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05- redis集群模式搭建(上) (包含云服务器[填坑])

目录

1. 准备环境: 

2. 简介:

-> 2.1 前言:

-> 2.2 Redis集群架构实现了对redis的水平扩容

-> 2.3 redis cluster集群原理

3.  搭建后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重点]: 如果一个服务出现故障: 是否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 3.1.1 如果集群中故障redis服务存在主从服务,

---> 3.1.2 如果redis集群中没有按官方推荐的去做主从备份

-> 3.2 理解: 

---> 3.2.1 修改配置 redis.conf

-> 3.3 单服务器部署多个节点是否会影响带宽

4. 实际操作

-> 4.1 创建文件夹

-> 4.2 进入目录

-> 4.3 创建模板 

 --> 4.3.1 文件输入内容

---> 4.3.2 模板注释

---> 4.3.3 特别注意宿主机ip

-> 4.4 在当前目录下操作

-> 4.5 创建docker 容器

-> 4.6 进入redis-8010容器

-> 4.7 创建redis-cluster集群配置

 -> 4.8 搭建成功了, 进入集群redis查看(内网ip)

-> 4.9 测试,如图所示, 也就解释了上述问题

5.出现异常, 执行下面重新来过

下一篇: java使用redis集群进行操作


1. 准备环境: 

云服务器<虚拟机也可以>, centos7.9, docker-ce , 有redis镜像

2. 简介:

-> 2.1 前言(云服务器请与06配合使用):

===> 传送门: 06-redis集群模式(中) 项目测试的云服务ip变内网等(解决大多数问题)

主从模式 哨兵模式, 都会在集群模式中体现出来, 官方推荐集群最少三主三从 6个redis服务

-> 2.2 Redis集群架构实现了对redis的水平扩容

即启动N个redis节点,将整个数据分布存储在这N个redis节点中,每个节点存储总数据的1/N。redis集群通过分区提供一定程度的可用性,即使集群中有一部分节点失效或无法进行通讯,集群也可以继续处理命令请求。

-> 2.3 redis cluster集群原理

redis cluster集群默认16384个hash槽,集群搭建成功之后,需要给每一个主节点分配hash槽。当外部数据插入的时候,会对key进行crc16然后对16384取模,这样就计算出哪个节点对该数据进行管理。创建集群时就已经分配哈希槽, 如果采用的3主3从的结构,主从模式通过哨兵模式,实现类主服务故障自动切换, 进而实现类服务的高可用

3.  搭建后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重点]: 如果一个服务出现故障: 是否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 3.1.1 如果集群中故障redis服务存在主从服务,

那么访问的时候回访问从redis服务,集群正常运行, 参考主从哨兵机制,

重新选举master 一般30秒

---> 3.1.2 如果redis集群中没有按官方推荐的去做主从备份

其中有一台redis服务故障挂掉,emm, 会导致整个集群则都不能使用,因为Redis集群的时候每一个Redis节点保存的数据不一样,如果一个节点有问题则整个数据就缺失。

-> 3.2 理解: 

假设是一个云平台, 每个数据存在不同服务里 其中正好存你的数据服务gg了, 并且还没从服务重新选举, emm 其他人没影响<需要做一下配置> , 你的数据查不出来了

---> 3.2.1 修改配置 redis.conf

取决于redis.conf中的参数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
如果某一段插槽的主从都挂掉,而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为yes ,整个集群都挂掉
如果某一段插槽的主从都挂掉,而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为no ,  该插槽数据全都不能使用,也无法存储。

-> 3.3 单服务器部署多个节点是否会影响带宽

相当会了 详细介绍引用他人文章了: Redis Cluster集群优势劣势已经介绍 

4. 实际操作

-> 4.1 创建文件夹

mkdir -p /usr/local/src/docker/redis-cluster

-> 4.2 进入目录

cd /usr/local/src/docker/redis-cluster

-> 4.3 创建模板 

vim redis-cluster.tmpl

 --> 4.3.1 文件输入内容

port ${PORT}
cluster-enabled yes
cluster-config-file nodes.conf
cluster-node-timeout 5000
cluster-announce-ip 10.0.4.*
cluster-announce-port ${PORT}
cluster-announce-bus-port 1${PORT}
appendonly yes
bind 0.0.0.0
protected-mode no

---> 4.3.2 模板注释

port: 节点端口(对外通信)

cluster-enabled: 开启集群

cluster-config-file: 集群的配置是 nodes.conf 

cluster-node-timeout:连接超时时间5000毫秒

cluster-announce-ip:宿主机ip 

cluster-announce-port:集群节点映射端口 

cluster-announce-bus-port:集群总线端口

appendonly:持久化模式 aof是否开启

---> 4.3.3 特别注意宿主机ip

1 可以是内网ip(如果想远端必须是公网ip)

ps: 但是公网ip需要进行下面操作: ===> 传送门:  06-redis集群模式(中) 项目测试的云服务ip变内网等(解决大多数问题)

