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路由
一、前端路由概述
前端路由可以实现在不重新加载整个页面的情况下,通过改变URL来切换网页内容。前端路由实现的方法为:监听URL变化,根据不同的URL匹配对应的页面组件进行渲染。前端路由有两种模式,一个是Hash模式,一个是History模式。
Hash模式利用URL中#后面的哈希值变化不会触发页面刷新的特性(如https://example.com/#/home),通过window.onhashchange事件监听哈希值变化,进而切换页面视图。History模式利用HTML中的History API 来使页面不刷新的情况下修改URL,通过监听popstate事件来监听URL的变化。
使用hash模式的话,访问http://example.com/#/foo跟访问http://example.com,服务器返回的内容是一致的,服务端不需对http://example.com/#/foo请求做额外的处理,不同的是浏览器对于前者会执行路由操作。使用History模式的话,URL美观一些,中间没有#,但因为没有#,所以访问http://example.com/foo的话相当于是请求/foo的内容,服务端应该对该请求做处理(可以返回跟请求http://example.com/一样的内容),否则浏览器会显示404。
总结:使用hash模式不需要服务端额外的处理,但是#影响URL美观。使用History模式的话服务端需要对路由URL进行处理,而且History模式兼容性不如hash模式(IE9及其以下版本浏览器不支持History)。
主流前端框架里都包含了实现前端路由的功能库,如react-router-dom、vue-router、angular/router。
二、前端路由的应用
1、如下所示,电商网站的首页、购物车、我的这些不同页面的内容以“组件”形式存在,如vue组件、react组件,路由切换时,通过JS来切换组件的展示,避免了页面切换带来的割裂感。
2、前端路由实现“菜单栏(Tab栏) + 主内容区”的联动,点击菜单时仅更新主内容区。
3、通过路由守卫(如vue的beforeEach)实现权限校验,比如普通用户访问/admin页面的时候,提示无权限。如下所示,未登录用户访问/profile页面时,自动跳转到/login页面。
4、实现URL状态保存
通过前端路由将状态保存到URL中,就能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当用户修改状态的时候,更新URL参数;加载URL的时候,解析参数,根据参数来加载或请求(refesh())对应的数据。
URL状态保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查询参数形式(?key=value),一种是动态路由参数形式(/path/:param)。
①、查询参数形式举例:
a、你在电商网站https://jd.com/products页面筛选了手机→价格2000-3000→按评分排序,前端路由将这些筛选条件加到URL中,那么此时URL会变成https://jd.com/products?type=phone&price=2000-3000&sort=score,你复制这个URL给你的朋友让他打开(或者你自己执行刷新页面操作),前端路由读取URL中的参数,执行相应的筛选操作,展示你前面筛选后的页面。
b、一个用户分页列表展示页面,点击第5页的时候,前端路由将URL更改为https://example.com/user?page=5&size=10(size表示每页10条),你点击刷新页面,前端路由读取page=5参数,然后页面显示第5页内容,而不是默认的第1页。
②、动态路由参数形式举例:
一个网站的注册流程有3步:填写基本信息-验证手机-设置密码,前端路由可以用动态参数记录当前步骤,例如第1步的URL为https//example.com//register/step1,第2步的URL为https//example.com//register/step2,第3步的URL为https//example.com//register/step3,当用户在第2步刷新页面时,前端路由根据step2参数,自动展示第2步的表单内容(配合本地存储还能恢复已填内容)。
三、与后端路由的区别
比如一个页面中的导航栏有首页和测试页两个跳转链接,默认展示首页(https://www.example.com/)内容,点击测试页的话跳转测试页(https://www.example.com/test)内容。
使用后端路由:浏览器请求https://www.example.com/,服务端返回首页index.html等资源文件,浏览器收到后进行渲染。点击测试页的时候,页面刷新为https://www.example.com/test,服务端收到对应的请求后返回test.html等资源文件。如果服务端使用的是spring的话,那么通过@GetMapping("/")、@GetMapping("/test")来将不同的URL映射(路由)到对应的处理方法,返回对应的html文件。
使用前端路由:浏览器请求https://www.example.com/,服务端返回首页index.html、.js等资源文件(浏览器请求https://www.example.com/test也应该返回相同的资源文件,所以需服务端做相应的处理)。点击测试页的时候,只更改URL为https://www.example.com/test,页面不刷新,浏览器根据URL路由匹配到测试页的内容进行加载(前面服务端返回index.html的时候会将首页和测试页的内容通过js文件返回,js文件中还包含路由逻辑等内容)。服务端返回的js文件中也可以只包含首页的数据内容,点击测试页的时候再去请求测试页的数据内容,这样能提高首页的显示效率。
前端路由对应单页应用(SPA),它是 “前端主导的局部更新”,适合交互密集型应用,如后台管理、在线文档编辑。SPA模式接近原生 App 的交互逻辑,适合需要兼顾移动端体验的 Web 应用(如微信小程序的 WebView 页面)。SPA 天然适配 “前端负责渲染、后端负责 API” 的分工模式。
后端路由对应传统的多页应用(MPA),它是“服务器主导的页面级切换”。MPA的优势是天然的 SEO 友好性(MPA 的每个页面都是独立 HTML,更易被搜索引擎抓取)和独立页面的资源隔离,它适合内容展示性网站,如新闻网站、电商中的商品详情页等。MPA 可仅加载当前页面所需资源,在网络条件较差的环境下,首屏渲染可能比 SPA 更快。
也可以选择“混合模式”,结合SPA和MPA两者优势,如Next.js(React)、Nuxt.js(Vue),既保留 SPA 的交互流畅性,又通过服务端渲染解决首屏加载慢和 SEO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