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16 ftp文件服务区、vsftpd文件系统服务安装、lftp客户端安装、NFS远程共享存储

目录

  • 一、FTP基础
    • ftp主动模式
    • ftp被动模式
  • 二、vsftpd配置
    • 共享目录
    • 编辑配置文件
    • 使用windows 访问
  • 三、客户端安装 (lftp)
    • 匿名用户的一些操作(lftp {ip})
    • ftp配置本地用户登录
      • 配置本地用户ftp配置文件
    • lftp操作
  • NFS远程共享存储
    • 安装nfs
    • 客户端操作

一、FTP基础

  • 软件包: vsftpd
  • FTP端口: 控制端口:21/tcp
  • 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

ftp主动模式

ftp主动模式:客户端开启一个端口N(>1023)向服务端的21端口,建立连接,同时开启一个N+1,告诉服务端,我监听的是N+1端口,服务端接到请求之后,用自己的20端口连接到客户端的N+1端口,进行传输

21端口建立连接
20端口传输数据

ftp被动模式

ftp被动模式:客户端同时开启两个端口(1024,1025),一个端口(1024)跟服务端的21端口建立连接,并请求,大哥,我连上了,你再开一个端口呗。服务端接到请求之后,随机会开启一个端口(1027)并告诉客户端我开启的是1027端口,客户端用另一个端口(1025)与服务端的(1027)端口进行连接,传输数据

二、vsftpd配置

环境需求
centos7
关闭防火墙
关闭 selinux

FTP Server(服务端)
实验环境--准备两台机器
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etenforce 0
=========================================
ftp-server 192.168.246.160
client 192.168.246.161
==========================================
安装vsftpd
[root@ftp-server ~]$ yum install -y vsftpd
[root@ftp-server ~]$ systemctl start vsftpd
[root@ftp-server ~]$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共享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var/ftp/upload  #创建自己的共享目录
[root@ftp-server ~]$ touch /var/ftp/upload/test.txt  #创建文件到共享目录
[root@ftp-server ~]$ cd /var/ftp/
[root@ftp-server ftp]$ ls
pub upload
[root@ftp-server ftp]$ chown ftp.ftp * -R  #修改根目录的属主与属组

编辑配置文件

打开配置目录
vim /etc/vsftpd/vsftpd.conf可以添加下列配置命令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anon_umask=022    #让用户拥有下载  上传的文件的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windows 访问

使用我的电脑即可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客户端安装 (lftp)

  • 用户机也需要关闭防火墙

匿名用户的一些操作(lftp {ip})

 yum -y install lftp #安装客户端get命令(下载,首先要开启下载功能)
[root@client ~]# lftp 192.168.246.160
lftp 192.168.246.160:~> ls    						#查看文件列表
lftp 192.168.246.160:/> cd upload/  		  		#进入某个目录
lftp 192.168.246.160:/upload> get test.txt   		#下载
lftp 192.168.246.160:/upload> exit   				#退出
[root@client ~]# ls  								#会下载到当前目录
lftp 192.168.246.160:/upload> mkdir dir  			#也可以创建目录
lftp 192.168.246.160:/upload> put /root/a.txt  		#上传文件
lftp 192.168.246.160:/upload> mirror -R /root/test/  #上传目录以及目录中的子文件
lftp 192.168.246.160:/upload> mirror test/  		#下载目录

ftp配置本地用户登录

先创建两个用户
useradd zhangsan 
useradd lisi
echo '123456' | passwd --stdin  zhangsan  #设置密码
echo '123456' | passwd --stdin  lisi 

