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初识c语言————排序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c语言中的排序方法


目录:

一.冒泡排序法

二.选择排序法


下面我们正式学习c语言中的排序方法

一.冒泡排序法

1.冒泡排序法的过程:

                                  将无序的数组通过数组之间的大小比较,排成有序的样子

2.例如:5,3,4,6  --->>3,5,4,6 --->>3,4,5,6 --->>3,4,5,6

             

第一轮排序(将最大值放到末尾)
1. 比较 [**5**, **3**, 4, 6]`→ 5 > 3 → 交换  
→ 数组变为 `[3, 5, 4, 6]`  
2. 比较 [3, **5**, **4**, 6] → 5 > 4 → 交换  
→ 数组变为 `[3, 4, 5, 6]`  
3. 比较 [3, 4, **5**, **6**]→ 5 < 6 → 不交换 

结果:[3, 4, 5, 6](最大值 6 已在末尾)

---

第二轮排序(检查剩余部分)
1. 比较 [**3**, **4**, 5, 6] → 3 < 4 → 不交换 
2. 比较 [3, **4**, **5**, 6] → 4 < 5 → 不交换 

结果:[3, 4, 5, 6](无交换,排序完成)

---

最终结果:[3, 4, 5, 6]

3.注意:

           ***若数组中有n个元素,那么需要进行n-1次排序(考虑最坏的情况)

           ***因为每次排序是为了将最值放在数组末尾,所以每次排序只需进行n-a-1次比较(减少不必要的比较)

   代码:

#include <stdio.h>void maopao(int num[],int n)
{for(int a=0;a<n-1;a++){for(int b=0;b<n-a-1;b++){if(num[b]>num[b+1]){int temp=num[b+1];num[b+1]=num[b];numb[b]=temp;}}}
}void prinmao(int num[],int n)
{for(int a=0;a<=n-1;a++){ printf("%d",num[a];}
}int main()
{int num[]={2,6,7,9};int n=sizeof(num)/sizeof(num[0]);maopao(num,n);prinmao(num,n);
}

   代码解析:

1.maopao函数是一个让数组进行冒泡排序的函数

   prinmao函数是一个打印数组的函数

2.n是指num这个函数中元素的个数

   所以对num进行冒泡排序只需进行n-1个排序

3.因为每次的排序会把最值放在末尾,所以为了节省空间,只需进行n-a-1个比较

二.选择排序法

1.选择排序法的过程: 

                                 假设第1个元素是最值,求第1个元素后面所有元素中比这个元素更最的值,将这个值与第1个元素进行值互换,然后在进行第二个元素,第三个元素------

2.例如:2,4,10,9 --->>10,4,2,9 --->>10,9,2,4 --->>10,9,4,2

第1轮排序**(i=0)
- **未排序部分**:`[**2**, 4, 10, 9]`
- 当前最小值:`2`(索引0)
- 比较过程:
- 2 < 4 → 保持
- 2 < 10 → 保持
- 2 < 9 → 保持
- **无需交换**(最小值已在正确位置)

**本轮结果**:`[**2**, 4, 10, 9]`  
(已排序部分:`[2]`,未排序部分:`[4, 10, 9]`)

---

第2轮排序**(i=1)
- **未排序部分**:`[2, **4**, 10, 9]`
- 当前最小值:`4`(索引1)
- 比较过程:
- 4 < 10 → 保持
- 4 < 9 → 保持
- **无需交换**(最小值已在正确位置)

**本轮结果**:`[2, **4**, 10, 9]`  
(已排序部分:`[2, 4]`,未排序部分:`[10, 9]`)

---

第3轮排序**(i=2)
- **未排序部分**:`[2, 4, **10**, 9]`
- 当前最小值:`10`(初始索引2)
- 比较过程:
- 10 > 9 → 更新最小值为 `9`(索引3)
- **交换 10 和 9**:
```c
temp = 10;
arr[2] = 9;
arr[3] = 10;

**本轮结果**:`[2, 4, **9**, 10]`  
(已排序部分:`[2, 4, 9]`,未排序部分:`[10]`)

### **最终结果**:`[2, 4, 9, 10]`  
(第4轮无需执行,因为最后一个元素自动就位)

3.注意:

            ***若数组中有n个元素,那么只需进行n-1次排序,因为最后一个元素自动就位

            ***因为选择排序是把最值放在数组的前面,所以选择的元素下标是a+1,为了保证最后一个元素参与了比较,所以第二个循环c<n

   代码:

#include <stdio.h>void xuanze(int num[],int n)
{for(int a=0;a<n-1;a++){int b=a;for(int c=a+1,c<n;c++){  if(num[b]>num[c])b=c;}int temp=num[a];num[a]=num[b];num[b]=temp;}
}void prinxuan(int num[],n)
{for(int a=0;a<=n-1;a++)printf("%d",num[a];
}int mian()
{int num[]={2,10,4,9};int n=sizeof(num)/sizeof(num[0]);xuanze(num,n);prinxuan(num,n);
}

   代码解析:

1.xuanze函数是一个将数组进行选择排序的函数

   prinxuan函数是一个打印数组的函数

2.n是指数组中的元素的个数

   所以选择排序只需进行n-1个排序

3.因为选择排序选择的数是根据排序次数来递进的,所以每个标准数要从c=a+1开始

http://www.lryc.cn/news/619633.html

相关文章:

  • 【新手入门】Android Studio 项目结构拆解,快速理解文件作用!
  • 【Linux】常用命令(三)
  • 数据结构:用数组实现队列(Implementing Queue Using Array)
  • Python实现点云概率ICP(GICP)配准——精配准
  • 8.13打卡 DAY 41 简单CNN
  • 多模态RAG赛题实战之策略优化--Datawhale AI夏令营
  • 桌面运维如何深造
  • MySQL表约束
  • Spring Boot项目中线程池的全面教程
  • 中高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员考试核心知识点汇总
  • Spring Boot初级概念及自动配置原理
  • Spring Boot 3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设置建议
  • sample_kol里配置为 deep sleep mode,则系统进入 STR
  • Spring、Spring MVC、Spring Boot与Spring Cloud的扩展点全面梳理
  • Python【算法中心 03】Docker部署Django搭建的Python应用流程实例(Docker离线安装配置+Django项目Docker部署)
  • django name ‘QueryDict‘ is not defined
  • 更改webpack默认配置项
  • Git Bash
  • 导轨焊接机器人:重塑高效精准焊接的新标杆
  • VUE3中的内置 API
  • amis表单较验
  • SpringCloud(1)
  • 从“存得对”到“存得准”:MySQL 数据类型与约束全景指南
  • opencv:直方图
  • Java pdf工具
  • 想要PDF翻译保留格式?用对工具是关键
  • java中数组和list的区别是什么?
  • 双屏加固笔记本电脑C156-2:坚固与高效的完美融合
  • 如何在 Ubuntu 24.04 LTS Noble Linux 上安装 FileZilla Server
  • Prompt工程师基础技术学习指南:从入门到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