2 可以使用域名解析

3 不可以使用172.0.0.1 

-> 4.4 在当前目录下操作

for port in $(seq 8010 8015); \
do \mkdir -p ./${port}/conf  \&& PORT=${port} envsubst < ./redis-cluster.tmpl > ./${port}/conf/redis.conf \&& mkdir -p ./${port}/data; \
done

解释一下: shell脚本 循环 参数传递 生成配置文件 

-> 4.5 创建docker 容器

for port in $(seq 8010 8015); \
do \docker run -it -d -p ${port}:${port} -p 1${port}:1${port} \--privileged=true -v /usr/local/src/docker/redis-cluster/${port}/conf/redis.conf:/usr/local/etc/redis/redis.conf \--privileged=true -v /usr/local/src/docker/redis-cluster/${port}/data:/data \--restart always --name redis-${port} --net redis-net \--sysctl net.core.somaxconn=1024 redis redis-server /usr/local/etc/redis/redis.conf; \
done

-> 4.6 进入redis-8010容器

docker exec -it redis-8010 bash

-> 4.7 创建redis-cluster集群配置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0.0.4.*:8010 10.0.4.*:8011 10.0.4.*:8012 10.0.4.*:8013 10.0.4.*:8014 10.0.4.*:8015 --cluster-replicas 1

 -> 4.8 搭建成功了, 进入集群redis查看(内网ip)

redis-cli -c -h 10.0.4.* -p 8010

cluster nodes   #查看集群节点数
cluster info #查看集群基本信息

-> 4.9 测试,如图所示, 也就解释了上述问题

5.出现异常, 执行下面重新来过

  批量删除容器 批量删除目录挂载

docker ps -a | grep -i "redis-801*" | awk '{print $1}' | xargs docker stop
docker ps -a | grep -i "redis-801*" | awk '{print $1}' | xargs docker rm -f#shell脚本 删除redis容器
for i in $(seq 8010 8015); \
do docker rm -f redis-${i}; \
done;rm -rf 801{0..5}/conf/redis.conf
rm -rf 801{0..5}

[留下拓展, 正式生产环境 配置密码等配置, 后续补充]

预告06篇: 06-redis集群模式(中) 项目测试的云服务ip变内网等(解决大多数问题)

预告07篇: java使用redis集群进行操作, 常规配置解释等

http://www.lryc.cn/news/66986.html

相关文章:

  • 【AI】YOLOV1原理详解
  • 提高APP安全性的必备加固手段——深度解析代码混淆技术
  • 想让行车记录仪协助道路病害自动化检测?可以!
  • git上传大大大文件项目好折磨人
  • java常见异常的处理方法
  • 上传图片到阿里云服务器base64 上传
  • 【致敬未来的攻城狮计划】— 连续打卡第二十六天:瑞萨RA Cortex-M 内核RA2E1 RT-Thread BSP 启蒙知识
  • 2023年5月8日-5月14日(方案C,下班UE视频教程为主)
  • 「MIAOYUN」:降本增效,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云原生转型 | 36kr 项目精选
  • Python突破JS加密限制,进行逆向解密
  • 【Linux】exec函数族
  • OSQP二次规划求解库使用说明
  • Elasticsearch(一)
  • 深入探究Java中的枚举类型:定义、特性和应用
  • linux密码忘了?一招解决
  • 苹果mac清理软件CleanMyMac X v4.13兼容13系统,堪称Mac最好的系统清理工具
  • FPGA实现Cordic算法求解arctan和sqr(x*2 + y* 2)
  • 【最终截稿 | Springer 独立出版 | EI稳定检索】 2023年绿色建筑国际会议(ICoGB 2023)
  • Flutter常用状态管理框架及优缺点
  • Ubuntu 20.04 系统配置 OpenVINO 2022.3 环境
  • 浏览器存储技术: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和cookie的区别
  • MySQL中的内连接和外连接
  • node学习手册
  • Java中的JSP是什么?如何实现JSP
  • c++之函数对象和谓词
  • 《Andorid开源》greenDao 数据库orm框架
  • Android类似微信聊天页面教程(Kotlin)五——选择发送图片
  • MongoDB:Win/Linux环境安装及一键部署脚本
  • KingbaseES V8R3 集群运维系列 -- failover切换后集群自动恢复
  • 【Selenium中】——全栈开发——如桃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