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搜索 AI 搜索 概率论基础教程第3章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二)

3.3 独立事件

定义

在概率论中,已知事件 FFF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EEE 发生的条件概率 P(E∣F)P(E|F)P(EF) 通常不等于 EEE 发生的非条件概率 P(E)P(E)P(E)。这意味着知道 FFF 发生通常会改变 EEE 发生的概率。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P(E∣F)P(E|F)P(EF) 确实等于 P(E)P(E)P(E),此时我们称事件 EEEFFF独立的

由于 P(E∣F)=P(EF)P(F)P(E|F) = \frac{P(EF)}{P(F)}P(EF)=P(F)P(EF),当且仅当
P(EF)=P(E)P(F)(4.1) P(EF) = P(E)P(F) \tag{4.1} P(EF)=P(E)P(F)(4.1)
时,EEEFFF 独立。因为公式(4.1)关于 EEEFFF 是对称的,所以如果 EEEFFF 独立,则 FFFEEE 也独立。

定义:对于两个事件 EEEFFF,若公式(4.1)成立,则称它们是独立的(independent)。若两个事件 EEEFFF 不独立,则称它们是相依的(dependent),或相互不独立。

例 4a:从一副洗好的 52 张扑克牌里随机抽取一张牌。令 EEE 表示"抽取的牌为一张 A",令 FFF 表示"抽取的牌为一张黑桃"。则:

  • P(EF)=152P(EF) = \frac{1}{52}P(EF)=521
  • P(E)=452=113P(E) = \frac{4}{52} = \frac{1}{13}P(E)=524=131
  • P(F)=1352=14P(F) = \frac{13}{52} = \frac{1}{4}P(F)=5213=41

由于 P(E)P(F)=113×14=152=P(EF)P(E)P(F) = \frac{1}{13} \times \frac{1}{4} = \frac{1}{52} = P(EF)P(E)P(F)=131×41=521=P(EF),因此 EEEFFF 是独立的。

例 4b:掷两枚硬币,假设全部 4 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令 EEE 表示"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令 FFF 表示"第二枚硬币反面朝上"。则:

  • P(EF)=P({(H,T)})=14P(EF) = P(\{(H,T)\}) = \frac{1}{4}P(EF)=P({(H,T)})=41
  • P(E)=P({(H,H),(H,T)})=12P(E) = P(\{(H,H),(H,T)\}) = \frac{1}{2}P(E)=P({(H,H),(H,T)})=21
  • P(F)=P({(H,T),(T,T)})=12P(F) = P(\{(H,T),(T,T)\}) = \frac{1}{2}P(F)=P({(H,T),(T,T)})=21

由于 P(E)P(F)=12×12=14=P(EF)P(E)P(F) = \frac{1}{2} \times \frac{1}{2} = \frac{1}{4} = P(EF)P(E)P(F)=21×21=41=P(EF),因此 EEEFFF 是独立的。

例 4c:掷两枚均匀的骰子,令 E1E_1E1 表示"骰子点数之和为 6",令 FFF 表示"第一枚骰子点数为 4"。则:

  • P(E1F)=P({(4,2)})=136P(E_1F) = P(\{(4,2)\}) = \frac{1}{36}P(E1F)=P({(4,2)})=361
  • P(E1)P(F)=536×16=5216P(E_1)P(F) = \frac{5}{36} \times \frac{1}{6} = \frac{5}{216}P(E1)P(F)=365×61=2165

由于 136≠5216\frac{1}{36} \neq \frac{5}{216}361=2165,因此 E1E_1E1FFF 不独立。

现在,令 E2E_2E2 表示"骰子点数之和为 7",则:

  • P(E2F)=P({(4,3)})=136P(E_2F) = P(\{(4,3)\}) = \frac{1}{36}P(E2F)=P({(4,3)})=361
  • P(E2)P(F)=16×16=136P(E_2)P(F) = \frac{1}{6} \times \frac{1}{6} = \frac{1}{36}P(E2)P(F)=61×61=361

由于 P(E2F)=P(E2)P(F)P(E_2F) = P(E_2)P(F)P(E2F)=P(E2)P(F),因此 E2E_2E2FFF 是独立的。

例 4d:如果令 EEE 表示"下届总统是共和党人",令 FFF 表示"未来一年将会有一次大地震",那么大多数人会认为 EEEFFF 是独立的。然而,如果另一个事件 GGG 是"选举之后两年内会经历经济衰退",那么对于 EEEGGG 是否独立,却存在着长期争论。

