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测试-概念篇(3)

测试-概念篇(3)

敏捷模型

在早期,迭代瀑布模型⾮常流⾏来完成⼀个项⽬。但是现在开发⼈员在使⽤它开发软件时⾯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困难包括在项⽬开发期间处理来⾃客⼾的变更请求以及合并这些变更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为了克服瀑布模型的这些缺点,在1990年代中期提出了敏捷软件开发模型。

敏捷模型主要旨在帮助项⽬快速适应变更请求。因此,敏捷模型的主要⽬的是促进项⽬的快速完成。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敏捷。敏捷性是通过使过程适应项⽬,删除对特定项⽬可能不是必需的活动来实现的。此外,避免任何浪费时间和精⼒的事情。

在敏捷模型中,需求被分解成许多可以增量开发的⼩部分。敏捷模型采⽤迭代开发。每个增量部分都是在迭代中开发的。每次迭代都旨在⼩⽽易于管理,并且只能在⼏周内完成。⼀次为客⼾计划、开发和部署⼀个迭代。没有制定⻓期计划。

敏捷模型中有⼀个⾮常重要的《敏捷宣⾔》,宣⾔内容:

个体与交互重于过程和⼯具

可⽤的软件重于完备的⽂档

客⼾协作重于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重于遵循计划

宣⾔中主要运⽤了对⽐的⼿法,然⽽,在每对⽐对中,后者并⾮全⽆价值,但我们更看重前者。

通过敏捷宣⾔可以总结出敏捷模型的四个特点:轻⽂档,轻流程,重⽬标,重产出。敏捷开发有很多种⽅式,其中scrum是⽐较流⾏的⼀种。

Scrum是敏捷模型中的⼀种,⼜称为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模型。

在scrum模型中,主要有三个⻆⾊和五个重要会议。

三个⻆⾊:

scrum由product owner(产品经理)、scrum master(项⽬经理)和team(研发团队)组成。

其中product owner负责整理user story(⽤⼾故事),定义其商业价值,对其进⾏排序,制定发布计划,对产品负责。

scrum master负责召开各种会议,协调项⽬,为研发团队服务。

研发团队则由不同技能的成员组成,通过紧密协同,完成每⼀次迭代的⽬标,交付产品。迭代开发

与瀑布不同,scrum将产品的开发分解为若⼲个⼩sprint(迭代),其周期从1周到4周不等,但不会超过4周。参与的团队成员⼀般是5到9⼈。每期迭代要完成的user story是固定的。每次迭代会产⽣⼀定的交付。

敏捷中的测试

轻⽂档和快速迭代

敏捷模型中强调轻⽂档,所以测试⼈员不应使⽤传统的Excel编写测试⽤例的⽅法,更多的是使⽤思维导图、探索性测试(强调⾃由度,设计和执⾏同时进⾏,根据测试结果不断调整测试计划)、⾃动化测试等

敏捷讲求合作,在敏捷项⽬组中,测试⼈员应多主动跟开发⼈员了解需求、讨论设计、⼀起研究bug出现的原因。

测试模型

测试模型中有两个⾮常重要且具有标志性的测试模型:V模型和W模型

V模型

V模型最早是由Paul Rook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的是改进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是瀑布模型的变种 。

优点:

明确的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并且清楚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

各阶段的对应关系,有效提升测试的质量和效率。

V模型指出:

单元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是否满⾜软件设计的要求;

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

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缺点:仅仅把测试作为在编码之后的⼀个阶段,未在需求阶段就介⼊测试。缺点同瀑布模型。

W模型(双V模型)

V模型中未将测试前置的问题在W模型中得以解决。

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

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关系。

特点:测试的对象不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的

优点:

有利于尽早地全⾯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难度和测试⻛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进度。

缺点:

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的;

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个阶段⼯作。

重流程,⽆法⽀持敏捷开发模式。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临着困惑

http://www.lryc.cn/news/610313.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SpringBoot的OA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Mac】OrbStack:桌面端虚拟机配置与使用
  • 防火墙认证用户部署
  • DPDK中的TCP头部处理
  • 在安卓中使用 FFmpegKit 剪切视频并添加文字水印
  • uiautomator2 编写测试流程-登陆后的酷狗01
  • Django集成图片验证码功能:基于django-simple-captcha实现
  • MySQL Router
  • Elasticsearch Ingest Pipeline 实现示例
  • C 语言枚举、typedef 与预处理详解
  • C语言的数组与字符串
  • AI产品经理面试宝典第61天:AI产品体验、数据安全与架构实战解析
  • 倒排索引:Elasticsearch 搜索背后的底层原理
  • 无公网环境下在centos7.9上使用kk工具部署k8s平台(amd64架构)
  • 数字信号处理_编程实例1
  • 【前端】JavaScript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
  • C++ STL list容器详解:从基础使用到高级特性
  • AI绘图-Stable Diffusion-WebUI的基本用法
  • SwiftUI ios开发中的 MVVM 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深度学习零基础入门(4)-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 (JAVA)自建应用调用企业微信API接口,设置企业可信IP
  • 流量见顶时代,知识付费 IP 的破局逻辑
  • 汇川PLC通过ModbusTCP转Profinet网关连接西门子PLC配置案例
  • 飞算 JavaAI 实战:从代码生成到架构优化的全场景应用指南
  • 机试备考笔记 4/31
  • springboot博客实战笔记01
  • 登Nature子刊,基于基因测序和机器学习的废水流行病学评估,病毒检出时间最高提前4周
  • 机器学习(11):岭回归Ridge
  • 服务器的Mysql 集群技术
  • 经典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