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管道工程 5.4 管道安全质量控制
5.4 管道安全质量控制
5.4.1 安全技术控制要点
1.一般要求
- 施工前对现场周边环境、地下水、邻近建筑物进行调查。全部或部分位于地下会以下时,基坑施工采取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措施
- 城市管道施工应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
- 沿车行道、人行道施工,沿线设置安全护栏、警示标志。夜间警示灯
- 交通不可中断的道路、应有保证车辆、行人安全通行的措施、有负责安全的人员
2.土方及沟槽施工安全控制
- 沟槽开挖根据性能、土质、槽壁支护等状况、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直埋缆线2m内和各类管线1m内,人工开挖。发现新的管道、电缆、其他构筑物加以保护、及时联系有关单位会同处理。
- 合槽开挖时,先深后浅。不得扰动浅层管道的土基。产生扰动,按设计要求处理
- 开槽施工施工机械专人指挥、作业前对周边环境安全、配合机械作业的人员与机械需保持安全距离
- 回填过程中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检查墙体结构强度、盖板其他构件安装强度,承受施工动荷载时,方可回填。管顶或结构500mm以上人工夯实,不得采用动力夯实机或压路机压实
3.管道安装施工安全控制
- 管材、设备装卸、严禁抛摔、拖拽、剧烈撞击。堆放高度、环境条件按符合要求,避免暴晒和雨淋
- 运输时应逐层堆放、捆扎、固定牢靠、避免相互碰撞。堆放运输不得损伤材料。原理腐蚀性物质
- 可预组装的管路附件宜在管道安装前完成、检验合格。安装前内部清理干净、安装完成及时封堵管口
-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制定作业方案、作业前应先通风措施、进行气体监测、合格后进行现场作业。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
4.不开槽管道施工安全控制
- 施工设备、主要配套设备、辅助系统安装完成后、试运行及安全性检验、合格后掘进
- 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要领、熟悉施工方法、各项技术参数、考试合格上岗
- 管道内设计的水平运输设备、注浆系统、喷浆系统、气体辅助系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 施工供电应设置双路电源、自动切换。动力、照明分路供电。作业面移动照明采用低压供电
- 顶管、盾构、浅埋暗挖管道,根据管道长度、施工方法、设备条件确定管道内通风系统模式、供排风能力、作业环境满足规定
- 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系统
- 经过起重荷载计算
- 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 起重作业前试吊、100mm,检查捆扎和制动性能
- 起吊时工作井内严禁站人、距离底部小于500mm,方可近前工作
- 严禁超负荷使用
- 工作井上下必须有联络信号
- 顶管施工工作井位置应便于排水、出土、运输、且易于对地上及地下构筑物采取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支撑应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井的四周应加设斜撑。
- 工作井洞门封门拆除
- 钢板柱工作井,可拔起或切割钢板柱,防止洞口上方钢板柱下落
- 沉井式工作井,先拆除内侧的临时封门、后拆除外侧的封板或气体封堵物
- 工作井进出洞口范围可埋设注浆管、管道进入土体前预先注浆
- 暗挖法施工备好抢险物资、现场堆码蒸汽。洞口进行超前支护及加固、控制循环进尺、留设核心土。核心土面积不得小于断面1/2
- 盾构法根据盾构选型、施工现场环境、合理选择土方输送方式和机械设备。采取开挖面稳定方法、拼装管片或停歇时,采取防止盾构回退的措施
- 定向钻顶管施工根据土质情况、地下水位、顶进长度、管道直径。选用设备机型。施工前地质勘探钻取样或局部开挖。取得地下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土壤、水分的酸碱度等资料。
5.监测
- 对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或地下管线等建筑物设置观测点。监测。及时反馈、指导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4.2 城市管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 土石方与基础主要控制项目
- 沟槽边坡稳定、不得滑坡、塌方
- 沟槽地基承载力或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 地基处理时压实度、厚度满足要求
