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各种排序算法(一)

前言:笔者对这个部分也是比较迷糊,最近正好来整理整理,依旧将其分为两个部分来完成,分为简单排序和高级排序。并对相应的算法来进行优化。同时高级排序快排由于过于麻烦会放在下一节来讲,所以这一部分将分成三个部分来讲

请添加图片描述

第一部分:简单排序:

1. 1冒泡排序

作为第一个学的算法,也是异常简单,我们对一个数组进行排序,我们进行两两比较,大的往后面放,第一次就把最大的找到了放在最后面,这样进行第二次只需要排序除去最后一个的数的数组。依次进行循环,只剩最后一个数就自然有序了:
先看初步代码: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for (int j = 0; j < n; j++){int flag = 0;for (int i = 0; i < n - 1 - j; i++){if (a[i] > a[i + 1]){swap(&a[i], &a[i + 1]);flag = 1;}}if (flag == 0)break;//如果没有进行交换就直接排除,说明依旧拍好了}
}

在这里我们加了优化,给了一个flag,如果flag还是为0,那么说明没有发生交换,这也就代表直接进行排序好了,直接break;
最好情况(已有序)​
仅需一趟遍历​(比较相邻元素,无交换发生),时间复杂度为 ​O(n)
最坏情况(完全逆序)​
需进行 ​n-1 趟排序,每趟比较 n-i次(i为趟数),总比较次数为 ​n(n-1)/2,时间复杂度为 ​O(n²)​示例:数组 [5, 4, 3, 2, 1]需完整执行所有轮次
冒泡排序更多是为了具有教学意义。我们也不在这里浪费太多笔墨。


1.2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二个排序,这个排序虽然是简单的排序,是为了引出希尔排序,这个排序还是很重要的,对于后面理解希尔排序具有深刻的意义。
插入排序很类似与打扑克,我们把手上的排看成有序,新来的排进行插入。在这里有一个数组,我们先把第一个数看作有序,分成【0,end】【end + 1,n -1 】,每次填进去一个数,先来看:

int end;
int tmp = a[end + 1];while (end >= 0){if (tmp < a[end]){//如果 tmp的值小于前面的值,值后移;a[end + 1] = a[end];end--;}else {break;}}a[end + 1] = tmp;//插入值

我们还不确定end值,我们来看整体: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n)
{//先走单趟,在考虑多趟,先分割数组,[0,end][end+1 n-1]for (int i = 0; i < n - 1; i++){int end = i;int tmp = a[end + 1];while (end >= 0){if (tmp < a[end]){//如果 tmp的值小于前面的值,值后移;a[end + 1] = a[end];end--;}else {break;}}a[end + 1] = tmp;}//多趟完成
}

完成代码的初步建设,接下来进行测试,主要测试函数如下(主函数省略·,下面都是):

void InsertTest()
{int arr[] = { 0, 14, 7,11,2,4,3,12,9 };InsertSort(arr,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Arr(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如上,排成升序完成,并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情况时间复杂度说明
最好情况O(n)数组已有序,每轮仅需1次比较
最坏情况O(n²)数组完全逆序,需 n(n-1)/2次比较和移动
平均情况O(n²)随机数据,平均移动次数为 n²/4
空间复杂度O(1)原地排序,仅需常数额外空间
观察上表我们发现从理论来看好像冒泡排序似乎和插入排序差不多,其实不然,来看一组测试:
void TestOp()
{srand(time(0));//时间做戳,生成随机数const int N = 100000;//接下来就不改变N的值了int* a1 = (int*)malloc(sizeof(int) * N);int* a2 = (int*)malloc(sizeof(int) * N);int* a3 = (int*)malloc(sizeof(int) * N);int* a4 = (int*)malloc(sizeof(int) * N);int* a5 = (int*)malloc(sizeof(int) * N);for (int i = 0; i < N; i++){a1[i] = rand() + i;a2[i] = a1[i];a3[i] = a1[i];a4[i] = a1[i];a5[i] = a1[i];}//相同的数组作比较才有意义哦int start1 = clock();ShellSort(a1,N);int end1 = clock();int start2 = clock();InsertSort(a2,N);int end2 = clock();int start3 = clock();//InsertSort(a2, N);int end3 = clock();int start4 = clock();//InsertSort(a2, N);int end4 = clock();int start5 = clock();BubbleSort(a5, N);int end5 = clock();printf("ShellSort:%d\n", end1 - start1);printf("InsertSort:%d\n", end2 - start2);printf("ShellSort:%d\n", end3 - start3);printf("ShellSort:%d\n", end4 - start4);printf("BubbleSort:%d\n", end5 - start5);
}

