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Bean 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

目录

  • 什么是 Bean 的作用域 ?
  • Bean 的六种作用域
  • Spring 的执行流程
  • Bean 的生命周期

什么是 Bean 的作用域 ?

Bean 的作⽤域是指 Bean 在 Spring 整个框架中的某种⾏为模式,⽐如 singleton 单例作⽤域,就表示 Bean 在整个 Spring 中只有⼀份,它是全局共享的,那么当其他⼈修改了这个值之后,那么另⼀个⼈读取到的就是被修改的值。

它的概念与我们之前学的作用域不一样,之前是指变量的可⽤范围叫做作⽤域。

Bean 的六种作用域

  1. singleton:单例作用域(默认的作用域,线程不安全)
    说明:该作⽤域下的 Bean 在 IoC 容器中只存在⼀个实例:获取 Bean 及装配 Bean 都是同⼀个对

    场景:通常⽆状态的 Bean 使⽤该作⽤域。⽆状态表示 Bean 对象的属性状态不需要更新
    (无状态的 bean:只有普通的对数据的操作方法,没有存储功能)
  1. prototype:原型(多例)作用域 (线程安全)
    说明:每次对该作⽤域下的 Bean 的请求都会创建新的实例:获取 Bean 及装配 Bean 都是新的对象
    实例
    场景:通常有状态的Bean使⽤该作⽤域
  1. request:请求作用域
    说明:每次http请求会创建新的Bean实例,类似于prototype
    场景:⼀次http的请求和响应的共享Bean
    备注:限定SpringMVC中使⽤
  1. session:会话作用域
    说明:在⼀个http session中,定义⼀个Bean实例
    场景:⽤户回话的共享Bean, ⽐如:记录⼀个⽤户的登陆信息
    备注:限定SpringMVC中使⽤
  1. application:应用作用域(了解)
    说明:在⼀个http servlet Context中,定义⼀个Bean实例
    场景:Web应⽤的上下⽂信息,⽐如:记录⼀个应⽤的共享信息
    备注:限定SpringMVC中使⽤
  1. websocket(了解)
    说明:在⼀个HTTP WebSocket的⽣命周期中,定义⼀个Bean实例
    场景:WebSocket的每次会话中,保存了⼀个Map结构的头信息,将⽤来包裹客户端消息头。第⼀
    次初始化后,直到WebSocket结束都是同⼀个Bean
    备注:限定Spring WebSocket中使⽤

注意:普通的 Spring 项⽬中只有前两种,后 4 种状态是 Spring MVC 中的。

两种设置多例作用域方法:
@Scope(“prototype”)
@Scope(ConfigurableBeanFactory.SCOPE_PROTOTYPE)

检验默认作用域是否为单例作用域:

User 类:

public class User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id;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getId() {return id;}public void setId(int id) {this.id = id;}
}

Users 类(存储公共对象):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 {@Beanpublic User getUser(){User user = new User();user.setId(888);user.setName("张三");return user;}
}

取对象的两大类: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1 {@Autowiredprivate User user;public void doMethod() {System.out.println("修改前的名字: " + user.getName());user.setName("王五");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的名字: " + user.getName());}
}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2 {@Autowiredprivate User user;public void doMethod() {System.out.println("UserController2 拿到的名字: " + user.getName());}
}

启动类:

public class Ap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spring-config.xml");UserController1 userController1 =context.getBean("userController1",UserController1.class);userController1.doMethod();UserController2 userController2 =context.getBean("userController2",UserController2.class);userController2.doMethod();}
}

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张三这个名字被改后,后续再取这个 Bean 就拿不到张三了。

设置多例作用域: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 {@Scope("prototype")@Beanpublic User getUser(){User user = new User();user.setId(888);user.setName("张三");return user;}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拿到的每个 Bean 对象都是 new 了一个新的,不是直接拿容器中原有的对象。

Spring 的执行流程

  1. 启动容器
  2. 读取配置进行 Bean 的实例化(分配内存空间,从无到有)
  3. 将 Bean 加入到容器中(存操作)
  4. 装配 Bean 属性(取操作)

Bean 的生命周期

⽣命周期指的是⼀个对象从诞⽣到销毁的整个⽣命过程,Bean 的生命周期分为下面五个部分:

  1. 实例化(内存空间分配)
  2. 设置 Bean 属性(进行依赖注入,将依赖的 Bean 赋值到当前类属性上)
  3. Bean 的初始化
    3.1 执行各种通知
    3.2 初始化的前置方法
    3.3 初始化方法
    3.4 初始化的后置方法
  4. 使用 Bean
  5. 销毁 Bean

实例化和初始化的区别:
实例化和属性设置是 Java 级别的系统“事件”,其操作过程不可⼈⼯⼲预和修改;⽽初始化是给开发者提供的,可以在实例化之后,类加载完成之前进⾏⾃定义“事件”处理

http://www.lryc.cn/news/96825.html

相关文章:

  • STP和MTP(第二十二课)
  • Java-WebSocket
  • elementui的el-date-picker选择日期范围第二个不能早于第一个
  • 【NLP】无服务器问答系统
  • Dubbo
  • 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Strategy)模式
  • Vue引入CDN JS或本地JS文件之后 使用报错
  • NRF52832-扩展广播
  • springboot项目新增子module
  • Python Web 开发及 Django 总结
  • 《向量数据库指南》:向量数据库Pinecone故障排除
  • [86] 分割链表
  • 【python】 清空socket缓冲区
  • 108、RocketMQ的底层实现原理(不需要长篇大论)
  • 怎么把PDF转为word?1分钟解决难题
  • Mysql权限-系统表user,db,talbes_priv,columns_priv详解
  • GPT-4 模型详细教程
  • 智慧环保:创造绿色未来
  • 虚拟 DOM和render()函数和Vue.js模板语法
  • k8s Service网络详解(一)
  • 抖音账号矩阵系统开发源码
  • Python+Texturepacker自动化处理图片
  • K8s Service网络详解(二)
  • Rust vs Go:常用语法对比
  • Vlan端口隔离(第二十四课)
  • js实现框选截屏功能
  • Manjaro Linux 连接公司的 VPN 网络
  • Ama no Jaku
  • 视频基础知识
  • 安全渗透初级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