- 开槽施工管道主要控制项目
- 原状地基的承载力;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砂石基础的压实度
- 管道敷设:埋设深度、轴线位置、无压管道不得倒坡;刚性管道无结构贯通裂缝和明显损坏;柔性管道管壁不得出现纵向隆起、环向扁平或其他变形情况;竖向变形率不得超过要求;安装稳固,线性平直。接口连接符合要求。
- 沟槽回填:回填材料;柔性管道变形率;有功能性试验要求的管道、试验合格;回填土压实度。
-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控项目
- 工作井: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产品质量、结构强度、刚度、尺寸、混凝土的结构抗压强度、抗渗等级
- 沉井施工
- 沉井制作:材料等级规格性能;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性能;混凝土外观无严重质量缺陷;制作过程中沉井无变形、开裂
- 沉井下沉及封底:封底材料;封底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性能;坑底标高符合要求;封底后混凝土底板厚度;下沉过程及封底沉井无变形、倾斜、开裂;结构无渗漏、底板无渗水
- 顶管:管节及附件产品质量;柔性接口橡胶圈安装位置正确、无位移脱落现象,钢管接口焊接质量。无压管道无反坡,曲线顶管实际曲率半径;管道接口端部无破损、顶裂、接口无滴漏
- 定向钻施工管道:管节、防腐层产品质量;管节连接、钢管外防腐层的质量;钢管接口焊接、聚乙烯管接口熔焊检验;管段回拖后的线性平顺、无突变、变形现象,曲率半径符合要求
- 夯管:管节、防腐层产品质量;钢管组对拼接、外防腐层质量;管道线性平顺、无变形、裂缝、突起、突弯、破损。管道无明显渗水现象
- 燃气管道、热力管道的主控项目
- 钢制管道焊接:管道、管件、焊材型号符合要求、焊缝无损检测
- 钢制管道法兰连接:法兰型号、规格、压力等级、材质,法兰密封面平整光洁、螺栓和螺母的螺纹完整、法兰垫片不得重复使用,不得使用双垫片
- 埋地钢制管道防腐和阴极保护:预制防腐管道防腐层材料、补口和补伤材料、防腐等级要求;防腐层完整;现场补扣、补伤钢管表面处理质量等级符合要求;阴极保护系统安装符合要求
- 埋地钢制管道敷设:钢制管道安装稳固、管壁无变形、安装后线性直顺
- 聚乙烯管道敷设:管道、管件材料符合要求,热熔对接接头、电熔承插连接接头、电熔鞍形连接接头
- 架空管道安装:涂层材料选用、钢管外表面处理质量等级符合要求、支吊架结构类型、材料、规格。导向支架滑动支架滑动面洁净平整
- 管道附件:阀门、凝水缸、放水管、补偿器、绝缘装置等附件质量和安装位置符合要求。钢制管道与附件焊接、管道附件接口防腐符合要求。
2.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沟槽开挖与地基处理要求
- 原状地基不得扰动、受水浸泡或受冻
- 地基承载力试验报告、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 设计或规定要求进行检查、检查检验记录、试验报告满足设计妖气。地基处理时、压实度、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 管道施工
- 顶管顶进距离大于300m时采用激光定向等测量控制技术
- 顶管洞口周围含地下水时,可采取降水或注浆加固封堵地下水,拆除封门时。顶管机外币与工作井洞圈之间设置洞门止水装置,防止顶进施工泥水渗入工作井
- 燃气管道埋地钢管,下沟宜使用吊装机具、严禁抛滚翘破坏防腐层做法,对口前内部清理干净,收工时,敞口临时封堵,不得在焊缝伤开孔,开孔边缘与焊缝间距不应小于100mm
- 聚乙烯燃气管道连接注意事项
- 连接前,对管材、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进行查验,表面划痕不应超过管材壁厚10%,且不应超过4mm。
- 连接,根据不同连接形式选用专用的熔接设备,不得采用螺纹连接或粘结。连接时、不得采用明火加热
- 管道热熔电熔连接温度宜-5-40°,低于-5°或风力大于5级条件下采取保温、防风措施,调整连接工艺。夏季采取这样,雨季采取防雨,收工时,管口临时封堵
- 管道连接时固定夹具应夹紧牢固,确保管道同心、避免强力组对
- 燃气管道聚乙烯热熔连接接头完成,100%卷边对称性和接头对正性检验,对开挖敷设不少于15%的接头卷边切除检验,水平定向钻非开挖施工进行**100%**接头卷边切除检验
- 燃气管道热熔连接采用电熔承插连接时,电熔管件与管材和插口管件的轴线应对正,周边表面明显的刮皮痕迹,端口的接缝处不应有熔融料溢出,电阻丝不应被挤出
- 聚乙烯燃气管道拖管法埋设,沟底不得有可能损伤管道表面的石块和尖凸物,拖拉长度不宜超300m
- 热力管道直埋保温管道管顶以上不小于300mm敷设警示带。
- 热力管道支吊架安装
- 支吊架位置正确、标高、坡度符合要求。埋设牢固,支架结构接触面洁净平整,导向、滑动、滚动、吊架不得歪斜和卡涩
- 活动支架的偏移方向、偏移量及导向性能符合要求
