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VGL源码分析(1):lv_ll链表的实现

在LVGL中难免需要用到链表:group中的对象需要用链表来存储,这样可以切换对象的焦点;再比如LVGL内部的定时器,多个定时器也是用链表进行存储的。这篇文章就来分析一下LVGL中链表的源码。

文章目录

  • 1 链表结构体
  • 2 插入元素源码分析
    • 2.1 初始化函数
    • 2.2 插入元素
    • 2.3 插入元素的用法
  • 3 总结

1 链表结构体

对于链表来说,肯定有一个头指针和一个尾指针,在LVGL中,链表的数据结构如下:

/** Dummy type to make handling easier*/
typedef uint8_t lv_ll_node_t;/** Description of a linked list*/
typedef struct {uint32_t n_size;lv_ll_node_t * head;lv_ll_node_t * tail;
} lv_ll_t;

可以看出头尾指针实际上是用一个uint8_t *的指针来保存某个数据的地址。

2 插入元素源码分析

下面以向链表的尾部插入元素为例,来分析一下源码:

2.1 初始化函数

void _lv_ll_init(lv_ll_t * ll_p, uint32_t node_size)
{ll_p->head = NULL;ll_p->tail = NULL;/*Round the size up to 4*/node_size = (node_size + 3) & (~0x3);ll_p->n_size = node_size;
}

初始化函数就是初始化一下链表中单个node的大小,这里还将长度四字节对齐了。

2.2 插入元素

_lv_ll_ins_head用于在链表的最前面插入节点,而_lv_ll_ins_tail用于在链表的最后插入节点。它们的实现基本上一样,这里以_lv_ll_ins_tail为例进行分析。

#define LL_NODE_META_SIZE (sizeof(lv_ll_node_t *) + sizeof(lv_ll_node_t *))void * _lv_ll_ins_tail(lv_ll_t * ll_p)
{lv_ll_node_t * n_new;n_new = lv_mem_alloc(ll_p->n_size + LL_NODE_META_SIZE);if(n_new != NULL) {node_set_next(ll_p, n_new, NULL);       /*No next after the new tail*/node_set_prev(ll_p, n_new, ll_p->tail); /*The prev. before new is the old tail*/if(ll_p->tail != NULL) {                /*If there is old tail then the new comes after it*/node_set_next(ll_p, ll_p->tail, n_new);}ll_p->tail = n_new;      /*Set the new tail in the dsc.*/if(ll_p->head == NULL) { /*If there is no head (1. node) set the head too*/ll_p->head = n_new;}}return n_new;
}

首先就是分配一个大小为ll_p->n_size + LL_NODE_META_SIZE大小的内存,也就是刚刚我们设置的每个节点的大小,然后再加上两个用于保存前一个元素和后一个元素的指针。

然后以node_set_prev函数为例,看下代码做了什么事:

#define LL_PREV_P_OFFSET(ll_p) (ll_p->n_size)static void node_set_prev(lv_ll_t * ll_p, lv_ll_node_t * act, lv_ll_node_t * prev)
{if(act == NULL) return; /*Can't set the prev node of `NULL`*/uint8_t * act8 = (uint8_t *)act;act8 += LL_PREV_P_OFFSET(ll_p);lv_ll_node_t ** act_node_p = (lv_ll_node_t **) act8;lv_ll_node_t ** prev_node_p = (lv_ll_node_t **) &prev;*act_node_p = *prev_node_p;
}

首先 act8 += LL_PREV_P_OFFSET(ll_p)实际上就是actprev指针的位置,然后将这个指针指向的值赋值为参数中的prev指针。对于node_set_next来说,完成的操作类似,就是更改actnext指针的值。

