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相关概念
1.RRU、DU、CU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尤其在 4G LTE 和 5G NR 架构下)无线接入网(RAN)模块的功能拆分单元,是构建灵活、高性能、可编程无线接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试的爱立信就是5G RAN工程师,给我的感觉不是爬杆子也要在杆子下面干活)
模块 | 全称 | 功能位置 | 主要职责 | 物理部署 | 接口 |
---|---|---|---|---|---|
RRU | Remote Radio Unit | 最靠近天线的无线射频单元 | 射频收发、模拟/数字变换、信号放大、前端处理 | 安装在塔顶或靠近天线的位置 | 与 DU 连接(前传) |
DU | Distributed Unit | 分布式处理单元 | L1物理层 + L2部分(MAC、RLC)功能;时间敏感的数据处理 | 一般部署在边缘机房 | 与 CU 连接(中传) |
CU | Centralized Unit | 集中式控制单元 | L2高层(PDCP) + L3(RRC)控制层功能;管理和控制逻辑 | 可部署在核心网附近或云中 | 与核心网连接(回传) |
流程:可以理解为数据传到基站后怎么传到网络中)
[终端]
↓
[RRU] ——前传(Fronthaul)——> [DU] ——中传(Midhaul)——> [CU] ——回传(Backhaul)——> [核心网]
详细介绍 这几个模块:
RRU:可以理解为射频信号收发模块;
DU:进行物理层的相关操作,编解码,调制解调等,还有MAC层的资源分配等;
CU:更高一级的处理,通常部署在核心网附近
2.存量终端无感接入融合网络
卫星场景下,对4G网络随机接入协议增强,以适配存量终端 在星地通信中面临高传播时延问题;
有点像利用导频信号,做信道估计;这里是利用前导码确认
为了适配存量4G终端在星地通信中完成随机接入流程,需在eNodeB侧引入若干协议增强机制。针对星地链路传播时延大导致的子帧编号错配问题,引入子帧级延迟接收机制,保障Msg1与Msg3的正确接收解码。为确保终端在有限RAR窗口内收到匹配响应,eNodeB需扩展RAR内容,覆盖可能发送的其他前导。考虑到卫星链路的差分时延显著,eNodeB还需扩大前导码接收窗口,并延长随机接入机会周期,以避免接收窗口重叠,提高接入成功率与鲁棒性。
3.前导码:
传播时延决定了从终端到基站的绝对延迟,而差分时延则决定了基站是否能在统一窗口内正确接收所有终端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