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 基础语法(一):从常量到运算符

🐍 Python 基础语法(一):从常量到运算符

前言

上一篇文章带大家认识了 Python 并完成了环境搭建,本篇将深入讲解 Python 的基础语法,包括常量、变量、类型、注释、输入输出以及各类运算符,帮助你打下扎实的 Python 编程基础。

一、常量和表达式

1.1 基本使用

Python 可以像计算器一样进行算术运算,通过 print 函数输出结果:

print(1 + 2 - 3)  # 输出:0
print(1 + 2 * 3)  # 输出:7(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print(1 + 2 / 3)  # 输出:1.6666666666666665(Python 中除法结果为小数)

1.2 核心概念

  • 表达式:形如 1 + 2 - 3 的算式,运算结果称为表达式的返回值。
  • 字面值常量:如 123 这样直接写出来的数值。
  • 运算符:如 +-*/ 等用于计算的符号。

1.3 示例:求平均数

# 计算 67.5、89.0、12.9、32.2 的平均数
print((67.5 + 89.0 + 12.9 + 32.2) / 4)  # 输出:50.4

二、变量和类型

2.1 变量的作用

当计算复杂时,需要用变量保存中间结果。例如计算方差(步骤:求平均值→每项减平均值后平方→求和→除以项数-1):

avg = (67.5 + 89.0 + 12.9 + 32.2) / 4  # 保存平均值
total = (67.5 - avg)**2 + (89.0 - avg)** 2 + (12.9 - avg) **2 + (32.2 - avg)** 2  # 保存平方和
result = total / 3  # 保存方差结果
print(result)  # 输出:855.2133333333334
  • ** 表示乘方,** 2 即求平方。
  • 变量类似计算器的 M 键,但可创建任意多个,对应内存中的存储空间。

2.2 变量的语法

(1)定义变量
a = 10  # a 是变量名,= 是赋值运算符,将 10 存入 a
  • 硬性规则
    • 由数字、字母、下划线构成,数字不能开头。
    • 不能与 Python 关键字重复(如 iffor 等)。
    • 大小写敏感(numNum 是不同变量)。
  • 软性规则
    • 用有描述性的单词(如 avg 表示平均值)。
    • 多单词用驼峰命名法(如 totalCountpersonInfo)。
(2)使用变量
a = 10
print(a)  # 读取变量值,输出:10a = 20  # 修改变量值
print(a)  # 输出:20b = 30
a = b  # 将 b 的值赋给 a
print(a)  # 输出:30

2.3 变量的类型

变量类型由赋值时的数据决定,可通过 type 函数查看:

  1. 整数(int)

    a = 10
    print(type(a))  # 输出:<class 'int'>
    
    • Python 的 int 范围无上限,只要内存足够。
  2. 浮点数(float)

    a = 0.5
    print(type(a))  # 输出:<class 'float'>
    
    • 相当于其他语言的双精度浮点数,精确到小数点后约 15 位。
  3. 字符串(str)

    a = 'hello'  # 单引号或双引号均可
    print(type(a))  # 输出:<class 'str'>
    print(len(a))  # 用 len 函数求长度,输出:5
    print('hello' + 'world')  # 字符串拼接,输出:helloworld
    
  4. 布尔(bool)

    a = True
    b = False
    print(type(a))  # 输出:<class 'bool'>
    
    • 取值只有 True(真)和 False(假),用于逻辑判断。

2.4 动态类型特性

Python 变量类型可在运行中变化:

a = 10
print(type(a))  # 输出:<class 'int'>a = 'hello'
print(type(a))  # 输出:<class 'str'>
  • 优点:中小型程序可简化代码。
  • 缺点:大型程序增加理解难度。

三、注释

3.1 作用

解释代码逻辑,方便自己和他人理解,不影响程序执行。

3.2 语法

  1. 注释行:以 # 开头

    # 计算 4 个数字的方差
    avg = (67.5 + 89.0 + 12.9 + 32.2) / 4
    
  2. 文档字符串:用三引号("""''')包裹,可多行

    """
    这是文档字符串
    用于描述文件、函数或类的功能
    """
    

3.3 规范

  • 内容准确,与代码同步更新。
  • 篇幅合理,避免过简或过长。
  • 一般用中文(外企除外)。
  • 避免负能量内容。

四、输入输出

4.1 输出(print 函数)

  • 输出变量或值:
    print('hello')  # 输出字符串
    a = 10
    print(a)  # 输出变量
    
  • 混合字符串和变量(用 f-string):
    num = 10
    print(f'num = {num}')  # 输出:num = 10
    

4.2 输入(input 函数)