上面的测试内容没有进行很好的改变,只需要看我们要测试的结果就ok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需要关注BubbleSort和InsertSort就行了,发现冒泡排序还是和插入排序还是很有区别的,虽然他们的最长耗时都是O(n²),最好都是O(n);


1.3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也是很好的一门思想,主要是为了引出堆排序,在上上章中我们已近介绍了,这里我们将重新回顾,首先来看选择排序:
我们先遍历数组,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进行,将max和end进行交换,然后交换min和begin进行交换,大致思路如此,我们先来写代码看看有没有什么注意的思路:
第一版代码如下:

void swap(int* a, int* b)
{int tmp = *a;*a = *b;*b = tmp;
}void SelectSort1(int* a, int n)
{//选择排序,先遍历数组,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int begin = 0;int end = n - 1;while (begin < end){int max = end;int min = begin;//记录下标ok了for (int i = begin; i < end + 1; i++){if (a[i] > a[max])max = i;if (a[i] < a[min])min = i;}swap(&a[max], &a[end]);swap(&a[min], &a[begin]);end--;begin++;}
}

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细细想想还是有不少问题的,首先是最小值如果刚好是end,但是你先换了end和max,那么不就导致后续的操作失误,那么我们就继续改进:

void SelectSort1(int* a, int n)
{//选择排序,先遍历数组,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int begin = 0;int end = n - 1;while (begin < end){int max = end;int min = begin;//记录下标ok了for (int i = begin; i < end + 1; i++){if (a[i] > a[max])max = i;if (a[i] < a[min])min = i;}swap(&a[max], &a[end]);if (min == end){swap(&a[max], &a[begin]);}else {swap(&a[min], &a[begin]);}end--;begin++;}
}

在这里我们完善了这段代码,但是还是不好看,逻辑冗余,而且操作复杂,虽然几轮测试下来没有问题,我们来改善这段代码,从命名和最后的逻辑来看: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int begin = 0;int end = n - 1;while (begin < end){int max_i = begin;int min_i = begin;//两个小标都放在 beginfor (int i = begin; i < end + 1; i++){if (a[i] > a[max_i])max_i = i;if (a[i] < a[min_i])min_i = i;}swap(&a[min_i], &a[begin]);if (max_i == begin)max_i = min_i;swap(&a[max_i], &a[end]);begin++;end--;}
}

这样就清楚很多了,更加符合操作的规矩,逻辑也更加清楚。
接下来完成测试:

void SelectTest()
{int arr[] = { 0, 14, 7,11,2,4,3,12,9 };SelectSort(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Arr(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在这里完成对以上简单算法的测试,接下来看一组数据作为下一章的预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差距还是很大的请添加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619398.html

相关文章:

  • Java开发环境搭建(WIN+IDEA+Maven)
  • STM32的UART奇偶校验注意
  • C# xml UI格式化字符串
  • IDEA创建一个VUE项目
  •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融合跌倒监控系统(LW+源码+讲解+部署)
  • CW32L011电机开发板控制教程
  • 分布式与微服务宝典
  • js:13KB或者xxxkb、xxxMB\xxxtb\xxb等多种情况怎么获取后面的单位
  • FluxSelectMultiple 技术设计文档
  • 飞算JavaAI的中间件风暴:Redis + Kafka 全链路实战
  • docker network 与host的区别
  • 数据科学与爬虫技术学习笔记
  • 玩转Docker | 使用Docker部署WordPress网站服务
  • 【车联网kafka】Kafka核心架构与实战经验(第四篇)
  • 猿大师中间件:Chrome网页内嵌PhotoShop微信桌面应用程序
  • Jetson NX Python环境搭建:使用APT轻松安装NumPy, scikit-learn, OpenCV
  • java学习 leetcode 二分查找 图论
  • 图论理论部分
  • 【C++ STL】list详解和模拟
  • Day52--图论--101. 孤岛的总面积(卡码网),102. 沉没孤岛(卡码网),103. 水流问题(卡码网),104. 建造最大岛屿(卡码网)
  • day50 图论基础 卡码网98. 所有可达路径
  • 15-docker的企业级私有仓库之docker-harbor
  • 若依plus SpringCloud [DUBBO] 多模块异常抛出 异常里面包了一层异常
  • docker load镜像后 名字和标签异常解决
  • 【Docker项目实战】使用Docker部署todo任务管理器
  • 飞算JavaAI云原生实践:基于Docker与K8s的自动化部署架构解析
  • python环境依赖冲突问题(1)
  • Docker 在 Linux 中的额外资源占用分析
  • Java设计模式全景解析:从演进历程到创新实践
  • 【网络运维】Playbook进阶: 管理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