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opencv-Python学习笔记(7):图像平滑处理】

目标:

1. 知道图像平滑的作用及应用场景

2. 这点知识也是很简单的

## 为什么需要图像平滑?

像素与周围像素差距很大,显得格格不入,就需要把这些像素点进行校正和剔除,从而让图像好看。


(1)均值滤波

含义:均值滤波是指用当前像素点周围N*M个像素值的均值来替代当像

原理:首先,我们对周围多少个像素取平均值,一般情况下,以当前单个像素为中心,对周围相同的行数和列数进行曲平均值。

计算方式:



卷积核:


函数dst = cv2.blur(src, ksize, anchor, borderType)

  • dst 是返回值,为进行均值滤波后得到的结果
  • src:输入图像(单通道或多通道),图像深度应该为CV_8U、CV_16U、CV_16S、CV_32F、CV_64F等等
  • ksize:卷积核大小(如(3,3)、(5,5),需为正奇数)
  • anchor:锚点,默认值为(-1,-1),表示当前计算均值的点位于核的中心位置
  • borderType:边界填充方式,决定以何种方式处理边界
  • 实例:
  •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blur(img1,(3,3))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本次采用卷积核为3,因为图片是相机拍摄,本身就很高清。

(2)盒子滤波

解释:自由选择滤波结果是领域像素值之和的平均值,还是领域像素之和

函数:dst = cv2.boxFilter(src, ddepth, ksize, anchor, normalize, borderType)

参数:

  • dst:结果图像
  • src:输入图像,具有任意数量的通道数
  • ddepth:处理结果图像的图像深度,用-1来表示与输入图像具有相同的图像深度
  • anchor:锚点
  • normalize:是否是否进行归一化

注意:一般情况下,只需设置src, ddepth, ksize三个参数即可,其他的默认就行

实例: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boxFilter(img1,-1,(3,3))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

(3)高斯滤波

原理:高斯函数生成的卷积核进行滤波,权重随距离中心像素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符合正态分布),更贴合人眼对 “近邻像素影响更大” 的认知

效果:平滑效果比均值滤波更自然,对高斯噪声的抑制效果更好,边缘模糊程度较轻

函数:dst = cv2.GaussianBlur(src, ksize, sigmaX, sigmaY, borderType)

参数:

  • dst:滤波后图像
  • src:原始图像
  • ksize:滤波核大小,滤波核的值为基数
  • sigmaX:水平方向(X轴)标准差,其控制是权重的比例
  • sigmaY:是卷积核在垂直方向上(Y轴方向)的标准差。

但是高斯滤波的一般形式:dst = cv2.GaussianBlur(src, ksize, 0,0)

实例: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GaussianBlur(img1,(3,3),0)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

(4)中值滤波

含义:它是用邻域内所有像素值得中间来替代当前像素点的像素值

函数:dst = cv2.medianBlur(src, ksize)

参数:

  • dst:滤波处理后图像
  • src:输入图像
  • ksize:是滤波核大小,为一个整值,表示核的宽度和高度

实例: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medianBlur(img1,3)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

(5)双边滤波

解释:双边滤波是综合考虑空间信息和色彩信息的滤波方式,在过程中能有效的保护图像内的边缘信息

函数:dst = cv2.bilateralFilter(src, d, sigmaColor, sigmaSpace, borderType)

参数:

  • dst:返回值
  • src:原始图像
  • d:空间距离参数
  • sigmaColor:滤波时选取颜色差值范围,决定哪些像素点可以参与滤波中来
  • sigmaSpace:空间距离标准差(越大,影响范围越广)
  • borderType:边界样式

实例: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bilateralFilter(img1,25,100,100)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

http://www.lryc.cn/news/625017.html

相关文章:

  • 删除并获得点数
  • label studio标注时序数据
  • 力扣热题100------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结点
  • 深度学习篇---卷积
  • Linux unistd.h 包含功能
  • Spring 三级缓存:破解循环依赖的底层密码
  • 使用Idea安装JDK
  • [Code Analysis] docs | Web应用前端
  • 计算机视觉(9)-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六路相机模型采集训练部署全流程)
  • OpenTelemetry、Jaeger 与 Zipkin:分布式链路追踪方案对比与实践
  • 大模型的底层运算线性代数
  •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
  • 母猪姿态转换行为识别:计算机视觉与行为识别模型调优指南
  • 我的 LeetCode 日记:Day 9 - 字符串终章与 KMP 算法
  • Baumer高防护相机如何通过YoloV8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手势识别和指尖检测识别(C#代码UI界面版)
  • 第十六届蓝桥杯青少组C++省赛[2025.8.10]第二部分编程题(6、魔术扑克牌排列)
  • 算法题——字符串
  • RecSys:排序中的融分公式与视频播放建模
  • OVS:ovn为什么默认选择Geneve作为二层隧道网络协议?
  • 【EI会议征稿通知】第五届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与通信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HBC 2025)
  • 人工智能与生物科技的融合:重塑生命未来的无限可能​
  • android 实现表格效果
  • 力扣(LeetCode) ——100. 相同的树(C语言)
  • Rust 异步中的 Waker
  • PMP-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资源管理-管理团队、设备、材料等资源
  • OpenCV Python——Numpy基本操作(Numpy 矩阵操作、Numpy 矩阵的检索与赋值、Numpy 操作ROI)
  • 3D检测笔记:基础坐标系与标注框介绍
  • JAiRouter 架构揭秘:一个面向 AI 时代的响应式网关设计
  • JUC读写锁
  • 宁波市第八届网络安全大赛初赛(REVERSE-Write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