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orrectNav——基于VLM构建带“自我纠正飞轮”的VLN:通过视觉输入和语言指令预测导航动作,且从动作和感知层面生成自我修正数据

前言

近一两年来,视觉语言导航的工作集中出现,然这些VLN中成功率高的并不多,而本文要介绍的便是少数成功率较高的之一

第一部分 CorrectNav

1.1 引言与相关工作

1.1.1 引言

如CorrectNav原论文所说,作为一个视觉-语言-动作(VLA)任务,VLN要求模型动态感知环境,并按照给定指令进行导航。错误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

  1. 对地标的误感知
  2. 对指令指定动作的误解

这些错误会在决策流程中传播,进而对运动预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重点关注源自感知和动作的错误。此外,现实应用对模型推理时间有要求,这就要求自我纠错能力应通过训练隐式集成到模型中,而不是通过增加模块或推理过程来实现

对此,来自1 CFCS,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2PKU-AgiBot Lab的研究者提出了自我修正飞轮Self-correction Flywheel,这是一种新颖的导航后训练范式。该方法源于作者的观察:即使是经过充分训练的导航模型,在训练集上评估时仍会产生错误轨迹

  • 其paper为《CorrectNav: Self-Correction Flywheel Empowers Vision-Language-Action Navigation Model》
    作者包括
    Zhuoyuan Yu1,2*, Yuxing Long1,2*, Zihan Yang1,2, Chengyan Zeng2, Hongwei Fan1,2, Jiyao Zhang1,2, Hao Dong1,2†
  • 其项目地址为:correctnav.github.io/
    其GitHub地址则暂未公布

但作者并不将这些错误仅仅视为模型的不足,而是将其视为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宝贵机会。他们的自我修正飞轮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在训练集上评估已训练好的模型,收集错误轨迹
  2. 设计一种自动化方法,能够检测偏差并精确定位错误轨迹中的具体位置
  3. 在识别出偏差后,从动作和感知两个角度生成自我修正数据
    \rightarrow  对于动作修正,收集能够有效从偏差中恢复的轨迹;
    \rightarrow  对于感知修正,利用大规模多模态模型分析与导航错误相关的关键帧;
  4. 利用这些自我修正数据,推动导航模型的持续训练,从而提升其性能

完成上述四个步骤即为一次自我修正飞轮的循环。当对经过一轮自我修正训练的模型再次在训练集上进行评估时,会出现一个显著现象:CorrectNav能够识别出新的错误轨迹,从而生成新的自我修正数据,并进一步训练模型。此时,自我修正飞轮已经启动,导航模型的性能将随着多轮训练迭代不断提升

此外,作者还设计了一套导航微调方案,包括观察随机化、指令生成和通用多模态数据回忆。通过他们提出的微调和后训练策略,作者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单目RGB 的VLA 导航模型Correct-Nav。在VLN-CE 基准测试R2R-CE 和RxR-CE 上,CorrectNav 分别实现了65.1 % 和69.3 % 的成功率,超过了以往最先进模型8.2 % 和16.4 %

在多样化的室内外环境中进行的真实机器人测试表明,CorrectNav具备强大的纠错能力、动态障碍物规避能力和长指令跟随能力,优于现有的导航模型

1.1.2 相关工作

首先,对于视觉与语言导航

视觉与语言导航(VLN)指的是一个具身智能体根据自然语言指令导航至目标位置。诸如R2R和RxR等数据集,在离散化的MP3D环境中提供了导航指令和轨迹,而VLN-CE则将这些适配到连续场景

目前的VLN-CE模型大致可分为两类:

  1. 一类是基于拓扑图的方法,如BEVbert(An等,2023)和ETPnav(An等,2024),依赖多种传感器预测路径点
  2. 另一类是基于预训练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模型,包括NaVid(Zhang等,2024a)、Uni-NaVid(Zhang等,2025)和NAVILA(Cheng等,2024),这些模型根据RGB观测端到端推断动作

现有方法通常采用辅助任务(Zhang等,2025,2024a)、指令增强(Wei等,2025b)和数据集扩展(Wei等,2025a)等技术来提升性能,但对错误纠正的关注较少。为了便于实际机器人应用,作者同样基于预训练VLM构建了CorrectNav。然而,作者强调错误纠正的价值,这有助于突破当前技术的性能瓶颈

其次,对于具身智能中的错误纠正

在具身智能任务中,错误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1. 为了提升鲁棒性,具备纠正错误的能力至关重要。错误纠正方法已在操作任务中得到探索(Ha, Florence,and Song 2023;Ma 等 2023;Duan 等 2024;Liu, Bahety, and Song 2023)
  2. 然而,导航任务中的错误纠正研究较少。SmartWay(Shi 等 2025)采用闭源大模型对轨迹进行反思,并决定是否回溯
    而 EnvolveNav(Lin 等 2025)则训练模型生成耗时的思维链,但提升有限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额外的模型或推理步骤,降低了效率,并阻碍了在现实世界中的部署

相比之下,CorrectNav通过自我纠正飞轮训练隐式地教授错误纠正,无需额外模块或冗长推理,从而便于在真实机器人上的部署

1.2 CorrectNav模型

1.2.1 模型结构(包含任务定义)

