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七大领域
商用车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七大领域:干线物流、港口场景、物流园区、矿区场景、机场场景、末端配送和无人清扫。
以下是商用车自动驾驶在七大核心应用领域的技术特点、落地进展与代表案例,结合当前政策与产业动态整理:
🚛 1. 干线物流
- 技术特点:以L4级重卡为核心,覆盖高速公路、隧道等场景,依赖多传感器融合与编队行驶技术(如车间距<1秒)。
- 落地进展:上汽友道智途在东海大桥实现五车编队运营,时速80km/h,碳排放降低11%;洋山港项目累计运输50万标准箱,主驾无人重卡已获上海示范运营牌照。
- 挑战:跨区域政策协同、长距离高精度地图更新。
🚢 2. 港口场景
- 核心需求:集装箱水平运输自动化,解决人力成本与作业连续性痛点。
- 技术方案:
- 友道智途:港区高精度定位(65秒精准泊车,成功率99%)+ 远程监控(90台车仅需1人)。
- 西井科技:Q-Truck全无人重卡支持5分钟换电,全球部署至28国。 - 全球化案例:秘鲁钱凯港部署50台L4级集卡,成南美智慧港口标杆。
🏭 3. 物流园区
- 场景特点:封闭/半封闭环境,低速载货,路径固定。
- 应用方向:
- 无人牵引车(如西井Q-Tractor续航200公里,适配空港与工业园)。
- 园区内短驳运输,友道智途在钢铁厂、化工园区批量落地混行项目。 - 价值:降低人工调度成本,提升24小时作业能力。
⛏️ 4. 矿区场景
- 规模化领先:易控智驾运行超1400台无人矿卡,覆盖煤矿、金属矿,市占率50%。
- 技术突破:
- 泛化能力:适配30余种车型,单矿支持400台车协同。
- 网络容灾:V2V通信解决信号盲区问题,车辆自组网传输数据。 - 绿色转型:跃薪行路推出甲醇增程无人矿卡,为准东矿区降本30%。
✈️ 5. 机场场景
- 设备类型:无人牵引车、行李转运车、清扫机器人。
- 案例:
- 西井科技:Q-Tractor在香港国际机场、鄂州花湖机场落地,定制空港物流方案。
- 阿尔飞思“睿车”:在机场枢纽实现厘米级清扫精度,15厘米越障能力。 - 趋势:与航空货运系统集成,提升地勤效率。
📦 6. 末端配送
- 场景:快递、商超即时配送,非机动车道低速行驶。
- 技术方向:
- 小型无人配送车,适应社区、校园复杂路径。
- 政策试点:上海“模速智行”计划推动配送车标准化落地。 - 挑战:人车混行避障算法、低成本传感器方案。
🧹 7. 无人清扫
- 创新代表:阿尔飞思“睿车”项目(获AI大赛特等奖)。
- 技术亮点:
- 类脑智能架构:云端大模型决策+车端100毫秒响应,95%垃圾识别率。
- 纯视觉方案:弃用激光雷达,攻克玻璃幕墙反光干扰。 - 效能:单台替代6名工人,已部署16城物业及机场场景。
💎 总结与政策驱动
商用车自动驾驶的规模化依赖 “场景深度” 与 政策适配性:
- 港口/矿区 已跑通商业模式(如友道智途近400台车全球运营);
- 干线物流 随上海牌照落地进入收费运营阶段;
- 上海计划至2027年实现 L4载客600万人次、载货80万标准箱,开放5000公里道路,为机场、园区等场景提供扩容基础。
💡 技术共性:感知上,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成主流;决策上,大模型正替代规则算法(如西井Hymala调度模型);运营上,车路云一体化成新基建重点(如洋山港“车-路-云-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