性质

命题 4.1:如果 EEEFFF 独立,那么 EEEFcF^cFc 也独立。

证明:假设 EEEFFF 独立。由于 E=EF∪EFcE = EF \cup EF^cE=EFEFc,且 EFEFEFEFcEF^cEFc 互不相容,所以有
P(E)=P(EF)+P(EFc)=P(E)P(F)+P(EFc) P(E) = P(EF) + P(EF^c) = P(E)P(F) + P(EF^c) P(E)=P(EF)+P(EFc)=P(E)P(F)+P(EFc)
或者等价地
P(EFc)=P(E)[1−P(F)]=P(E)P(Fc) P(EF^c) = P(E)[1 - P(F)] = P(E)P(F^c) P(EFc)=P(E)[1P(F)]=P(E)P(Fc)
命题得证。

因此,如果 EEEFFF 是独立的,那么无论得知 FFF 发生的信息,还是得知 FFF 不发生的信息,EEE 发生的概率都是不变的。

多个事件的独立性

三个事件 EEEFFFGGG 称为独立的,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 P(EFG)=P(E)P(F)P(G)P(EFG) = P(E)P(F)P(G)P(EFG)=P(E)P(F)P(G)
  • P(EF)=P(E)P(F)P(EF) = P(E)P(F)P(EF)=P(E)P(F)
  • P(EG)=P(E)P(G)P(EG) = P(E)P(G)P(EG)=P(E)P(G)
  • P(FG)=P(F)P(G)P(FG) = P(F)P(G)P(FG)=P(F)P(G)

注意,如果 EEEFFFGGG 是独立的,那么 EEEF∪GF \cup GFG 也是独立的,因为:
P[E(F∪G)]=P(EF∪EG)=P(EF)+P(EG)−P(EFG)=P(E)P(F)+P(E)P(G)−P(E)P(F)P(G)=P(E)[P(F)+P(G)−P(F)P(G)]=P(E)P(F∪G) \begin{aligned} P[E(F \cup G)] &= P(EF \cup EG) = P(EF) + P(EG) - P(EFG) \\ &= P(E)P(F) + P(E)P(G) - P(E)P(F)P(G) \\ &= P(E)[P(F) + P(G) - P(F)P(G)] = P(E)P(F \cup G) \end{aligned} P[E(FG)]=P(EFEG)=P(EF)+P(EG)P(EFG)=P(E)P(F)+P(E)P(G)P(E)P(F)P(G)=P(E)[P(F)+P(G)P(F)P(G)]=P(E)P(FG)

一般地,事件 E1,E2,…,EnE_1, E_2, \ldots, E_nE1,E2,,En 称为独立的,如果对这些事件的任意子集 Ei1,Ei2,…,EirE_{i_1}, E_{i_2}, \ldots, E_{i_r}Ei1,Ei2,,Eir (r≤nr \leq nrn),都有
P(Ei1Ei2⋯Eir)=P(Ei1)P(Ei2)⋯P(Eir) P(E_{i_1}E_{i_2}\cdots E_{i_r}) = P(E_{i_1})P(E_{i_2})\cdots P(E_{i_r}) P(Ei1Ei2Eir)=P(Ei1)P(Ei2)P(Eir)

对于无限个事件,如果任意有限个子集都是独立的,则称这无限个事件是独立的。

独立子试验

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所考虑的概率试验由一系列子试验组成。例如,连续抛掷一枚硬币这个试验,可以把每掷一次看作一个子试验。在许多场合下,假设任一组子试验的结果不影响其他子试验的结果是合理的。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称这些子试验是独立的。更确切地说,如果任意的事件序列 E1,E2,…,En,…E_1, E_2, \ldots, E_n, \ldotsE1,E2,,En, 是独立的,则称这一系列子试验是独立的,这里事件 EiE_iEi 完全由第 iii 次子试验的结果所决定。

如果各个子试验彼此相同,即各子试验有相同的(子)样本空间及相同的事件概率函数,那么就称这些试验为重复试验

例 4f:进行一个独立的无穷序列的重复试验,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 ppp,失败的概率为 1−p1-p1p,试求:

  • (a) 前 nnn 次试验中至少成功 1 次的概率
  • (b) 前 nnn 次试验中恰好成功 kkk 次的概率
  • © 所有试验结果都成功的概率

  • (a) 考虑对立事件"前 nnn 次试验全失败",其概率为 (1−p)n(1-p)^n(1p)n,因此前 nnn 次试验中至少成功 1 次的概率为 1−(1−p)n1-(1-p)^n1(1p)n

  • (b) 任一个由 kkk 个成功、n−kn-knk 个失败组成的特定序列的概率为 pk(1−p)n−kp^k(1-p)^{n-k}pk(1p)nk。共有 (nk)\binom{n}{k}(kn) 个这样的序列,因此所求概率为 (nk)pk(1−p)n−k\binom{n}{k} p^k (1-p)^{n-k}(kn)pk(1p)nk