  • 读取用户输入,返回字符串类型:
    num = 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
    print(f'你输入的是:{num}')
    
  • 转换类型(如转为整数或浮点数):
    a = input('请输入第一个数:')
    b = input('请输入第二个数:')
    a = float(a)  # 转为浮点数
    b = float(b)
    print(f'和为:{a + b}')
    

五、运算符

5.1 算术运算符

运算符说明示例结果
+加法1 + 23
-减法5 - 32
*乘法2 * 36
/除法5 / 22.5
%取余7 % 21
**乘方4 ** 216
//取整除法(向下取整)7 // 23;-7 // 2 → -4

注意:/ 不能除以 0,否则会抛出 ZeroDivisionError 异常。

5.2 关系运算符

用于比较,返回布尔值:

a = 10
b = 20
print(a < b)  # True(小于)
print(a <= b)  # True(小于等于)
print(a == b)  # False(等于)
print(a != b)  # True(不等于)
  • 字符串比较用“字典序”(如 'hello' < 'world'True)。
  • 浮点数避免用 == 比较,因存在精度误差,应判断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
    a = 0.1 + 0.2
    b = 0.3
    print(-0.000001 < (a - b) < 0.000001)  # True(误差在合理范围)
    

5.3 逻辑运算符

  • and(并且):两侧均为 True 才返回 True
  • or(或者):两侧均为 False 才返回 False
  • not(取反):对结果反向。
a = 10
b = 20
c = 30
print(a < b and b < c)  # True(a < b 且 b < c)
print(a > b or b > c)  # False(a > b 假且 b > c 假)
print(not a < b)  # False(a < b 为真,取反为假)
  • 短路求值and 左侧为 False 时,右侧不执行;or 左侧为 True 时,右侧不执行。

5.4 赋值运算符

  • 基础赋值:a = 10
  • 链式赋值:a = b = 10
  • 多元赋值:a, b = 10, 20(可用于交换变量:a, b = b, a
  • 复合赋值:a += 1(等价于 a = a + 1),同理有 -=*= 等。

注意:Python 没有 ++-- 运算符,用 += 1-= 1 替代。

六、自测练习

  1. [多选] 以下关于变量加法运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ython 中的字符串之间能相加。
    • B. Python 中的字符串可以和整数相加。
    • C. Python 中的整数可以和浮点数相加。
    • D. Python 中的整数可以和布尔值相加。
      (答案:ACD)
  2. [单选] 以下关于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ython 中既有字符串类型,也有字符类型。
    • B. Python 中既有 float,也有 double。
    • C. Python 中既有 int,也有 long。
    • D. Python 中的整数表示范围无上限。
      (答案:D)
  3. [单选] 以下 Python 代码合法的是:

    • A. int a = 10
    • B. a = 10; ======》a:int=10
    • C. a = true
    • D. a = ‘aaa’ + 10
      (答案:B)

总结

本文介绍了 Python 基础语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常量表达式、变量(定义、使用、类型)、注释、输入输出和各类运算符。掌握这些知识后,你可以编写简单的计算程序,下一章节将学习逻辑判断,让程序更灵活!

http://www.lryc.cn/news/608662.html

相关文章:

  • jvm之jconsole的使用
  • MySQL连接算法和小表驱动大表的原理
  • 初识prometheus
  • Selenium Web 自动化
  •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 RIP 协议
  • 华为智能家居与Spring人工智能
  • 决策树学习全解析:从理论到实战
  • C++手撕基于ID3算法的决策树
  • 著作权登记遇难题:创作者如何突破确权困境?
  • 自动驾驶中的传感器技术19——Camera(10)
  • ELECTRICAL靶场
  • ClickHouse Windows迁移方案与测试
  • 【动态规划算法】路径问题
  • WebRTC前处理模块技术详解:音频3A处理与视频优化实践
  • Node.js (Express) + MySQL + Redis构建项目流程
  • 决策树的实际案例
  • sqli-labs:Less-25关卡详细解析
  • 50天50个小项目 (Vue3 + Tailwindcss V4) ✨ | TodoList(代办事项组件)
  • 子区间问题
  • 主机序列号的修改方法与原理
  • Azure DevOps 中的代理
  • 渗透作业4
  • LeetCode -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 webrtc弱网-QualityScaler 源码分析与算法原理
  • PLC传感器接线与输出信号接线
  • WSUS服务器数据库维护与性能优化技术白皮书
  • 力扣 hot100 Day64
  • 六、Linux核心服务与包管理
  • 若没有安全可靠性保障,对于工程应用而言,AI或许就是大玩具吗?
  • Python黑科技:用@property优雅管理你的属性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