给定语言指令L_{\text {nav }} ,视觉与语言导航任务要求模型在时间步t时,根据观测\left\{O_{1}, O_{2}, \ldots, O_{t}\right\}预测下一个导航动作a_{t+1} \in A

最近,为了克服对多传感器的依赖,研究人员(Zhang 等,2024a,即NaVid)将观测简化为在导航过程中捕获的单目RGB 图像序列\left\{I_{1}, I_{2} \ldots I_{t}\right\}

CorrectNav 由三个模块组成:

  1. 视觉编码器v (·)
    具体采用的SigLIP(Zhai 等,2023)
  2. 投影器p (·)
    具体而言是一个两层MLP(Liu 等,2024)
  3. 大语言模型(LLM)f (·)
    具体是Qwen2(Yang 等,2024)

给定一段RGB 视频,视觉编码器从采样帧中提取视觉特征,生成Z_{v}=v\left(\left\{I_{1}, I_{2} \ldots I_{t}\right\}\right)。MLP 投影器将这些视觉特征映射到LLM 的语义空间,得到一系列视觉H_{v}=p\left(Z_{v}\right)

利用视觉token H_{v}以及由任务指令L编码的文本token X,LLM f (·) 以自回归方式进行预测。在导航微调之前,CorrectNav 初始化自LLaVA-Video7B(Zhang 等,2024b)

1.2.2 三项导航微调任务:导航动作预测、基于轨迹的指令生成、通用多模态数据回顾

  • 导航动作预测
    作者从VLN-CE R2R 和RxR 在MP3D室内场景下的训练集划分中收集了oracle 导航轨迹。每条oracle 轨迹包含一条导航指令,以及逐步的RGB 观测和导航动作\tau=\left(L_{\text {nav }},\left\{\left(I_{t}, a_{t}\right)\right\}_{t=1}^{T}\right)
    为了增强视觉多样性,作者实施了一系列领域随机化策略。这些策略包括随机化相机高度、调整视场、变化观测分辨率以及改变照明条件,如图2 所示

    通过这些策略,作者收集了超过210 万步导航动作预测数据D_{n a v},其中包括来自R2R 的527 K样本和来自RxR 的158 万样本

    在该任务中,作者将导航指令L_{\text {nav }} 和逐步的RGB 观测\left\{I_{1}, I_{2} \ldots I_{t}\right\}作为CorrectNav 的输入,并要求模型预测包含m 步的动作序列\left\{a_{t+1}, a_{t+2} \ldots a_{t+m}\right\}
  • 基于轨迹的指令生成
    在此任务中,作者从VLN-CER2R 和RxR 数据集中收集完整的oracle 导航轨迹。其中,10K 来自R2R,20K 来自RxR

    CorrectNav 需要根据单目RGB 观测历史生成语言格式的导航指令。在训练过程中,作者输入整个oracle 轨迹的RGB 观测\left\{I_{1}, I_{2} \ldots I_{T}\right\},并将相应的指令L_{\text {nav }} 作为目标
  • 通用多模态数据回顾
    下游导航任务格式与通用多模态训练任务有显著差异。如果仅在导航任务上进行训练,会导致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遗忘通用多模态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引入了LLaVA-Video178K数据集(Zhang等,2024b)中的一部分视频数据。作者重点关注Activitynet-QA(Yu等,2019)和NextQA(Xiao等,2021),这两个数据集强调对时序和空间场景的理解,与作者的目标高度契合
    因此,作者从ActivityQA和NextQA中随机采样了24万条训练实例,以保持模型的通用多模态能力

// 待更

http://www.lryc.cn/news/626764.html

相关文章:

  • 有关SWD 仿真和PA.15, PB3, PB4的冲突问题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湿度采集循迹避障APP小车
  • 关于uniappx注意点1 - 鸿蒙app
  • vue:vue中的ref和reactive
  • win10安装最新docker 4.44.2版图文教程(2025版)
  • [TryHackMe](知识学习)Hacking with PowerShell
  • 【React】评论案例列表渲染和删除功能
  • SpringAop源码详解
  • 【AI应用】部署AI向量数据库Milvus
  • 机器学习——数据清洗
  • Java基础语法three
  • 【LeetCode题解】LeetCode 209.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 机器学习-数据预处理全指南:从缺失值到特征编码
  • 如何选择汽车ECU的加密方法
  • ROS2核心模块
  • Nik Collection 6.2全新版Nik降噪锐化调色PS/LR插件
  • CreateRef和useRef
  • Java内功修炼(2)——线程安全三剑客:synchronized、volatile与wait/notify
  • Web前端调试与性能优化,Charles抓包工具的高效应用
  • YOLOv11 到 C++ 落地全流程:ONNX 导出、NMS 判别与推理实战
  • Vue透传 Attributes(详细解析)2
  • 极其简单二叉树遍历JAVA版本
  • CMake1:概述
  • 查看磁盘占用情况和目录大小
  • 企业架构及战略价值
  • 如何让FastAPI任务系统在失败时自动告警并自我修复?
  • 从零实现自定义顺序表:万字详解 + 完整源码 + 图文分析
  • 从“怀疑作弊”到“实锤取证”:在线面试智能监考重塑招聘公信力
  • 河南萌新联赛2025第六场 - 郑州大学
  • 数据库优化提速(一)之进销存库存管理—仙盟创梦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