  • © 前 nnn 次试验全成功的概率为 pnp^npn。由概率的连续性属性,所有试验结果都成功的概率为
    P(⋂i=1∞Eic)=lim⁡n→∞P(⋂i=1nEic)=lim⁡n→∞pn={0if p≠11if p=1 P\left(\bigcap_{i=1}^{\infty} E_i^c\right) = \lim_{n\to\infty} P\left(\bigcap_{i=1}^{n} E_i^c\right) = \lim_{n\to\infty} p^n = \begin{cases} 0 & \text{if } p \neq 1 \\ 1 & \text{if } p = 1 \end{cases} P(i=1Eic)=nlimP(i=1nEic)=nlimpn={01if p=1if p=1

例 4g:由 nnn 个元件组成的系统称为并联的,如果至少有一个元件工作正常,那么整个系统都工作正常。如果元件 iii 工作正常的概率为 pip_ipi (i=1,…,ni=1,\ldots,ni=1,,n),且各元件的工作状态相互独立,那么整个系统工作正常的概率是多大?

:令 AiA_iAi 表示"元件 iii 工作正常",则系统工作正常的概率为
P(系统正常)=1−P(所有元件工作不正常)=1−P(⋂i=1nAic)=1−∏i=1n(1−pi) \begin{aligned} P(\text{系统正常}) &= 1 - P(\text{所有元件工作不正常}) \\ &= 1 - P\left(\bigcap_{i=1}^n A_i^c\right) \\ &= 1 - \prod_{i=1}^n (1 - p_i) \end{aligned} P(系统正常)=1P(所有元件工作不正常)=1P(i=1nAic)=1i=1n(1pi)

例 4h:进行独立重复试验,每次试验为掷两枚均匀的骰子,每次试验的结果是两枚骰子点数之和,那么"和为 5"出现在"和为 7"之前的概率是多少?

:令 EnE_nEn 表示"前 n−1n-1n1 次试验中,结果 5 和 7 都不出现,而第 nnn 次试验出现 5",则所求概率为
P(⋃n=1∞En)=∑n=1∞P(En) P\left(\bigcup_{n=1}^{\infty} E_n\right) = \sum_{n=1}^{\infty} P(E_n) P(n=1En)=n=1P(En)
由于 P(和为 5)=436P(\text{和为 } 5) = \frac{4}{36}P(和为 5)=364P(和为 7)=636P(\text{和为 } 7) = \frac{6}{36}P(和为 7)=366,利用试验的独立性可得
P(En)=(1−1036)n−1×436 P(E_n) = \left(1 - \frac{10}{36}\right)^{n-1} \times \frac{4}{36} P(En)=(13610)n1×364
因此
P(⋃n=1∞En)=19∑n=1∞(1318)n−1=19×11−13/18=25 P\left(\bigcup_{n=1}^{\infty} E_n\right) = \frac{1}{9} \sum_{n=1}^{\infty} \left(\frac{13}{18}\right)^{n-1} = \frac{1}{9} \times \frac{1}{1-13/18} = \frac{2}{5} P(n=1En)=91n=1(1813)n1=91×113/181=52

该结果也可以利用条件概率得到。令 EEE 表示"和为 5 出现在和为 7 之前",令 FFF 表示"第一次试验中骰子的点数之和为 5",GGG 表示"第一次试验中骰子的点数之和为 7",HHH 表示"第一次试验中骰子的点数之和既不是 5 也不是 7"。利用全概率公式:
P(E)=P(E∣F)P(F)+P(E∣G)P(G)+P(E∣H)P(H) P(E) = P(E|F)P(F) + P(E|G)P(G) + P(E|H)P(H) P(E)=P(EF)P(F)+P(EG)P(G)+P(EH)P(H)
其中 P(E∣F)=1P(E|F) = 1P(EF)=1P(E∣G)=0P(E|G) = 0P(EG)=0P(E∣H)=P(E)P(E|H) = P(E)P(EH)=P(E)。代入 P(F)=436P(F) = \frac{4}{36}P(F)=364P(G)=636P(G) = \frac{6}{36}P(G)=366P(H)=2636P(H) = \frac{26}{36}P(H)=3626,得
P(E)=436+P(E)2636  ⟹  P(E)=25 P(E) = \frac{4}{36} + P(E) \frac{26}{36} \implies P(E) = \frac{2}{5} P(E)=364+P(E)3626P(E)=52

例 4i:点数问题。假设在独立重复试验中,每次成功的概率为 ppp,失败的概率为 1−p1-p1p。在 mmm 次失败之前已有 nnn 次成功的概率是多大?设想 A 和 B 进行这样的赌博:当试验成功时,A 得 1 分,试验失败时,B 得 1 分。如果 A 先得到 nnn 分,那么 A 获胜;如果 B 先得到 mmm 分,那么 B 获胜。所求概率就是 A 获胜的概率。