对于这边使用二维指针,把指针的地址取出来然后再给地址里指向的指针赋值,我觉得完全是多此一举,只需要强制转化act8的类型大小为指针的大小(prev元素的类型)即可,这样不会覆盖掉下一个元素的值。这里可能是为了处理更一般化的情况,比如prev不只是一个指针,可能是一个结构体,结构体里有更多信息,但也不保存结构体的地址,而是保存结构体数据,但这种想法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对于下面这两行的代码来说,就是把新创建节点的prev指向当前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将next指向NULL,这样就在链表的最后插入了一个元素。

node_set_next(ll_p, n_new, NULL);
node_set_prev(ll_p, n_new, ll_p->tail); 

继续分析代码:

if(ll_p->tail != NULL) {                /*If there is old tail then the new comes after it*/node_set_next(ll_p, ll_p->tail, n_new);
}ll_p->tail = n_new;      /*Set the new tail in the dsc.*/
if(ll_p->head == NULL) { /*If there is no head (1. node) set the head too*/ll_p->head = n_new;
}

这表示对于ll_p结构来说,我们知道前面只保存了单个元素的大小,还有头尾指针。所以最开始先判断当前的链表的尾指针是否有值,若有,则将其next指向我们新创建的节点。然后将链表中的尾指针赋值为新节点的地址。如果链表的头也为空的话,表示链表刚刚创建,该节点不仅是头节点也是尾结点。

2.3 插入元素的用法

有了上面插入元素到链表尾部源码的分析,我们来看看实际上是怎么使用_lv_ll_ins_tail函数的。

lv_obj_t ** next = _lv_ll_ins_tail(&ll);
LV_ASSERT_MALLOC(next);
*next = next_node;

前面源码中我们知道,插入的新元素的内存是在_lv_ll_ins_tail中分配的,所以我们先插入,然后判断如果这个内存分配成功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插入到末尾的指针的值赋值为我们的节点next_node

3 总结

实际上LVGL中链表的实现和我们预期的链表数据结构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这里允许自定义每个节点的大小,然后直接在节点中保存数据,而不是保存指针,这也是一种思路吧。当然,链表的操作不止在尾部插入元素,在lv_ll.c文件中还有获取链表长度、删除节点等函数,如果全部都分析一遍,篇幅就太长了,也是大家熟知的链表,故没有多大的意义。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了解一下LVGL中链表的数据结构,然后以往尾部插入元素为例加深对LVGL中实现的链表的理解。

http://www.lryc.cn/news/92918.html

相关文章:

  • js判断数据类型的几种方法及其局限性(typeof, instanceof,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
  • 【MySQL】一文带你掌握聚合查询和联合查询
  • 初步了解JVM
  • 嘀嗒陪诊小程序v1.0.8+小程序前端
  • Java中线程的生命周期
  • 光线追踪RayTracing,基本原理,判断物体与光线相交
  • 三十六、数学知识——组合数(递推法 + 预处理法 + 卢卡斯定理 + 分解质因数求解组合数 + 卡特兰数)
  • LinuxC编程——高级文件操作
  • 【基础知识整理】图的基本概念 邻接矩阵 邻接表
  • 5.程序控制结构|Java学习笔记
  • 【最优PID 整定】PID性能指标(ISE,IAE,ITSE和ITAE)优化、稳定性裕量(Matlab代码实现)
  • Linux内核中断和Linux内核定时器
  • OMG--IDL(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
  • 英语学习:M开头
  •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控制器
  • 结构化命令
  • Java Web实训项目:西蒙购物网
  • ChatGPT Prompt 提示词设计技巧必知必会
  • 尚硅谷-云尚办公-项目复盘
  • nacos升级到2.0.3(单机模式)
  • Koa学习3:用户添加、错误处理
  • 网络安全入门学习第十五课——PHP基础
  • 电子科技大学 数学专业-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 Android10.0 iptables用IOemNetd实现删除子链功能的实现
  • OpenGL光照之光照贴图
  •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信息安全》考试试题(B 卷)
  • LeetCode-C#-0002.两数相加
  • 访问修饰符private,default,protected,public访问等级区别
  • 阿里云(Linux)安装Docker教程
  • Linux C编程基础:获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