配置本地用户ftp配置文件

[root@ftp-server ~]$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添加注释并修改 
anonymous_enable=NO           #将允许匿名登录关闭
#anon_umask=022                #匿名用户所上传文件的权限掩码 
#anon_upload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上传文件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创建目录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是否允许匿名用户有其他写入权(改名,删除,覆盖)103 chroot_list_enable=YES     #启用限制登陆用户在主目录里面
104 # (default follows)
105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限制登陆的用户在这个文件列表中,一行一个用户
106 allow_writeable_chroot=YES  #允许限制的用户对目录有写权限
新添加
local_root=/home/zhangsan       # 设置本地用户的FTP根目录,一般为用户的家目录
local_root=/var/ftp				# 让用户可以进入公共目录
local_max_rate=0                # 限制最大传输速率(字节/秒)0为无限制

lftp操作

get 下载单个文件
mget 下载多个文件
mirror 下载目录put 上传单个文件
mput 上传多个文件
mirror -R 上传目录mkdir 创建目录rm -rf 删除文件或者目录

NFS远程共享存储

实验环境

  • centos 7
  • 关闭selinux
  • 关闭 firewalld

安装nfs

[root@nfs-server ~]# yum -y install rpcbind  #安装rpc协议的包
[root@nfs-server ~]# yum -y install nfs-utils #安装nfs服务。
启动服务
[root@nfs-server ~]# systemctl start nfs
[root@nfs-server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root@nfs-server ~]# mkdir /nfs-dir   #创建存储目录
[root@nfs-server ~]# echo "nfs-test" >> /nfs-dir/index.html  #制作test文件
[root@nfs-server ~]# vim /etc/exports   #编辑共享文件

客户端操作

[root@web1 ~]# yum -y install rpcbind
[root@web1 ~]# yum -y install nfs-utils
[root@web1 ~]# mkdir /qf #创建挂载点
[root@web1 ~]# mount -t nfs 192.168.246.160:/nfs-dir /qf  #挂载
-t: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root@web1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centos-root  xfs        17G  1.1G   16G   7% /
tmpfs                    tmpfs      98M     0   98M   0% /run/user/0
192.168.246.160:/nfs-dir nfs4       17G  1.4G   16G   8% /qf
[root@web1 ~]# ls /qf
index.html
[root@web1 ~]# umount /qf  #取消挂载制作开机挂载
[root@client.qfedu.com ~]# vim /etc/fstab
192.168.246.160:/nfs-dir    /qf          nfs     defaults        0 0
[root@client.qfedu.com ~]# mount -a

完结撒花~~~~

http://www.lryc.cn/news/257972.html

相关文章:

  • [排序篇] 冒泡排序
  • CGAL的四面体网格重构
  • 排序-选择排序与堆排序
  • d2l绘图不显示的问题
  •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基于人工蜂群算法3D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覆盖优化 - 附代码
  • 云原生的 CI/CD 框架tekton - Trigger(二)
  • maven环境搭建
  • 利用Rclone将阿里云对象存储迁移至雨云对象存储的教程,对象存储数据迁移教程
  •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 final的安全发布
  • 3易懂AI深度学习算法: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生成对抗网络 优化算法进化算法
  • 云计算 云原生
  • 深拷贝、浅拷贝 react的“不可变值”
  • 赛宁网安多领域亮相第三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发展大会
  • LintCode 123 · Word Search (DFS字符处理经典题!)
  • SpringCloud面试题——Sentinel
  • 【精选】 VulnHub (超详细解题过程)
  • 数据结构与算法-Rust 版读书笔记-2线性数据结构-队列
  • Android Kotlin Viewbinding封装
  • Flutter:web项目跨域问题解决
  • 汽车标定技术(十二)--A2L文件生成的方法
  • 《PySpark大数据分析实战》-03.了解Hive
  • 经验分享|MySQL分区实战(RANGE)
  • Arrays.asList() 和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
  • Firmware Analysis Plus (Fap)固件模拟安装教程(最新)
  • 使用包、Crate 和模块管理项目(上)
  • 【Kotlin】
  • JavaDay17
  • Python爬取酷我音乐
  • 项目实战第四十七讲:易宝支付对接详解(保姆级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