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B树、B+树的区别及MySQL为何选择B+树

B树与B+树

B树和B+树都是自平衡的多路搜索树,广泛应用于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中,用于高效管理大量数据。它们的设计目标是在磁盘存储环境下减少I/O操作次数,提高数据访问效率。下面我将逐步解释两者的定义、特性、比较以及应用场景,确保内容清晰易懂。

1. B树简介

B树(B-tree)是一种平衡树结构,每个节点可以存储多个键值对,并保持有序。它通过分裂和合并节点来维持平衡,确保所有叶子节点处于同一层。B树的关键特性包括:

  • 节点结构:每个节点包含多个键值(keys)和指针(pointers)。键值用于搜索,指针指向子节点或数据。
  • 度(degree):B树的最小度t(t \geq 2)定义了节点的键数范围。对于一个节点:
    • 根节点:至少有1个键(除非树为空)。
    • 非根节点:键数在[t-1, 2t-1]之间。
    • 指针数:键数加1。
  • 高度平衡:B树的高度h相对较低,通常h = O(log_t n),其中n是键的总数。这确保了搜索、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n)。
  • 操作原理:搜索时,从根节点开始,根据键值比较向下遍历;插入时,可能分裂节点;删除时,可能合并节点。

2. B+树简介

B+树(B-plus tree)是B树的变体,优化了范围查询和顺序访问。它在数据库索引中特别常见,因为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而内部节点仅作为索引。主要特性包括:

  • 节点结构
    • 内部节点:只存储键值(keys)和指针(pointers),用于路由。
    • 叶子节点:存储键值和实际数据(或数据指针),并通过指针链接成链表,便于顺序扫描。
  • 度(degree):类似于B树,最小度$t$定义了键数范围。叶子节点和非叶子节点的键数都在[t-1, 2t-1]之间(根节点除外)。
  • 数据存储:所有数据只在叶子节点中,内部节点不存储数据。这减少了内部节点的空间占用。
  • 高度平衡:高度h同样为O(\log_t n),但范围查询更高效,因为叶子节点是连续的。
  • 操作原理:搜索类似B树;插入和删除时,维护叶子节点的链表连接。

1. B树和B+树的定义

B树和B+树都是一种多路搜索树,常用于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中进行索引操作。在介绍B树和B+树的区别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定义。

B树

B树是一种平衡查找树,其每个节点最多包含k个孩子,k称为B树的阶。除根节点和叶子节点外,其它每个节点至少有ceil(k/2)个孩子,即一个节点可以拥有的关键字数在ceil(k/2)和k之间。B树满足以下条件:

  • 根节点至少有两个孩子。
  • 每个节点最多有k个孩子。
  • 除根节点和叶子节点外,其它每个节点至少有ceil(k/2)个孩子。
  • 所有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
B+树

B+树也是一种多路搜索(查找)树,与B树相似,但在B+树中,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中,而非在非叶子节点中。B+树满足以下条件:

  • 所有关键字都出现在叶子节点的链表中,且链表中的关键字恰好是有序的。
  • 所有的非叶子节点可以看做是索引部分,节点中仅包含子树中的最大(或最小)关键字。

 

 

 

2. B树与B+树的比较

为了清晰对比,我将两者的主要差异和相似点总结如下表:

特性B树B+树
数据存储位置数据(或数据指针)可存储在所有节点(内部节点和叶子节点)。数据(或数据指针)仅存储在叶子节点;内部节点只存储键值作为索引。
叶子节点结构叶子节点独立,无链接。叶子节点通过指针链接成链表,支持高效顺序访问。
搜索效率搜索可能在内部节点命中,平均时间复杂度O(logn)。搜索必须到达叶子节点,但范围查询更优(时间复杂度O(logn + k),k为结果数)。
空间利用率内部节点存储数据,可能导致节点更大,I/O次数略高。内部节点更小(只存键值),能容纳更多键,减少树高度和I/O次数。
插入/删除复杂度类似,都需要分裂或合并节点,但B树可能更频繁地调整内部数据。类似,但删除时叶子节点的链表维护更简单。
适用场景适用于数据量较小或随机查询频繁的系统,如某些文件系统。更适合数据库索引,尤其范围查询(如SQL的BETWEEN)和全表扫描。

