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篇】C++11:右值引用与移动语义
文章目录
- 一、左值引用和右值引用
- 二、 右值引用使用场景和意义
- 场景1:自定义类型中深拷贝的类,必须传值返回的场景
- 回顾左值引用使用场景和意义
- 左值引用的短板
- 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解决左值引用的短板
- 编译器优化机制
- 对于自定义类型中浅拷贝的类,必须传值返回的场景,有必要去实现移动拷贝吗?
- 场景2:对于容器的插入接口,插入对象是右值的场景
- 三、完美转发
- 万能引用
- 完美转发保持值的属性
一、左值引用和右值引用
什么是左值?什么是右值?
- 左值:可以获取它的地址+可以对它赋值(修改)定义时const修饰符后的左值,不能给他赋值,但是可以取它的地址。
左值既可以出现在=
的左边,也可以出现在右边 - 右值:右值不能取地址,也不能赋值(修改)
右值可以出现在=
的右边,但是不能出现出现在赋值符号的左边
int fmin(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a : b;
}int main()
{// 以下都是左值int* p = new int(0);int b = 1;const int c = 2;"xxxxx";//注意常量字符串也是左值,因为它可以被取地址,const char* p = "xxxxx";p[2];//字符串字面值具有数组类型,是左值(尽管它是不可修改的左值)。// 以下几个都是常见的右值10;x + y;fmin(x, y);//函数的返回值是右值// 这里编译会报错:error C2106: “=”: 左操作数必须为左值10 = 1;x + y = 1;fmin(x, y) = 1;return 0;
}
什么是左值引用?什么是右值引用?
传统的C++语法中就有引用的语法,而C++11中新增了的右值引用语法特性,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之前学习的引用就叫做左值引用。无论左值引用还是右值引用,都是给对象取别名。
- 对左值的引用就是左值引用,给左值取别名,定义方式:
type&
- 右值引用就是对右值的引用,给右值取别名,定义方式:
type&&
int main()
{// 以下的p、b、c、*p都是左值int* p = new int(0);int b = 1;const int c = 2;// 以下几个是对上面左值的左值引用int*& rp = p;int& rb = b;const int& rc = c;int& pvalue = *p;double x = 1.1, y = 2.2;// 以下几个都是常见的右值10;x + y;fmin(x, y);// 以下几个都是对右值的右值引用int&& rr1 = 10;double&& rr2 = x + y;double&& rr3 = fmin(x, y);return 0;
}
需要注意的是:右值是不能取地址的,但给右值取别名后,会导致右值被存储到特定的位置,且可以取到该位置的地址,并且还可以去修改它,如果不想让被引用的右值被修改,可以用const修饰右值引用。
int main()
{double x = 1.1, y = 2.2;int&& rr1 = 10;const double&& rr2 = x + y;rr1 = 20;rr2 = 5.5; //报错return 0;
}
左值引用与右值引用比较
左值引用可以引用右值吗?
1. 左值引用只能引用左值,不能引用右值,因为右值是不能被修改的,而左值引用是可以修改,避免权限放大。
2. 但是const左值引用既可以引用左值,也可以引用右值。
int main()
{// 左值引用只能引用左值,不能引用右值。int a = 10;int& ra1 = a; // ra为a的别名//int& ra2 = 10; // 编译失败,因为10是右值// const左值引用既可引用左值,也可引用右值。const int& ra3 = 10;const int& ra4 = a;return 0;
}
右值引用可以引用左值吗?
1. 右值引用只能引用右值,不能引用左值
2. 但是右值引用可以引用move后的左值
int main()
{// 右值引用只能右值,不能引用左值。int&& r1 = 10;// error C2440: “初始化”: 无法从“int”转换为“int &&”// message : 无法将左值绑定到右值引用int a = 10;int&& r2 = a;// 右值引用可以引用move以后的左值int&& r3 = std::move(a);return 0;
}
二、 右值引用使用场景和意义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这里需要借助一个深拷贝的类,下面模拟实现了一个简化版的string类。类当中实现了一些基本的成员函数,并在string的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运算符重载函数当中打印了一条提示语句,这样当调用这两个函数时我们就能够知道。
代码如下:
class string
{
public:typedef char* iterator;iterator begin(){return _str;}iterator end(){return _str + _size;}string(const char* str = ""):_size(strlen(str)), _capacity(_size){//cout << "string(char* str)" << endl;_str = new char[_capacity + 1];strcpy(_str, str);}// s1.swap(s2)void swap(string& s){::swap(_str, s._str);::swap(_size, s._size);::swap(_capacity, s._capacity);}// 拷贝构造string(const string& s):_str(nullptr){cout << "string(const string& s) -- 深拷贝" << endl;string tmp(s._str);swap(tmp);}// 赋值重载string& operator=(const string& s){cout << "string& operator=(string s) -- 深拷贝" << endl;string tmp(s);swap(tmp);return *this;}~string(){delete[] _str;_str = nullptr;}char& operator[](size_t pos){assert(pos < _size);return _str[pos];}void reserve(size_t n){if (n > _capacity){char* tmp = new char[n + 1];strcpy(tmp, _str);delete[] _str;_str = tmp;_capacity = n;}}void push_back(char ch){if (_size >= _capacity){size_t newcapacity = _capacity == 0 ? 4 : _capacity * 2;reserve(newcapacity);}_str[_size] = ch;++_size;_str[_size] = '\0';}//string operator+=(char ch)string& operator+=(char ch){push_back(ch);return *this;}const char* c_str() const{return _str;}
