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Strategy)模式

策略(Strategy)设计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将它们封装起来,并且可以相互替换使用,从而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

什么是策略模式

策略(Strategy)设计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地选择算法。策略模式将算法封装为算法族,从而可以在运行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策略模式将算法的定义与其使用分离,使得算法的形式可独立于其具体应用,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透明地改变算法。在 Java 中,策略模式通常使用接口或抽象类来定义不同的策略,然后在其具体实现类中分别实现各自的算法。

策略模式的使用场景

策略(Strategy)设计模式适用于以下情况:

  • 需要在运行时动态地改变对象的行为。
  • 有多个算法可选,客户端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
  • 一个类定义了多种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在类的方法中以多个条件语句的形式出现。这时候可以将每种条件分支转化为一个独立的策略。

策略模式的代码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用于演示策略(Strategy)设计模式的使用:

// 定义策略接口
interface Strategy {public int doOperation(int num1, int num2);
}// 实现策略接口的具体实现类:加法策略
class OperationAdd implements Strategy {@Overridepublic int doOperation(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实现策略接口的具体实现类:减法策略
class OperationSubtract implements Strategy {@Overridepublic int doOperation(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实现策略接口的具体实现类:乘法策略
class OperationMultiply implements Strategy {@Overridepublic int doOperation(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定义上下文对象
class Context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public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 {this.strategy = strategy;}public int executeStrategy(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strategy.doOperation(num1, num2);}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OperationAdd());System.out.println("10 + 5 = " + context.executeStrategy(10, 5));context = new Context(new OperationSubtract());System.out.println("10 - 5 = " + context.executeStrategy(10, 5));context = new Context(new OperationMultiply());System.out.println("10 * 5 = " + context.executeStrategy(10, 5));}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Strategy 接口,该接口用于定义不同的算法。我们实现了三个具体的策略类:OperationAdd、OperationSubtract 和 OperationMultiply,分别对应加法、减法和乘法算法。每个具体策略类都实现了 Strategy 接口中的方法。

我们还定义了一个 Context 上下文对象,它包含了一个策略对象,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执行不同的算法。在 Context 对象中,定义了一个 executeStrategy 方法,根据当前策略对象执行相应的算法。

在客户端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 Context 对象,并使用 OperationAdd 策略执行加法算法。然后我们重新定义了 Context 对象,并使用 OperationSubtract 策略执行减法算法。最后,我们又重新定义了 Context 对象,并使用 OperationMultiply 策略执行乘法算法。

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10 + 5 = 15
10 - 5 = 5
10 * 5 = 50

这是因为我们分别使用了三个不同的策略(加法、减法和乘法),并将它们用于 Context 对象中执行计算。最后,我们打印了每个计算的结果。

策略模式的实际应用

  1. Spring框架:Spring框架中的依赖注入(DI)和控制反转(IOC)机制允许在运行时动态选择不同的实现。通过在配置文件中配置不同的策略,可以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实现选择不同的策略。

  2. Hibernate框架:Hibernate框架中的查询语言HQL(Hibernate Query Language)提供了不同的查询策略,通过选择不同的查询策略,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查询方式,以提高查询效率。

  3. Java集合框架:Java集合框架中的排序方法(Comparator)接口是策略模式的典型示例。使用排序策略接口,可以在不修改集合类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排序。

总结

策略(Strategy)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运行时动态地改变对象行为的解决方案。在策略设计模式中,将算法的实现与算法的使用者相分离,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通过使用接口或抽象类来定义各种策略,可以在运行时动态选择合适的策略。这使得算法的改变能够以透明的方式进行,而不会影响客户端代码的实现。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策略设计模式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需要在运行时改变对象行为的场景中。

http://www.lryc.cn/news/96819.html

相关文章:

  • Vue引入CDN JS或本地JS文件之后 使用报错
  • NRF52832-扩展广播
  • springboot项目新增子module
  • Python Web 开发及 Django 总结
  • 《向量数据库指南》:向量数据库Pinecone故障排除
  • [86] 分割链表
  • 【python】 清空socket缓冲区
  • 108、RocketMQ的底层实现原理(不需要长篇大论)
  • 怎么把PDF转为word?1分钟解决难题
  • Mysql权限-系统表user,db,talbes_priv,columns_priv详解
  • GPT-4 模型详细教程
  • 智慧环保:创造绿色未来
  • 虚拟 DOM和render()函数和Vue.js模板语法
  • k8s Service网络详解(一)
  • 抖音账号矩阵系统开发源码
  • Python+Texturepacker自动化处理图片
  • K8s Service网络详解(二)
  • Rust vs Go:常用语法对比
  • Vlan端口隔离(第二十四课)
  • js实现框选截屏功能
  • Manjaro Linux 连接公司的 VPN 网络
  • Ama no Jaku
  • 视频基础知识
  • 安全渗透初级知识总结
  • rocketmq客户端本地日志文件过大调整配置(导致pod缓存cache过高)
  • Unity进阶-ui框架学习笔记
  • Django实现接口自动化平台(十四)测试用例模块Testcases序列化器及视图【持续更新中】
  • 如何高效实现文件传输:小文件采用零拷贝、大文件采用异步io+直接io
  • Docker运行MySQL5.7
  • -jar和 javaagent命令冲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