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Kotlin获取集合中的元素操作

使用集合是开发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前面的主题中,你已经学会了如何选择集合的元素、对它们进行排序,甚至进行分组或根据需要进行转换。

在本主题中,我们将探索一些 Kotlin 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让你更轻松地获取集合中的元素,从而帮助你更高效地操作集合。


Slice(切片)

切片 是一个基本操作:它根据索引返回集合中某个范围的元素。

如果你使用 slice() 方法,就可以根据索引范围或具体的索引集合获取一个新的集合。返回的是一个新集合,包含给定索引处的元素。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 使用切片和范围获取第 1 到第 5 个元素println(list.slice(0..4)) // 输出:[1, 2, 3, 4, 5]// 使用范围和步长获取第 1 到第 5 个元素(间隔为2)println(list.slice(0..5 step 2)) // 输出:[1, 3, 5]// 使用倒序和步长获取第 5 到第 1 个元素println(list.slice(4 downTo 0 step 2)) // 输出:[5, 3, 1]// 使用指定索引集合获取元素println(list.slice(listOf(0, 2, 4))) // 输出:[1, 3, 5]
}

Take 和 Drop

有时你想获取集合的元素但又不想使用索引。这时就可以使用 take 系列方法:

  • take(n):从集合开始位置起获取前 n 个元素,如果 n 超出集合长度,则返回整个集合。

  • takeLast(n):从集合末尾获取最后 n 个元素。

  • takeWhile { 条件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持续获取满足条件的元素,直到遇到第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元素为止。

  • takeLastWhile { 条件 }: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持续获取满足条件的元素,直到遇到第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元素为止。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println(list.take(5))              // [1, 2, 3, 4, 5]println(list.takeLast(5))          // [6, 7, 8, 9, 10]println(list.takeWhile { it < 5 }) // [1, 2, 3, 4]println(list.takeLastWhile { it > 5 }) // [6, 7, 8, 9, 10]
}

对应地,也有 drop 系列方法,它们用于跳过元素

  • drop(n):跳过前 n 个元素,返回剩下的。

  • dropLast(n):跳过最后 n 个元素,返回剩下的。

  • dropWhile { 条件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跳过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直到遇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元素为止。

  • dropLastWhile { 条件 }: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跳过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直到遇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元素为止。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println(list.drop(5))                 // [6, 7, 8, 9, 10]println(list.dropLast(5))             // [1, 2, 3, 4, 5]println(list.dropWhile { it < 5 })    // [5, 6, 7, 8, 9, 10]println(list.dropLastWhile { it > 5 })// [1, 2, 3, 4, 5]
}

Chunked(分块)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将集合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部分。chunked() 方法就是用来实现这种划分的。

该函数接收一个整数参数表示块的大小,并返回一个由列表组成的列表,每个子列表的大小为指定值。如果最后一组不足块大小,也会照样返回。

你还可以传入一个 lambda 表达式对每个块进行转换。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 每3个为一组进行分块println(list.chunked(3)) // 输出:[[1, 2, 3], [4, 5, 6], [7, 8, 9], [10]]// 每3个为一组,将每组求和println(list.chunked(3) { it.sum() }) // 输出:[6, 15, 24, 10]// 每3个为一组,将每组转换成字符串println(list.chunked(3) { it.joinToString() }) // 输出:[1, 2, 3, 4, 5, 6, 7, 8, 9, 10]
}

Windowed(滑动窗口)

你还可以通过 windowed() 函数从集合中获取所有可能的固定大小子区间(窗口),相比 chunked(),这个函数更灵活。

参数说明:

  • size:窗口大小,即每个子列表的元素个数。

  • step:滑动步长,表示每个窗口之间第一个元素的间隔,默认为1。

  • partialWindows:是否保留末尾不足窗口大小的子集,默认为 false。

你也可以传入 lambda 表达式对每个窗口进行处理。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 窗口大小为3,步长为1(默认)println(list.windowed(3)) // 输出:[[1, 2, 3], [2, 3, 4], ..., [8, 9, 10]]// 窗口大小为3,步长为3println(list.windowed(3, 3)) // 输出:[[1, 2, 3], [4, 5, 6], [7, 8, 9]]// 步长为4,partialWindows = falseprintln(list.windowed(3, 4, false)) // 输出:[[1, 2, 3], [5, 6, 7]]// 步长为4,partialWindows = trueprintln(list.windowed(3, 4, true)) // 输出:[[1, 2, 3], [5, 6, 7], [9, 10]]// 窗口求和println(list.windowed(3, 4, true) { it.sum() }) // 输出:[6, 18, 19]
}

小结

在本主题中,你学习了几种从集合中获取元素的方法:

  • 使用 slice() 根据索引提取元素;

  • 使用 take() 获取前 n 个元素;

  • 使用 drop() 跳过前 n 个元素;

  • 使用 chunked() 将集合分成固定大小的部分;

  • 使用 windowed() 滑动地提取子集合。


http://www.lryc.cn/news/590532.html

相关文章:

  • Kotlin比较接口
  • 《工程伦理》分析报告二 无人驾驶
  • 利用pdfjs实现的pdf预览简单demo(包含翻页功能)
  • 用AI做带货视频评论分析进阶提分【Datawhale AI 夏令营】
  • Windows11怎样禁止应用开机启动
  • pytorch | minist手写数据集
  • 每日算法刷题Day49:7.16:leetcode 差分5道题,用时2h
  • C# 按照主题的订阅 按照类型的订阅
  • OCR 与 AI 图像识别:协同共生的智能双引擎
  • Spring MVC中@PathVariable的用法详解
  • Vue 3 中调用子组件方法
  • LLM大语言模型不适合统计算数,可以让大模型根据数据自己建表、插入数据、编写查询sql统计
  • 从洞察到行动:大数据+AI赋能消费者洞察
  • 【前端】HTML语义标签的作用与实践
  • Ubuntu GRUB菜单密码重置教程
  • 重学SpringMVC一SpringMVC概述、快速开发程序、请求与响应、Restful请求风格介绍
  • 【一文解决】块级元素,行内元素,行内块元素
  • 第五章 OB 分布式事务高级技术
  • exports使用 package.json字段控制如何访问你的 npm 包
  • 多人协作游戏中,团队共同获取的装备如何确定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
  • 软路由 + 代理 IP 实现多手机不同公网 IP 分配教程
  • 从0开始学习R语言--Day48--Calibration Curves 评估模型
  • JobSet:Kubernetes 分布式任务编排的统一解决方案
  • 【add vs commit】Git 中的 add 和 commit 之间的区别
  • PLUS模型+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预测实践技术
  • 大语言模型幻觉检测:语义熵揭秘
  • Reddit Karma是什么?Post Karma和Comment Karma的提升指南
  • 精彩代码分析-1
  • 光伏项目快速获取地址,三种地图赋能设计
  • 倪海厦全套下载,八纲辨证,人纪,天纪,针灸,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