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亭失守看管理
最近看了《三国演义》,重温了街亭失守事件,从马谡最耀眼的登场来看就是,火烧藤甲兵计策和诸葛亮不谋而合,说明马谡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但在守街亭的任务上,诸葛亮也踌躇过又对先帝的遗言“马谡不可重用”记忆犹新,最后,架不住马谡打感情牌和立下军令状,最后这个任务交给马谡,同时派王平为副将。在到达现场后,王平和马谡意见有发生分歧,早把诸葛亮的叮嘱遗忘到九霄云外,针对王平的规劝,直接拿权压人,以至于惨败。
分析整个故事讲解,马谡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否则也不会在诸葛亮下任参谋。诸葛亮排兵布阵以致于方案每个细节都可以部署到位,蜀国大将,执行任务即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反观马谡,在领导街亭任务到达现场后,面对王平的假设魏军围堵山头,如之奈何?马谡未回复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以权压人。马谡只是在某个事件上和诸葛亮有idea的同频,误认为,自己有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在某个程度上可以说,跟着诸葛亮这个老板干,只要执行到位肯定可以成功,做好执行就行。否则,你想到老板都想到了,你没想到,老板也想到了。千万不要认为和诸葛亮老板想的一样,就认为可以老板一样有才了。
在我们的数字换转型中,有多少马谡,认为跟着诸葛亮老板干,自己成功了,可以换个老板/平台,照样成功。实则不然,在某个平台成功,除了自身的因素,还有环境的因素、老板的因素等,千万不能拿平台的能力等同于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