private:char* _str;size_t _size;size_t _capacity; // 不包含最后做标识的\0
};
代码说明:由于operator=()
用的是现代写法(调用拷贝构造),因此调用他会打印两次深拷贝信息,这里我们要视为一次深拷贝,
场景1:自定义类型中深拷贝的类,必须传值返回的场景
回顾左值引用使用场景和意义
左值引用使用场景:
- 做函数的参数
- 做函数的返回值
价值:减少拷贝构造,提升效率。
void func1(string s)
{}void func2(const string& s)
{}int main()
{string s1("hello world");// func1和func2的调用我们可以看到左值引用做参数减少了拷贝,提高效率的使用场景和价值func1(s1);func2(s1);// string operator+=(char ch) 传值返回存在深拷贝// string& operator+=(char ch) 传左值引用没有拷贝提高了效率s1 += '!';return 0;
}
左值引用的短板
左值引用虽然能避免不必要的拷贝操作,但左值引用并不能完全避免:
当函数返回对象是一个局部变量,出了函数作用域就不存在了,就不能使用左值引用返回,只能传值返回。
string func()
{string str("woxiangchiyu");//cin >> str;//....return str;
}int main()
{string ret1 = func();return 0;
}
无奈只能含泪拷贝构造两次,如果拷贝对象较大,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图解说明:因为operator=()
用的是现代写法(调用拷贝构造),所以这里暂且将其与拷贝构造归为一类。
C++11新增的右值引用就是为了解决左值引用的短板的,但并不是简单的将右值引用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解决左值引用的短板
移动构造:
移动构造本质是将参数右值的资源窃取过来,占位已有,那么就不用做深拷贝了,所以它叫做移动构造,就是窃取别人的资源来构造自己,并将自己原本的无用资源再交给别人,顺便让别人再帮忙释放自己的资源。说白了,就是和目标对象进行资源交换
在当前的string类中增加一个移动构造函数,该函数要做的就是调用swap函数将传入右值的资源窃取过来,为了能够更好的得知移动构造函数是否被调用,可以在该函数当中打印一条提示语句。
// 移动构造
string(string&& s):_str(nullptr),_size(0),_capacity(0)
{cout << "string(string&& s) -- 移动语义" << endl;swap(s);
}//拷贝构造函数
string(const string& s):_str(nullptr), _size(0), _capacity(0)
{cout << "string(const string& s) -- 深拷贝" << endl;string tmp(s._str);swap(tmp);
}
移动构造VS拷贝构造
- 在没有增加移动构造之前,由于拷贝构造采用的是const左值引用接收参数,因此无论拷贝构造对象时传入的是左值还是右值,都会调用拷贝构造函数。
- 增加移动构造之后,由于移动构造采用的是右值引用接收参数,因此如果拷贝构造对象时传入的是右值,那么就会调用移动构造函数(匹配原则)。
- string的拷贝构造函数做的是深拷贝,而移动构造函数是调用swap函数进行资源的转移,本质上是浅拷贝。因此,移动构造比拷贝构造的代价低得多。
移动赋值:
与移动构造是同理的,这里平移过来理解即可
在该函数当中打印一条提示语句。
//移动赋值
string& operator=(string&& s)
{cout << "string& operator=(string&& s) -- 移动赋值" << endl;swap(s);return *this;
}//赋值运算符重载(现代写法)
string& operator=(const string& s)
{cout << "string& operator=(const string& s) -- 深拷贝" << endl;string tmp(s); swap(tmp); return *this;
}
我们将右值分为两类:
- 内置类型的右值,称作纯右值
- 自定义类型的右值,称作将亡值
- 当函数返回值是一个将亡值时,编译器就会调用移动拷贝
- 当函数返回值是一个左值时,编译器就会调用深拷贝
比如:
我们来看看运行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C++拥有RVO优化机制: 。
- 当函数返回一个局部对象时(如 func() 中的 str),编译器会直接在调用方的内存位置构造这个对象(即 ret1),跳过拷贝/移动构造。
- 在 main() 中:
string ret1 = func(); // 直接构造 ret1,无额外拷贝
编译器将 ret1 的地址传递给 func(),让 func() 在其内部直接将 str 构造到 ret1 的内存中,避免临时对象的创建和拷贝。
但是我们可以显式使用 std::move,阻止 RVO,去调用我们的拷贝函数:
string func()
{string str("woxiangchiyu");//cin >> str;//....return move(str);//显式使用 std::move
}
小插曲:
这个RVO机制属实让我有点绷不住了🤮,因为我学习的视频是一两年前的,那时应该是还没有RVO,我照例运行出来发现是空的,然后我就找错,代码看了两三遍,我终于开始怀疑是编译器从中做鬼,然后一查果然是!不得不感叹一下,如今编译器优化程度真是有点逆天了。
可以看到,运行结果与我们图中分析的不太一样。
其实是编译器优化后导致的结果。
编译器优化机制
我们知道,对于连续拷贝时,编译器会优化为只拷贝一次
- 右值对象构造,只有拷⻉构造,没有移动构造的场景:
运行截图:
但是,当创建对象与赋值分离时:
string func()
{string str("woxiangchiyu");//cin >> str;//....return str;
}int main()
{string ret1;ret1 = func();return 0;
}
编译器无法优化,因为拷贝不是连续的了。
运行截图:
- 右值对象构造,有拷贝构造,也有移动构造的场景
编译器优化了两处:
- 连续构造/拷贝构造,合二为一
- 将str识别为右值(将亡值)
尽管str在函数中为左值,当却是一个将亡值,因此将其视为右值合情合理。
当创建对象与赋值分离时:
编译器也能优化:将str识别为右值(将亡值)
但无法优化连续拷贝/构造问题。运行截图:
对于自定义类型中浅拷贝的类,必须传值返回的场景,有必要去实现移动拷贝吗?
