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集合框架LinkedList底层添加元素机制】

在 Java 集合框架中,LinkedListArrayList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线性表实现。如果说 ArrayList 像一个可以伸缩的“盒子阵列”,那么 LinkedList 就像一条由“节点”串联而成的“双向链条”。

今天,我们将深入 LinkedList 的源码,一步步剖析它作为双向链表的精妙设计。通过这篇解析,你将彻底明白 LinkedList 是如何通过 firstlast 指针,高效地管理元素的。


一、LinkedList 的诞生:空链的起点

当我们执行 new LinkedList<>() 时,LinkedList 在底层做了什么?

// 代码块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核心真相:此时,LinkedList 并没有创建任何节点。它只初始化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指针(引用)

  1. first:指向链表的头节点(第一个节点)。
  2. last:指向链表的尾节点(最后一个节点)。

在创建之初,链表为空,因此 firstlast 都被初始化为 null

// 代码块
// LinkedList 源码中的定义
transient Node<E> first;
transient Node<E> last;


二、成长的第一步:添加第一个元素

当我们调用 list.add("Hello") 时,发生了什么?

  1. 创建新节点LinkedList 会创建一个全新的 Node 对象。这个节点的结构非常简单,包含三部分:
    • item:存储元素 "Hello"
    • next: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
    • prev:指向前一个节点的引用。
  2. 初始化节点:由于这是第一个节点,它的 prev 和 next 都指向 null
  3. 更新指针first 和 last 这两个指针,都指向这个新创建的节点。因为此时,这个节点既是头节点,也是尾节点。
// 代码块
// Node 类的定义 (简化)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E item;Node<E> next;Node<E> prev;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this.item = element;this.next = next;this.prev = prev;}
}

此时,LinkedList 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链的延伸:添加第二个元素

当我们调用 list.add("World") 时,链表开始延伸。

  1. 创建新节点:创建一个新的 Node 对象,存储元素 "World"
  2. 建立连接
    • 前向连接:第一个节点(当前的 last)的 next 指针,将指向这个新节点。
    • 后向连接:新节点的 prev 指针,将指向第一个节点。
  3. 更新尾指针last 指针不再指向第一个节点,而是更新为指向这个新创建的节点first 指针保持不变,仍然指向第一个节点。

此时,链表的结构变成了:

first -> [item: "Hello", prev: null, next: ->] <-> [item: "World", prev: <-, next: null] <- last

四、双向链表的魅力:高效的操作

LinkedList 的双向链表结构赋予了它独特的优势:

1. 头尾操作的极致效率

  • addFirst() / addLast():由于 first 和 last 指针的存在,向链表头部或尾部添加元素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1)
  • removeFirst() / removeLast():同理,删除头尾元素也是 O(1)

2. 中间插入/删除的“局部性”

  • 在链表中间插入或删除元素,虽然需要先通过遍历找到位置(O(n)),但一旦找到,实际的插入/删除操作本身是 O(1) 的,因为它只需要修改相邻节点的指针,而不需要像 ArrayList 那样移动大量元素。

3. 内存的“按需分配”

  • 与 ArrayList 预先分配数组不同,LinkedList 的每个节点都是在需要时才创建,内存使用更“灵活”,但每个节点有额外的 prev 和 next 引用开销。

最终效果:


五、总结:LinkedList 的设计哲学

通过这次源码级的剖析,我们可以总结出 LinkedList 的核心工作原理:

阶段关键动作指针变化
创建初始化 first 和 last 指针first = nulllast = null
首次添加创建节点,first 和 last 都指向它first -> Node1last -> Node1
后续添加创建新节点,修改相邻节点指针,更新 lastNode1.next -> Node2Node2.prev -> Node1last -> Node2

LinkedList 的“动态”源于其节点化指针链接的设计。它用 firstlast 两个指针高效地管理链表的两端,用 prevnext 构建了双向的连接,使得头尾操作异常迅速。

何时选择 LinkedList

  • 频繁在列表的头部或尾部进行插入/删除操作。
  • 需要实现栈(Stack) 或 队列(Queue) 的数据结构(LinkedList 实现了 Deque 接口)。

何时避免 LinkedList

  • 需要频繁进行随机访问get(index)),因为需要从头或尾遍历。
  • 内存非常紧张,因为每个节点有额外的引用开销。

理解了 LinkedList 的双向链表本质,你就能在 ArrayListLinkedList 之间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希望这篇解析能帮你彻底掌握 LinkedList 的源码精髓!

http://www.lryc.cn/news/625821.html

相关文章:

  • ⭐CVPR2025 建模部件级动态的 4D 重建框架
  • 数据安全治理——解读67页2024金融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附全文阅读】
  • 路由器详解
  • Java JDK官网下载渠道
  • 使用 Ansys Discovery 探索外部空气动力学
  • 《算法导论》第 32 章 - 字符串匹配
  • 【深度学习计算性能】06:多GPU的简洁实现
  • 接口性能测试工具 - JMeter
  • JB4-9-任务调度
  • 《飞算Java AI使用教程:从安装入门到实践项目》
  • 12.3.2设置背景色12.3.3 创建设置类12.4 添加飞船图像 12.4.1 创建Ship 类 12.4.2 在屏幕上绘制飞船
  • 用MacBook进行LLM简单人类指令微调
  • 蓝凌EKP产品:JSP 项目性能基于业务维度的 JS 压缩合并方案优化实战
  • 供水设备智慧化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远程监控与运维
  • 操作系统:多线程、进程管理、内存分配、任务调度等
  • IC验证 AHB-RAM 项目(二)——接口与事务代码的编写
  • 比赛准备之环境配置
  • Nginx前后端分离反代(VUE+FastAPI)
  • 卫生许可证识别技术:通过OCR与NLP实现高效合规管理,提升审核准确性与效率
  • Apache IoTDB 大版本升级记录(成熟的2.0.2版本)
  • 汇编语言学习2---GNU Debugger (GDB)
  • PiscCode迅速集成YOLO-Pose 实现姿态关键点轨迹跟踪应用
  • 疏老师-python训练营-Day50预训练模型+CBAM注意力
  • PHP如何使用JpGraph生成折线图?
  • NVIDIA 优化框架:Jetson 平台 PyTorch 安装指南
  • vue,H5车牌弹框定制键盘包括新能源车牌
  • 楼宇自控系统的应用,已然成为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方向
  • 【网络运维】Playbook部署文件:Files模块库&JINJA2模板
  • 18650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智能集成提升制造效能
  • Qt猜数字游戏项目开发教程 - 从零开始构建趣味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