理讯息传递接口和控制传递接口,主要用于系统和电源管理任务。二者在 2000 年左右都经历了成熟化改版,I2C 侧重于加速,SMBus 则更贴合 Smart Battery 及 ACPI 的需求。
二、工作原理探秘
(一)相同点
- 硬件连接:I2C 和 SMBus 均采用双线制,I2C 的两条线为 SCL(时钟线)和 SDA(数据线),SMBus 则对应 SMBCLK(时钟线)和 SMBDAT(数据线)。这两根线承担着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传输时钟信号与数据的重任。
- 主从模式:都采用主从模式进行通信。在这种模式下,总线上有一个设备作为主设备,负责发起通信、控制时钟信号以及传输数据的方向;其他设备则作为从设备,响应主设备的请求,并根据主设备发送的地址信息进行数据的接收或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