-
明确右值引用的核心价值:相对于左值引用,进一步减少拷贝,弥补左值引用没有解决的场景。
-
对于浅拷贝的类,比如Date类,它的成员变量均为内置类型,拷贝构造的代价不大,只是对成员变量赋值。
-
如若非要实现移动拷贝,交换内置类型的资源的本质也是对成员变量赋值,和拷贝构造没有任何效率提升,那我们又何苦白费力气的去添加移动拷贝呢?
因此,浅拷贝的类不需要实现移动构造,传值返回的拷贝代价也并不大。
场景2:对于容器的插入接口,插入对象是右值的场景
我们知道,C++11标准出来之后,STL容器插入接口函数也增加了右值引用版本。
添加右值引用版本插入函数的意义
以list容器的push_back为例:
我们知道,list的push_back接口的实现逻辑是:先构造一个结点,然后再将该结点插入到底层的双链表当中。
//左值引用版本
void push_back(const string& v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val);//…………
}//右值引用版本
void push_back(string&& val)
{//这里的forward<T>(val)是完美转发//目的是使val为右值,至于为什么val会为左值,后文完美转发会详细讲解Node* newnode = new Node(forward<T>(val));//…………
}
我们插入左值和右值:
int main()
{list<string> lt;string s("woxiangchiyu");lt.push_back(s);//插入左值//插入右值lt.push_back(move(s));lt.push_back("111111");lt.push_back(string("222222"));//匿名对象return 0;
}
- 插入左值,在push_back函数中构造结点时,这个左值只能匹配到string的拷贝构造函数进行深拷贝。
- 插入右值,在push_back函数中构造结点时,这个右值就可以匹配到string的移动构造函数进行资源的转移,这样就避免了深拷贝,提高了效率。
注意:前提是string类提供了移动构造函数,并且list容器的push_back接口提供了右值引用版本
函数调用图解:
运行结果:
总结:容器的插入接口,如果对象是右值,可以利用移动构造转移资源给数据结构的对象,也可以减少拷贝构造,提升效率。
三、完美转发
万能引用
模板中的&&
不是右值引用,而是万能引用,既可以接收左值,又可以接收右值。
template<class T>
void PerfectForward(T&& t)
{//...
}
- 实参为左值,就是左值引用(又称引用折叠,意指两个
&
折叠一下,变成一个&
) - 实参为右值,就是右值引用
完美转发保持值的属性
看下面一段代码:
void Fun(int& x) { cout << "左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左值引用" << endl; }void Fun(int&& x) { cout << "右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右值引用" << endl;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PerfectForward(T&& t)
{Fun(t);
}int main()
{PerfectForward(10); // 右值int a;PerfectForward(a); // 左值PerfectForward(std::move(a)); // 右值const int b = 8;PerfectForward(b); // const 左值PerfectForward(std::move(b)); // const 右值return 0;
}
运行结果截图:
原来,为了使得右值的资源能够被转移,编译器不得不将右值引用的属性识别为左值。
但是如果需要引用的属性不发生变化:右值引用就是右值、左值引用就是左值。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完美转发功能正在于此,在需要保持原本属性的引用x上使用:forward<T>(x)
即可
如下:
void Fun(int& x) { cout << "左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左值引用" << endl; }void Fun(int&& x) { cout << "右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右值引用" << endl;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PerfectForward(T&& t)
{Fun(forward<T>(t));;
}int main()
{PerfectForward(10); // 右值int a;PerfectForward(a); // 左值PerfectForward(std::move(a)); // 右值const int b = 8;PerfectForward(b); // const 左值PerfectForward(std::move(b)); // const 右值return 0;
}
运行结果:
读到这里,读者可以明白上文list的push_back是何缘由了,这是完美转发的一个重要场景,不仅如此,list的insert、ListNode的构造都需用到完美转发。
注意:STL的每个容器都有对应的实现,这里只是以list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