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大模型实战: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高效处理日常琐事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琐碎事务:整理会议记录、处理名单数据、撰写学习笔记等等。这些工作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幸运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语言模型(LLM)的出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强大的工具来自动化处理这些任务,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本文将分享三个实际案例,展示如何使用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GPT-4)来处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每个案例都会包含详细的实现步骤、完整的代码以及效果展示。通过本文,你将学会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场景中。

案例一:500人名单排序与整理

问题描述

假设你收到了一份500人的名单,数据来源可能是多个渠道,格式混乱,包含各种符号、空格和冗余信息。例如:

张三 138xxx | 李四-159xxx | 王五 微信: wangwu@example.com ...

需要将其整理成统一的格式,并按照姓氏拼音排序,最后输出为Excel表格。

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使用Python编写脚本,调用OpenAI的API(或其他大模型API)来清洗和整理数据。步骤如下:

  1. 数据清洗:去除无关符号,提取姓名和联系方式。
  2. 拼音转换:将中文姓名转换为拼音,以便按字母排序。
  3. 排序输出:将整理后的数据输出到Excel。

代码实现

首先,安装必要的库:

pip install openai pandas xlsxwriter pypinyin

然后,编写代码:

import re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pypinyin import lazy_pinyin
import openai# 设置OpenAI API密钥
openai.api_key = 'your-api-key'def clean_data(text):# 使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姓名和电话pattern = r'([\u4e00-\u9fa5]+)[\s\-]*(\d{11})'matches = re.findall(pattern, text)return matchesdef sort_by_pinyin(names):# 将姓名转换为拼音并排序pinyin_names = [(''.join(lazy_pinyin(name)), name) for name in names]pinyin_names.sort(key=lambda x: x[0])return [name[1] for name in pinyin_names]def main():# 假设的原始数据raw_text = "张三 138xxx | 李四-159xxx | 王五 138xxx ..."  # 这里省略了500条数据# 步骤1:数据清洗cleaned_data = clean_data(raw_text)names = [item[0] for item in cleaned_data]phones = [item[1] for item in cleaned_data]# 步骤2:按拼音排序sorted_names = sort_by_pinyin(names)# 重新排列电话号码以匹配排序后的姓名sorted_phones = [phones[names.index(name)] for name in sorted_names]# 步骤3:生成DataFrame并输出到Exceldf = pd.DataFrame({'姓名': sorted_names, '电话': sorted_phones})with pd.ExcelWriter('sorted_contacts.xlsx') as writer:df.to_excel(writer, index=False)print("名单整理完成,已输出到 sorted_contacts.xlsx")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效果展示

通过运行上述脚本,我们得到了一个按照姓氏拼音排序的Excel表格,格式统一,方便后续使用。

注意事项

  • 正则表达式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数据格式调整。
  • 如果数据量很大,可以考虑分批处理,避免一次性处理过多数据导致API调用失败。

案例二:批量整理会议记录

问题描述

会议录音转文字后,往往得到的是大段文字,需要提炼重点、生成待办事项。手动处理耗时且容易遗漏重点。

解决方案

使用大语言模型(如GPT-4)来自动处理会议记录,步骤如下:

  1. 语音转文字:使用语音转文字工具(如Whisper)将录音转为文字。
  2. 提炼重点:调用大模型API,从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
  3. 生成待办事项:进一步提取具体的待办事项,明确责任人和截止时间。

代码实现

安装必要的库:

pip install openai

编写代码:

import openaiopenai.api_key = 'your-api-key'def summarize_meeting(transcript):prompt = f"""你是一个专业的会议记录助手。请根据以下会议记录,完成以下任务:1. 提炼会议中的重点内容,分点列出。2. 提取会议中提到的待办事项,每项待办事项包含负责人和截止日期(如果提到)。3. 输出格式要求:- 重点内容用<key_points>标签包裹,每个重点用<li>标签表示。- 待办事项用<todo_list>标签包裹,每个待办事项包含负责人(若未指定则标记为待定)和截止日期(若未指定则标记为待定),用<todo>标签表示,其中负责人和截止日期分别用<assigned_to>和<due_date>标签。会议记录如下:{transcript}"""response = openai.ChatCompletion.create(model="gpt-4",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prompt}])return 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示例:假设已经通过Whisper获得了会议记录的文本
transcript = """
张三:我们下个季度的目标是提升产品用户量20%。
李四:那我们需要在营销上加大投入,王五,你负责联系广告公司,争取在月底前敲定合作。
王五:好的,我尽量在25号前完成。
...
"""result = summarize_meeting(transcript)
print(result)

效果展示

运行上述代码后,我们将得到结构化的会议重点和待办事项,例如:

<key_points>
<li>下季度目标:提升产品用户量20%</li>
<li>营销上加大投入</li>
...
</key_points>
<todo_list>
<todo><assigned_to>王五</assigned_to><due_date>25号前</due_date><task>联系广告公司敲定合作</task>
</todo>
...
</todo_list>

注意事项

  • 由于会议记录可能存在口语化表达,大模型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提取信息,因此需要人工核对。
  • 对于更长的会议记录,可能需要分段处理,以避免超出模型的最大输入长度。

案例三:快速生成学习笔记

问题描述

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阅读大量资料并整理成笔记。手动整理效率低下,且难以保证结构清晰。

解决方案

使用大语言模型对学习内容进行自动摘要和结构化处理,生成层次分明的学习笔记,甚至可以转化为思维导图格式。

代码实现

我们将使用GPT-4来处理学习内容并生成Markdown格式的笔记,该笔记可以轻松转换为思维导图。

import openaiopenai.api_key = 'your-api-key'def generate_study_notes(content):prompt = f"""请将以下学习内容转化为结构化的学习笔记,要求:1. 使用三级标题(#、##、###)组织内容。2. 核心概念加粗(**加粗**)。3. 案例使用引用块(>)表示。4. 有疑问的地方在行首添加❓。学习内容如下:{content}"""response = openai.ChatCompletion.create(model="gpt-4",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prompt}])return 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示例学习内容(以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为例)
content = """
过拟合是指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很好,但在测试数据上表现较差的现象。这通常是因为模型过于复杂,学习了训练数据中的噪声和细节。例如,在训练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时,如果训练轮次过多,可能会观察到训练准确率持续上升,而验证准确率开始下降,这就是过拟合的典型表现。如何解决过拟合?
- 增加数据量
- 使用正则化(如L1、L2)
- 采用Dropout
- 早停(Early stopping)
"""notes = generate_study_notes(content)
print(notes)

效果展示

输出结果可能如下:

# 过拟合## 定义
**过拟合**是指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很好,但在测试数据上表现较差的现象。这通常是因为模型过于复杂,学习了训练数据中的噪声和细节。## 案例
> 在训练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时,如果训练轮次过多,可能会观察到训练准确率持续上升,而验证准确率开始下降。## 解决方法
- 增加数据量
- 使用正则化(如L1、L2)
- 采用Dropout
- 早停(Early stopping)

注意事项

  • 大模型在生成笔记时可能会遗漏某些细节,因此最好在生成后人工补充重要内容。
  • 对于非常专业的内容,可能需要领域专家进行校对。

总结

本文通过三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如GPT-4)来处理日常琐事。这些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释放出更多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当然,目前的大模型技术并非完美,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人工检查和调整,但已经能够为我们节省大量时间。

http://www.lryc.cn/news/624447.html

相关文章:

  • 云计算核心技术之容器技术
  • 网站服务器使用免费SSL证书安全吗?
  • Orange的运维学习日记--45.Ansible进阶之文件部署
  • 公司无公网IP,如何将内网服务,给外面异地连接使用?远程办公可通过什么访问?
  • 力扣70:爬楼梯
  • 终端管理一体化
  • 【图像算法 - 17】慧眼识“果”:基于深度学习与OpenCV的苹果智能检测系统(附完整代码)
  • 哪里找最新AI工具官网?如何快速对比ChatGPT替代品?AI工具导航指南 - AIbase
  • 实现make/makefile
  • MyCAT完整实验报告
  • 项目实战——矿物识别系统(利用机器学习从化学元素数据中识别矿物,从数据到分类模型)
  • 把 AI 编程助手塞进「离线 U 盘」——零依赖的 LLM-Coder 随行编译器
  • 8.18 打卡 DAY 45 Tensorboard使用介绍
  • Nextcloud 私有云部署:cpolar 内网穿透服务实现安全远程文件访问
  • lamp架构部署wordpress
  • 直播美颜SDK架构揭秘:动态贴纸功能的实现原理与性能优化
  • 【前端进阶】UI渲染优化 - 骨架屏技术详解与多框架实现方案
  • 【自动化运维神器Ansible】Ansible Roles详解:层次化、结构化组织Playbook的最佳实践
  • CMIP6 气候模式核心特性解析
  • 项目失败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
  • 《红色脉-络:一部PLMN在中国的演进史诗 (1G-6G)》 第6篇 | 专题:核心网的第一次革命——从电路交换到“用户/控制面分离”
  • kali linux从入门到精通教程
  • 20. 云计算-多租户
  • apisix负载均衡测试
  • 一些常见的聚类算法原理解析与实践
  • 20. 云计算-云服务模型
  • VSCode REST Client 使用总结
  • OSCP - Proving Grounds - Vanity
  • 云计算学习100天-第21天
  • 从 UI 角度剖析蔬菜批发小程序的设计之道——仙盟创梦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