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 neck特征融合 浅层特征深层特征
在目标检测(以及更广泛的卷积神经网络)里,浅层特征 和 深层特征 的区别主要在 位置、感受野、语义信息 这几个方面。
1. 浅层特征(Shallow Features)
-
位置:网络前几层(靠近输入图像)。
-
特征特点:
- 保留更多 空间细节(边缘、纹理、颜色)。
- 分辨率高(feature map 大),但语义抽象程度低。
-
优点:
- 对小目标检测有帮助,因为位置精确、细节多。
-
缺点:
- 对物体类别理解弱,容易受背景干扰。
-
举例:第一、二个卷积块的输出(ResNet 的 C2、C3)。
2. 深层特征(Deep Features)
-
位置:网络后几层(靠近输出分类器)。
-
特征特点:
- 语义信息强,能识别物体类别(猫 vs 狗)。
- 分辨率低(feature map 小),但感受野大。
-
优点:
- 对大目标和语义区分强的任务效果好。
-
缺点:
- 细节丢失,定位精度下降。
-
举例:ResNet 的 C4、C5 层输出。
3. 检测中如何利用
现代检测器通常会 融合浅层和深层特征:
- 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自顶向下融合,把深层语义信息传到浅层高分辨率特征图,提升小目标检测。
- PANet / BiFPN:双向融合,让浅层和深层特征信息双向流动。
- YOLO 系列:Backbone 输出多尺度特征(P3、P4、P5)送到 Neck 部分做融合。
📌 直观类比
- 浅层特征:像 放大镜,看得清细节,但不一定知道是什么。
- 深层特征:像 鸟瞰地图,能看出整体布局和类别,但看不清细节。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你画一张 浅层 vs 深层特征示意图,把感受野、特征图大小、语义信息强弱标出来,你会一下子记住两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