B树和B+树虽然都是多路搜索(查找)树,但它们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存储结构

B树的非叶子节点中既包含索引,也包含数据,而B+树的非叶子节点中只包含索引,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中。这意味着B+树的磁盘I/O操作更少,因为在查询时不需要遍历非叶子节点。

叶子节点

在B树中,每个节点都有指向孩子节点的指针;而在B+树中,只有叶子节点有指针,叶子节点之间通过指针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序链表。

查询性能

B+树的查询性能更优,因为B+树的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中,而B树的数据既可能存储在非叶子节点中,也可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中。B+树在查询时只需要遍历一次叶子节点即可得到查询结果,而B树则需要遍历非叶子节点和叶子节点,效率相对较低。

3. MySQL为什么选择B+树

在MySQL中,索引是用来加速数据查询的,因此索引的设计非常重要。MySQL采用的是B+树作为索引的数据结构,原因如下:

  1. B+树的查询性能更好,因为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中,查询时只需要遍历一次叶子节点即可得到查询结果。
  2. B+树的叶子节点之间通过指针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序链表,方便范围查询和排序操作。
  3. B+树的非叶子节点中只包含索引,因此占用的空间更小,可以存储更多的索引信息。
  4. B+树的阶可以自由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灵活性更高。

4. 总结与应用建议

  • B树:在需要快速随机访问的场景中表现良好,例如Ext4文件系统或内存受限环境。但它不擅长范围查询。
  • B+树: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中更常用,因为它优化了顺序访问和范围查询,同时减少了磁盘I/O。

选择建议:

  • 如果应用涉及大量范围查询(如数据分析),优先使用B+树。
  • 如果数据访问模式以点查询为主,且空间有限,B树可能更合适。
http://www.lryc.cn/news/595372.html

相关文章:

  • Git核心功能简要学习
  • GraphRAG快速入门和原理理解
  • 关于JVM
  • AXI接口学习
  • 上网行为管理-身份认证1
  • 剖析Sully.ai:革新医疗领域的AI助手功能启示
  • Hyperledger Fabric V2.5 生产环境部署及安装Java智能合约
  • 【OD机试】模拟数据序列号传输
  • 09_Spring Boot 整合 Freemarker 模板引擎的坑
  • 用简鹿视频格式转换器轻松制作 GIF 表情包教程
  • 牛客周赛 Round 101(题解的token计算, 76修地铁 ,76选数,76构造,qcjj寄快递,幂中幂plus)
  • 解决vscode中vue格式化后缩进太小的问题,并去除分号 - 设置Vetur tabSize从2到4,设置prettier取消分号semi
  • 元宇宙工厂漫游指南:VR可视化在设备巡检与远程运维中的沉浸式应用
  • zabbix企业级分布式监控
  • Java 实现 UDP 多发多收通信
  • C++unordered系列的map和set类(封装)
  • WAMP配置局域网https服务
  • C# 实现:动态规划解决 0/1 背包问题
  • Nacos 探活机制深度解析:临时 / 永久实例差异及与 Sentinel 的熔断协作
  • OpenAI API(1)补全Responses(Chat Completions)API和记忆Assistants API对比分析
  • Java 大视界 -- 基于 Java 的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在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与地质结构建模中的应用(356)
  • 16 BTLO 蓝队靶场 Drill Down 解题记录
  • 前缀和题目:元素和小于等于阈值的正方形的最大边长
  • 计算机发展史:互联网时代的万物互联与全球变革
  • MySQL 17 如何正确地显示随机消息?
  • 【爬虫】06 - 自动化爬虫selenium
  • 元宇宙与游戏:虚实交融的数字文明新纪元
  • ni-app 对鸿蒙的支持现状
  • 深入浅出 BeanUtil.copyProperties:Java 属性复制的利器与避坑指南
  • compser json和lock的作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