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 程序设计讲义(43):组合数据类型——元组类型:元组的常用操作

Python 程序设计讲义(43):组合数据类型——元组类型:元组的常用操作

目录

  • Python 程序设计讲义(43):组合数据类型——元组类型:元组的常用操作
    • 一、统计元组中元素的个数:使用count()函数
    • 二、访问元组的元素:使用索引
    • 三、获取多个元素:使用切片
    • 四、遍历元组:使用for循环
    • 五、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大值:使用max()函数
    • 六、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小值:使用min()函数
    • 七、求元组中元素的和:使用sum()函数
    • 八、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在元组中:使用 in
    • 九、删除元组:使用 del

一、统计元组中元素的个数:使用count()函数

如果需要统计元组中元素的个数,只需要计算出元组的长度即可。可以使用len()函数计算元组的长度。

语法格式如下:

len(t_name)

例如:

l1=["zhang","wang","li","zhao"]
t1=tuple()
t2=tuple(l1)
print(len(t1))
print(len(t2))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0
4

二、访问元组的元素:使用索引

元组中的元素是有序的。因此,访问元组中元素的方法与访问字符串元素、列表元素的方法一样。可以使用索引访问。

语法格式如下:

t_name[index]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
print(t1[1])
print(t1[-2])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wang
li

三、获取多个元素:使用切片

如果需要获取多个元素,可以使用切片。实现方法与列表的切片使用方法相同。

语法格式如下:

t_name[m:n:k]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print(t1[:])
print(t1[::])
print(t1[::2])
print(t1[1:4])
print(t1[1:6:3])
print(t1[-5:5])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zhang', 'wang', 'li', 'zhao', 'qian', 'sun', 'tang', 'huang')
('zhang', 'wang', 'li', 'zhao', 'qian', 'sun', 'tang', 'huang')
('zhang', 'li', 'qian', 'tang')
('wang', 'li', 'zhao')
('wang', 'qian')
('zhao', 'qian')

四、遍历元组:使用for循环

使用 for...in语句可以遍历列表,同样也可以遍历元组。

格式如下:

for item in 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for item in t1:print(item)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zhang
wang
li
zhao
qian
sun
tang
huang

五、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大值:使用max()函数

对于元组,用户也可以使用max()函数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大值。

语法格式如下:

max(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print(max(t1))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zhao

六、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小值:使用min()函数

对于元组,用户也可以使用min()函数求元组中元素的最小值。

语法格式如下:

min(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print(min(t1))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huang

七、求元组中元素的和:使用sum()函数

如果一个元组中的所有元素的类型都是数值,可以使用sum()函数求元组中所有元素的和。

语法格式如下:

sum(t_name)

例如:

t1=tuple(range(101))
print(sum(t1))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5050

八、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在元组中:使用 in

如果需要判断元组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元素,可以使用 in。如果包含,返回True,如果不包含,返回False

也可以使用not in判断元组中是否没有包含指定的元素。如果不包含,返回True,如果包含,则返回False

语法格式如下:

item in 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print("wei" in t1)
print("zhang" in t1)
print("wei" not in t1)
print("zhang" not in t1)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False
True
True
False

九、删除元组:使用 del

如果不再使用某个元组,可以使用 del 删除该元组。

语法格式如下:

del t_name

例如:

t1=("zhang","wang","li","zhao","qian","sun","tang","huang")
del t1
print(t1)#报错:因为t1被删除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C:\Users\wgx58\PycharmProjects\PythonProject\hello.py", line 3, in <module>print(t1)#报错:因为t1被删除^^
NameError: name 't1' is not defined
http://www.lryc.cn/news/605008.html

相关文章:

  • WSL2搭建基于Docker的ESP32开发环境
  • 机器学习项目完整流程详解
  • 基于C-MTEB/CMedQAv2-rerankingv的Qwen3-1.7b模型微调-demo
  • Android基础(二)了解Android项目
  • 端侧大模型迎来“轻”革命!移远通信 × RWKV 打造“轻量AI大脑”
  • 单片机电路基础
  • 【NCS随笔】如何在hello_world添加蓝牙功能(一)
  • sqli-labs:Less-7关卡详细解析
  • 国内数据集成厂商有哪些?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数据集成平台?
  • Qt 与物联网(IoT)开发
  • 【Linux】重生之从零开始学习运维之备份恢复
  • String模拟实现的补充说明
  • 第1课:向量与矩阵运算
  • QT中QTableView+Model+Delegate实现一个demo
  • 【ESP32设备通信】-LAN8720与ESP32集成
  • 如何设计一个站内消息系统:架构设计合集(八)
  • 订单识别技术原理及场景应用
  • 【音视频】WebRTC 开发环境搭建-Web端
  • MYSQL:视图
  • Qt 下载说明
  • uniApp实战六:Echart图表集成
  • 实现implements InitializingBean, DisposableBean 有什么用
  • 【MATLAB/Simulink】查看MATLAB以往版本的帮助文档
  • 牛顿-拉夫森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 无人机惯性导航模块运行与技术难点!
  • 25年新算法!基于猛禽的优化算法(BPBO):一种元启发式优化算法,附完整免费MATLAB代码
  • 《数学模型》——最大流与最小费用流问题
  • Mediapipe 的某些模型,网络下载不来可以去gitee找找看
  • 双塔模型 + 自监督学习:解决长尾物品表征难题
  • Helm在Kubernetes中的应用部署指南与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