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链表基本运算详解:查找、插入、删除及特殊链表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顺序存储。本文将深入探讨单链表的基本运算,并介绍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这两种特殊的链表结构,帮助读者全面掌握链表的操作技巧。

文章目录

  • 1.单链表基本运算
    • 链表的查找操作
      • 按序号查找
      • 按值查找
    • 链表的插入操作
      • 在指定节点后插入
      • 在指定节点前插入
      • 实现线性表的插入运算
    • 链表的删除操作
      • 删除指定节点
      • 实现线性表的删除运算
    • 链表合并算法
  • 2.循环链表
    • 循环链表的特点
    • 循环链表的插入操作
  • 3.双向链表
    • 双向链表的结构定义
    • 双向链表的优势
    • 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
      • 删除节点
      • 在指定节点前插入
  • 4.存储密度分析
    • 不同链表结构的存储密度对比
    • 空间效率分析
  • 5.链表运算复杂度总结
  • 6.应用场景选择
    • 单链表适用场景
    • 双向链表适用场景
    • 循环链表适用场景
  • 7.总结

1.单链表基本运算

单链表是最基础的动态数据结构,其基本运算包括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理解这些基本运算的原理和实现,是掌握更复杂数据结构的关键。

链表的查找操作

链表的查找分为按序号查找和按值查找两种方式,它们是其他操作的基础。

按序号查找

按序号查找是根据元素在链表中的位置来定位元素。

// 在带头节点的单链表head中查找第i个节点,返回节点的存储位置
LinkList *Get(LinkList *head, int i) {int j = 0;LinkList *p = head;  // 从头节点开始扫描while ((p->next != NULL) && (j < i)) {p = p->next;     // 扫描下一个节点j++;             // 已扫描节点计数器}if (i == j)return p;        // 找到了第i个节点elsereturn NULL;     // 未找到,i≤0或i>n
}

按值查找

按值查找是根据数据元素的值来定位节点。

// 在带头节点的单链表head中查找节点值等于key的节点
// 若找到则返回节点的位置p;否则返回NULL
LinkList *Locate(LinkList *head, DataType key) {LinkList *p = head->next;  // 从首元节点开始比较while ((p != NULL) && (p->data != key)) {p = p->next;           // 没找到则继续循环}return p;  // 找到返回节点指针,否则返回NULL
}

时间复杂度分析:两种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因为在最坏情况下需要遍历整个链表。

链表的插入操作

链表插入操作的优势在于不需要移动其他元素,只需要修改指针即可。

在指定节点后插入

void InsertAfter(LinkList *p, DataType x) {LinkList *s = (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  // 生成新节点s->data = x;s->next = p->next;  // 新节点指向原后继节点p->next = s;        // 原节点指向新节点
}

时间复杂度:O(1),因为只需要修改两个指针。

在指定节点前插入

在节点前插入相对复杂,需要先找到前驱节点。

// 在带头节点的单链表head中,将值为x的新节点插入到节点p之前
void InsertBefore(LinkList *head, LinkList *p, DataType x) {LinkList *s = (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  // 生成新节点s->data = x;LinkList *q = head;  // 从头指针开始while (q->next != p) {q = q->next;     // 查找p的前驱节点q}s->next = p;         // 新节点指向pq->next = s;         // 前驱节点指向新节点
}

实现线性表的插入运算

结合查找和插入操作,实现标准的线性表插入运算。

void Insert(LinkList *L, DataType x, int i) {LinkList *p = Get(L, i - 1);  // 找到第i-1个节点if (p == NULL) {printf("插入位置不合法\n");  // i<1或i>(n+1)} else {InsertAfter(p, x);           // 将值为x的新节点插入到p之后}
}

链表的删除操作

删除操作需要修改前驱节点的指针,并释放被删节点的内存。

删除指定节点

void DeleteNode(LinkList *head, LinkList *p) {LinkList *q = head;  // 查找p的前驱节点qwhile (q->next != p) {q = q->next;}q->next = p->next;   // 删除节点pfree(p);             // 释放节点p的内存
}

实现线性表的删除运算

void Delete(LinkList *L, int i) {LinkList *p = Get(L, i - 1);  // 找到第i-1个节点if ((p != NULL) && (p->next != NULL)) {LinkList *r = p->next;    // r为节点p的后继p->next = r->next;        // 将节点r从链表上摘下free(r);                  // 释放节点r} else {printf("删除位置不合法\n");  // i<1或i>n}
}

链表合并算法

将两个递增有序的单链表合并为一个递增有序的单链表,要求不另外开辟存储空间。

LinkList *Union(LinkList *la, LinkList *lb) {LinkList *p = la->next, *q = lb->next;LinkList *r = la;  // r为p的直接前驱while ((p != NULL) && (q != NULL)) {if (p->data > q->data) {// 将q节点插入到r之后LinkList *u = q->next;r->next = q;r = q;q->next = p;q = u;} else {// p节点保持原位r = p;p = p->next;}}if (q != NULL) {r->next = q;  // 将剩余节点连接到结果链表}free(lb);  // 释放lb的头节点return la;
}

算法思想:采用归并思想,逐一比较两个链表的节点值,将较小的节点插入到结果链表中。

2.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是一种特殊的单链表,其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不是NULL,而是指向头节点,形成一个环形结构。

循环链表的特点

  • 无需NULL判断:遍历时不需要判断是否到达链表末尾
  • 任意起点:可以从任意节点开始遍历整个链表
  • 适合循环应用:如约瑟夫问题、循环队列等

循环链表的插入操作

void Insert(LinkList *head, DataType x, int i) {LinkList *s = (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s->data = x;  // 生成值为x的新节点LinkList *p = head;int j = 0;// 查找第i个位置while ((p->next != head) && (j < i)) {p = p->next;j++;}if (i == j) {s->next = p->next;p->next = s;  // 执行插入操作} else {printf("插入位置不合法\n");free(s);}
}