- 支吊架安装的高程符合要求、允许偏差-10-0mm
- 热力管道固定支架的安装应检查位置、结构情况、混凝土浇筑前后情况
- 热力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当试验过程发现渗漏、严禁带压处理。
- 沟槽回填质量控制
- 一般要求
- 沟槽回填材料符合要求、观察和检查检测报告的方法进行回填材料的质量检查、回填材料变化、应分别取样检测。
- 回填土压实度符合要求
- 回填应达到设计高程、表面平整
- 回填时管道及附属构筑物无损伤、沉降、位移
- 柔性管道回填质量控制是柔性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管件,要求
- 选取长度一个井段或不少于50m的试验段。回填材料选用中粗砂。现场试验,明确压实遍数、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含水率。
-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内回填材料,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仍在管道伤,回填其他部位、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 管基有效支承角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
- 压实时、管道两侧对称进行、且不得使管道产生位移和损伤
- 同一沟槽中有两排或多排管道的基础底面位于同一高程时,管道之间的回填压实应与管道与槽壁之间的回填压实对称进行
- 同一沟槽中两排或多排基础地面高程不同时,先回填基础较低的沟槽、回填到较高基础地面高程后、在进行回填
- 采用轻型压实设备,夯夯相连,压路机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0mm
- 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管道顶部以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最小厚度按压实机械的规格和管道的设计承载力,计算确定
- 一般要求
5.4.3 城市管道工程季节性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措施
- 编制冬期施工措施和计划,突热降温的防冻措施。定时测量室外温度和养护温度。结构物基础和地基施工前、中、后都不得受冻
- 冻土层的开挖宜根据冻层的厚度、数量、及经济原则选用开挖方法、可人工或机械劈裂冻土、具备条件爆破开挖冻土。基槽边坡随挖土进展及时修整和加固
- 开挖基坑的周围宜设防风挡,土方开挖当日未见槽底时,将槽底300mm刨松或覆盖保温材料防冻
- 沟槽底采取防冻措施,已经受冻后继续施工,应将冻层挖除
- 管道沟槽两侧及管顶以上500mm不得用冻土,其他部分冻土含量不超15%,冻土不得超过100%且不得集中,常温规定分层夯实,预留沉降量
- 水泥砂浆接口及时保温养护、保温材料覆盖厚度根据气温选定,宜采用热拌水泥砂浆。水温不超80°,不得使用加热水的方法融化已冻结的砂浆。有防冻要求的,拌合时掺防冻剂
- 冬期进行闭水试验,防冻防滑措施,水压试验时,管身应填土至管顶以上500mm,暴漏的管道、接口、临时管线保温材料覆盖。水中宜加食盐防冻,合格后,及时将水放空
2.雨期施工措施
- 提前准备防汛抢险器材、机具、遮盖材料。材料防雨防潮。排水措施。防雷、防触电。分段分期、分片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流水施工。碎石灌注天气变化。
- 基坑周边挡水墙、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集水井,抽水设备。挖至设计标高,及时进行结构施工,泡槽,应挖除换填。砂砾材料。满足地基承载力
- 加强边坡支护,适当放大边坡坡度,槽边设置围堤等保护沟槽措施,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沟槽、槽内积水及时排除
- 沟槽开挖前、设施排水疏导线路、先下游后上游安排施工,缩短开槽长度,快速施工,沟槽与排水沟、排水管交叉时,采取加固或设置渡槽、渡管等导流措施。受高程控制影响排水沟、排水管连通的地点、设临时泵站。切断既有排水沟、排水管经产权部门同意。
- 管道敷设完成后及时进行检查井施工,管道接口,采取防雨措施。预留管口及时封堵,暂停施工管口临时封堵
- 回填土随填随夯、防止松土淋雨,雨后回填应监测填土含水率,过湿土壤采取晾晒、换填等技术措施
- 混凝土运输与浇筑过程不得淋雨,浇筑前准备好防水棚,未初凝的砂浆受雨水浸泡时,调整配合比。浇筑完成及时覆盖保护。及时修补。下雨不宜进行露天浇筑,大面积浇筑。
3.高温施工措施
- 适当提高管道回填材料含水率。确保沟槽回填压实度
-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减轻工作强度、适当延长中午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