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传统面向对象与JavaScript 的对比实现)

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传统面向对象与JavaScript 的对比实现)

文章目录

  • 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传统面向对象与JavaScript 的对比实现)
    • 使用策略模式计算年终奖
      • 初级实现
        • 缺点
      • 使用组合函数重构代码
        • 缺点
      • 使用策略模式重构代码
        • 传统的面向对象的策略模式实现方法
        • 最终实现 -- JavaScript 版本的策略模式
        • 多态
        • 终极实现 -- JavaScript 版本的精简版实现

使用策略模式计算年终奖

规则:根据员工的工资基数和年底绩效情况计算年终奖


初级实现

		const calculateBonus = function (performanceLevel, salary) {if (performanceLevel === 'S') {return salary * 4;}if (performanceLevel === 'A') {return salary * 3;}if (performanceLevel === 'B') {return salary * 2;}};calculateBonus('B', 20000); // 输出:40000 calculateBonus('S', 6000); // 输出:24000

缺点

  1. 多重 if else
  2. 违反开发-封闭原则,可维护性差
  3. 复用性差

使用组合函数重构代码

使用组合函数来重构代码,把各种算法封装到一个个的小函数里面,这些小函数有着良好的命名,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它对应着哪种算法,它们也可以被复用在程序的其他地方。

		const performanceS =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4;};const performanceA =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3;};const performanceB =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2;};const calculateBonus = function (performanceLevel, salary) {if (performanceLevel === 'S') {return performanceS(salary);}if (performanceLevel === 'A') {return performanceA(salary);}if (performanceLevel === 'B') {return performanceB(salary);}};calculateBonus('A', 10000); // 输出:30000

缺点

程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这种改善非常有限,我们依然没有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1. calculateBonus 函数有可能越来越庞大
  2. 而且在系统变化的时候缺乏弹性

使用策略模式重构代码

策略模式指的是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将不变的部分和变化的部分隔开是每个设计模式的主题,策略模式也不例外,策略模式的目的就是将算法的使用与算法的实现分离开来。

一个基于策略模式的程序至少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一组策略类,策略类封装了具体的算法,并负责具体的计算过程。 第二个部分是环境类 Context,Context 接受客户的请求,随后把请求委托给某一个策略类。要做到这点,说明 Context 中要维持对某个策略对象的引用。

更详细一点,就是: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各自封装成策略类,算法被封装在策略类内部的方法里。在客户对 Context 发起请求的时候,Context 总是把请求委托给这些策略对象中间的某一个进行计算。


传统的面向对象的策略模式实现方法

 const performanceS = function () { };performanceS.prototype.calculate =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4;};const performanceA = function () { };performanceA.prototype.calculate =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3;};const performanceB = function () { };performanceB.prototype.calculate =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2;};const Bonus = function () {this.salary = null; // 原始工资this.strategy = null;// 绩效等级对应的策略对象};Bonus.prototype.setSalary = function (salary) {this.salary = salary; // 设置员工的原始工资};Bonus.prototype.setStrategy = function (strategy)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设置员工绩效等级对应的策略对象};Bonus.prototype.getBonus = function () { // 取得奖金数额return this.strategy.calculate(this.salary); // 把计算奖金的操作委托给对应的策略对象};const bonus = new Bonus();bonus.setSalary(10000);bonus.setStrategy(new performanceS()); // 设置策略对象console.log(bonus.getBonus()); // 输出:40000 bonus.setStrategy(new performanceA()); // 设置策略对象console.log(bonus.getBonus()); // 输出:30000

可以看到通过策略模式重构之后,代码变得更加清晰,各个类的职责更加鲜明。


最终实现 – JavaScript 版本的策略模式

        const strategies = {"S":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4;},"A":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3;},"B": function (salary) {return salary * 2;}};const calculateBonus = function (level, salary) {return strategies[level](salary);};console.log(calculateBonus('S', 20000));console.log(calculateBonus('A', 10000));

在 JavaScript 语言中,函数也是对象,所以更简单和直接的做法是把 strategy 直接定义为函数。
同样,Context 也没有必要必须用 Bonus 类来表示,我们依然用 calculateBonus 函数充当Context 来接受用户的请求。经过改造,代码的结构变得更加简洁。


多态

通过使用策略模式重构代码,我们消除了原程序中大片的条件分支语句。所有跟计算奖金有 关的逻辑不再放在 Context 中,而是分布在各个策略对象中。Context 并没有计算奖金的能力,而 是把这个职责委托给了某个策略对象。每个策略对象负责的算法已被各自封装在对象内部。当我 们对这些策略对象发出“计算奖金”的请求时,它们会返回各自不同的计算结果,这正是对象多态性的体现,也是“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的目的。替换 Context 中当前保存的策略对象,便能执行不同的算法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终极实现 – JavaScript 版本的精简版实现

使用 map 来做映射(配置文件),若以后新增规则,则直接在map中增加,保证了可维护性

		const map = {'S': 4,'A': 3,'B': 2}const calculateBonus = function (level, salary) {return map[level] * salary;};console.log(calculateBonus('S', 20000));console.log(calculateBonus('A', 10000));

参考文献:
JavaScript 设计模式与开发实践 (by 曾探)

http://www.lryc.cn/news/132744.html

相关文章:

  • 非常详细的 Ceph 介绍、原理、架构
  • js 的正则表达式(二)
  • 星际争霸之小霸王之小蜜蜂(四)--事件监听-让小蜜蜂动起来
  • Visual Studio 2022 你必须知道的实用调试技巧
  • Webgl 存储限定符attribute、gl.getAttribLocation、gl.vertexAttrib3f及其同族函数和矢量版本的介绍
  • postgresql跨库创建视图
  • FPGA时钟
  • FifthOne:计算机视觉提示和技巧
  • Oracle19c-补丁升级报错合集(一)
  • 嵌入式:ARM Day6
  • ClickHouse安装步骤
  • Android CCodec (二十) CCodec Native服务实现分析
  • Shell编程学习之while循环语句和for循环语句的应用
  • 【校招VIP】CSS校招考点之选择器优先级
  • Netty+springboot开发即时通讯系统笔记(四)终
  • java -jar 启动服务后,关闭命令窗口后服务停止
  • Android PowerManager的使用
  • 安防监控/视频集中存储/云存储平台EasyCVR v3.3增加首页告警类型
  • 7-6 统计字符出现次数
  • 美国大模型风向速报(一)为何重视提示工程?LangChain+向量数据库+开源大模型真香...
  • excel统计函数篇2之count系列
  • vue3组件多个根节点报错
  • 基于Rust的QuickLZ压缩算法的详细实现与分析
  • next.js 创建 react ant design ts 项目
  • 无涯教程-Perl - use函数
  • (7)(7.6) 恢复任务回放
  • spark yarn 开启动态资源分配
  • Android学习之路(8) Activity
  • Linux的热拔插UDEV机制
  • Azure应用程序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