:令 Pn,mP_{n,m}Pn,m 表示在 mmm 次失败之前已经出现了 nnn 次成功。以第一次的结果为条件:
Pn,m=pPn−1,m+(1−p)Pn,m−1,n≥1,m≥1 P_{n,m} = pP_{n-1,m} + (1-p)P_{n,m-1}, \quad n \geq 1, m \geq 1 Pn,m=pPn1,m+(1p)Pn,m1,n1,m1
边界条件为 Pn,0=0P_{n,0} = 0Pn,0=0P0,m=1P_{0,m} = 1P0,m=1

费马的解答:要使得 nnn 次成功出现在 mmm 次失败之前,那么在前 m+n−1m+n-1m+n1 次试验中,至少有 nnn 次成功。因此,所求概率为
Pn,m=∑k=nm+n−1(m+n−1k)pk(1−p)m+n−1−k P_{n,m} = \sum_{k=n}^{m+n-1} \binom{m+n-1}{k} p^k (1-p)^{m+n-1-k} Pn,m=k=nm+n1(km+n1)pk(1p)m+n1k

例 4j:考虑一个要在两个选手 A 和 B 之间发球和接球的游戏,比如排球、羽毛球或壁球。这个比赛是由有顺序的接球组成,而每个接球由一个选手发球开始,然后持续到一个选手赢。赢得一球的人得一分,当两人中有一人赢得 nnn 分时,比赛结束。假设 A 开始发球,A 赢球的概率为 pAp_ApA,B 赢球的概率为 qA=1−pAq_A = 1-p_AqA=1pA。当 B 先发球时,A 赢球的概率为 pBp_BpB,B 赢球的概率为 qB=1−pBq_B = 1-p_BqB=1pB。同时存在两种可能的协议:一个为得分发球(上一个球得分的人将发下一次球);一个为交替发球(两个人交替发球)。如果你是 A,你会选择哪个协议?

:令人惊奇的是,A 不管选哪一个协议,结果都是一样的。为证明这一点,假设比赛一直持续到两人的总分为 2n−12n-12n1 为止。第一个赢得 nnn 分的人则是在这场总分为 2n−12n-12n1 分的比赛中赢得至少 nnn 分的人。

  • 在交替协议下,选手 A 要发 nnn 次球,B 要发 n−1n-1n1 次球。
  • 在得分发球协议下,假设比赛总分持续到 2n−12n-12n1 分,且当赢的人已经决出时,输的人发剩下的球。

分析两种情形:

  1. A 赢得比赛:A 总共发了 nnn 次球。
  2. B 赢得比赛:A 也发了 nnn 次球。

因此,在这两个协议下,A 总会发 nnn 次球,而 B 发 n−1n-1n1 次球。由于 A 赢得比赛的概率只和是谁发球有关,那么在这两个协议之下,A 赢得比赛的概率是一样的。

http://www.lryc.cn/news/622874.html

相关文章:

  • 概率论基础教程第3章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一)
  • 《P4180 [BJWC2010] 严格次小生成树》
  • [极客时间]LangChain 实战课 ----- 代理(上)|(12)ReAct框架,推理与行动的协同
  • Manus AI与多语言手写识别的技术突破与行业变革
  • 《Python学习之字典(一):基础操作与核心用法》
  • 【每日一题】Day5
  • 电路设计——复位电路
  • 设计模式之静态代理
  • Java 10 新特性及具体应用
  • ABB焊接机器人弧焊省气
  • 多机编队——(6)解决机器人跟踪过程中mpc控制转圈问题
  • 【轨物方案】预防性运维:轨物科技用AI+机器人重塑光伏电站价值链
  • MyBatis极速通关中篇:核心配置精讲与复杂查询实战
  • 大模型教机器人叠衣服:2025年”语言理解+多模态融合“的智能新篇
  • Tomcat架构深度解析:从Server到Servlet的全流程揭秘
  • blender制作动画导入unity两种方式
  • ENSP的简单动态路由rip协议配置
  • 广东省省考备考(第七十八天8.16)——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强化训练)
  • Docker目录的迁移
  • GaussDB 数据库架构师修炼(十三)安全管理(3)-行级访问控制
  • 6JSON格式转python并实现数据可视化
  • 在ubuntu系统上离线安装jenkins的做法
  • 零基础学习人工智能的完整路线规划
  • Flink Stream API 源码走读 - window 和 sum
  • (第十七期)HTML图像标签详解:从入门到精通
  • 【完整源码+数据集+部署教程】高尔夫球追踪与识别系统源码和数据集:改进yolo11-LAWDS
  • 【基础-判断】可以通过ohpm uninstall 指令下载指定的三方库
  • 力扣(接雨水)——基于最高柱分割的双指针
  • 【开发技巧】VS2022+QT5+OpenCV4.10开发环境搭建QT Creator
  • 肖臻《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第23-26讲 - The DAO事件、BEC事件、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