关键差异:循环条件从p->next != NULL改为p->next != head

3.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的每个节点包含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直接前驱,另一个指向直接后继。

双向链表的结构定义

typedef char DataType;typedef struct dnode {DataType data;           // 数据域struct dnode *prior;     // 指向前驱节点的指针struct dnode *next;      // 指向后继节点的指针
} DLinkList;

双向链表的优势

  1. 双向遍历:可以从任意节点向前或向后遍历
  2. 删除效率高:删除指定节点时无需查找前驱节点
  3. 插入灵活:可以方便地在任意位置插入节点

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

删除节点

void DeleteNode(DLinkList *p) {if (p->prior != NULL) {p->prior->next = p->next;  // 修改前驱节点的后继指针}if (p->next != NULL) {p->next->prior = p->prior; // 修改后继节点的前驱指针}free(p);  // 释放节点内存
}

在指定节点前插入

void InsertBefore(DLinkList *p, DataType x) {DLinkList *s = (DLinkList*)malloc(sizeof(DLinkList));s->data = x;s->prior = p->prior;     // 新节点的前驱指向p的前驱s->next = p;             // 新节点的后继指向pif (p->prior != NULL) {p->prior->next = s;  // 修改p前驱的后继指针}p->prior = s;            // 修改p的前驱指针
}

时间复杂度:双向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都是O(1),因为不需要查找前驱节点。

4.存储密度分析

存储密度是衡量数据结构空间效率的重要指标:

存储密度 = 节点数据本身占用存储量 / 节点结构占用存储量

不同链表结构的存储密度对比

假设数据域占用4字节,指针域占用8字节:

  • 单链表:存储密度 = 4/(4+8) = 1/3 ≈ 0.33
  • 双向链表:存储密度 = 4/(4+8+8) = 1/5 = 0.2
  • 数组:存储密度 = 4/4 = 1.0

空间效率分析

  1. 数组:存储密度最高,但空间固定分配
  2. 单链表:存储密度适中,空间动态分配
  3. 双向链表:存储密度较低,但操作效率高

5.链表运算复杂度总结

操作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查找O(n)O(n)O(n)
插入(已知位置)O(1)O(1)O(1)
插入(已知值)O(n)O(n)O(n)
删除(已知节点)O(n)O(1)O(n)
删除(已知位置)O(n)O(n)O(n)

6.应用场景选择

单链表适用场景

  • 数据量不大,主要进行顺序访问
  • 内存空间有限,需要较高存储密度
  • 实现简单的动态数据结构

双向链表适用场景

  • 需要频繁的双向遍历
  • 需要高效的节点删除操作
  • 实现复杂的数据结构(如LRU缓存)

循环链表适用场景

  • 循环调度算法
  • 约瑟夫环问题
  • 循环缓冲区实现

7.总结

链表作为基础的动态数据结构,提供了灵活的内存管理和高效的插入删除操作。掌握链表的各种操作技巧,不仅有助于理解数据结构的本质,更为学习树、图等高级数据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链表类型:追求存储效率时选择单链表,需要双向操作时选择双向链表,处理循环问题时使用循环链表。理解每种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才能在编程实践中做出最佳选择。

http://www.lryc.cn/news/626040.html

相关文章:

  • 多线程—飞机大战排行榜功能(2.0版本)
  • 科技云报到:AI推理破局,金融服务如何“逆天改命”
  • 颠覆性进化:OpenAI正式发布GPT-5,AI大模型进入“超级智能”时代
  • bit-Agent正式接入GPT-5,九科信息智能体能力再升级!
  • 电子电气架构 ---SDV技术基础与传统E/E架构有何不同?
  • 免费OCR工具支持哪些文档格式转换
  • 中兴B862AV3.2M/B862AV3.1-M2 晨星mso9385_安卓9_原厂备份救砖包
  • 基于C语言基础对C++的进一步学习_知识补充、组合类、类中的静态成员与静态函数、类中的常对象和常成员函数、类中的this指针、类中的友元
  • 网络编程day3
  • 机器翻译60天修炼专栏介绍和目录
  • 大模型问题:幻觉分类+原因+各个训练阶段产生幻觉+幻觉的检测和评估基准
  • 【技术揭秘】AI Agent操作系统架构演进:从单体到分布式智能的跃迁
  • Incredibuild 新增 Unity 支持:击破构建时间过长的痛点
  • Pygame第11课——实现经典打方块小游戏
  • 数据结构:二叉树oj练习
  • Linux------《零基础到联网:CentOS 7 在 VMware Workstation 中的全流程安装与 NAT 网络配置实战》
  • Apache ShenYu网关与Nacos的关联及如何配合使用
  • AJAX (一)
  • C# DevExpress控件安装使用教程
  • 【学习】Linux 内核中的 cgroup freezer 子系统
  • 【自动化运维神器Ansible】Playbook调用Role详解:从入门到精通
  • 常用css
  • 【C++】C++ 的护身符:解锁 try-catch 异常处理
  • 用java语言完成手写mybatis框架(第2章)
  • 借助AI将infoNES移植到HarmonyOS平台的详细方案介绍
  • Linux操作系统编程——进程间的通信
  • 极海APM32F107V6 gpio模拟串口
  • 决策树算法学习总结
  • 【Vivado TCL 教程】从零开始掌握 Xilinx Vivado TCL 脚本编程(三)
  • UML常见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