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软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1. 文档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目的
本规范旨在统一软件测试用例的编写标准,确保测试用例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完整性,提升测试效率与软件质量。规范覆盖测试用例的结构设计、编写原则、不同测试类型的特殊要求及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测试团队提供标准化指导。
1.2 适用范围
- 适用对象:所有参与软件测试的人员(测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等)。
- 覆盖场景: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各类测试活动。
- 行业适配:通用软件测试,特别包含金融、电商等对合规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2. 术语定义
术语 | 定义 |
---|---|
测试用例 | 为验证某个特定功能或非功能需求而设计的一组输入、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 |
等价类划分 | 将输入数据划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用代表性数据覆盖测试场景。 |
边界值分析 | 针对输入输出的边界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如最大值、最小值、空值等。 |
测试覆盖率 | 测试用例对需求或代码的覆盖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语句覆盖率、分支覆盖率)。 |
冒烟测试 | 验证系统核心功能是否正常工作的快速测试,通常在版本提测前执行。 |
3. 测试用例编写原则
3.1 核心原则
-
准确性:用例必须与需求文档一致,步骤和预期结果无歧义。
示例:若需求规定“密码长度为6-20位”,测试用例需明确覆盖6位、20位及边界外的值(如5位、21位)。 -
可重复性:不同测试人员在相同环境下执行同一用例,结果应一致。
反例:避免“操作成功后检查页面”等模糊描述,需明确“检查页面标题为‘首页-用户中心’”。 -
完整性:覆盖正向、逆向、异常场景及边界条件。
示例:用户登录功能需覆盖正确 credentials、错误密码、账号锁定等场景。 -
独立性:用例之间无依赖,可单独执行。
要求:避免将“用户登录”作为“商品搜索”的前置条件,需在搜索用例中独立描述登录步骤。
3.2 原子性操作原则
每个测试步骤仅包含一个独立操作,避免复合动作。
错误示例:“登录系统并搜索商品”
正确拆分:
- 打开浏览器访问登录页面
- 输入用户名/密码并提交
- 验证登录成功后跳转至首页
- 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并提交
4. 测试用例模板与字段说明
4.1 通用模板结构
字段 | 说明 | 示例 |
---|---|---|
用例ID | 唯一标识符,格式为TC-<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