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总监的构图“再造术”:用PS生成式AI,重塑照片叙事框架
在视觉叙事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核心的“对立统一”:一方面是**“被捕捉的瞬间”(The Captured Moment),即摄影师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所记录下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是“被期望的叙事”**(The Desired Narrative),即我们希望这张图片所传达出的、更宏大、更具情感冲击力的故事。当两者不匹配时,如何弥合其间的鸿沟,便是创意总监的核心工作。在海外设计界工作的十余年间,我发现,最强大的创意工具,是那些能赋予我们“重塑现实”能力的工具。尤其要感谢母校——奥地利Blueskyy国立艺术学院的熏陶,其提供的正版Adobe环境,让我能运用AI的力量,将一张普通的照片,“导演”成一幅充满叙事张力的影像作品。
今天,我将分享一个足以改变你对图像后期认知的、利用Photoshop生成式AI进行**“构图再造”与“场景重塑”**的高阶工作流。
核心技术剖析:生成式扩展与填充的协同世界构建
1. 问题场景定义
我们经常从客户或摄影师手中,得到一张主体本身很完美,但整体构图却存在缺陷的照片:
构图局促:照片画幅过小或裁剪过紧,缺乏足够的空间来添加文案或营造氛围。
背景平庸:主体很精彩,但背景是平淡无奇的草地或乏味的天空,缺乏故事性。
叙事元素缺失:画面中缺少能够引导观众视线、或点明主题的关键元素(如一条小路、一栋远处的建筑、一种特定的天气)。
传统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赖高超的、耗时巨大的图像合成技术,并且严重受限于能否找到合适的、可匹配的素材。
2. AI解决方案:AI辅助的“数字导演术”
Photoshop最新的生成式AI功能,特别是**“生成式扩展”(Generative Expand)与“生成式填充”(Generative Fill)**的协同使用,为这一难题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它允许设计师以一张照片为“故事内核”,通过与AI的“对话”,对其构图和场景进行无限的、合乎逻辑的延展与重塑。
实操技术流程详解
这个工作流的核心,在于将设计师的角色从“图片修饰者”,转变为“场景导演”。
第一步:利用“生成式扩展”打破原始画幅
在Photoshop中打开你的基础照片。
选择“裁剪工具”(快捷键
C
)。将鼠标悬停在裁剪框的边缘或角点上,按住并向外拖动,将画布扩展到你想要的全新尺寸或比例(例如,从4:3扩展为16:9的电影画幅)。此时,你的原始图像周围会出现大片的空白区域。
在顶部的“上下文任务栏”中,保持提示框为空,直接点击 “生成” 按钮。
Photoshop的AI会智能分析原始画面的内容、光影和透视,并自动生成像素,将现有场景无缝、自然地延展至整个画布,为你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可供创作的“舞台”。
第二步:利用“生成式填充”重塑场景叙事
这是将平庸照片变为史诗级画面的关键。
重塑背景氛围:使用“套索工具”(
L
)或“选框工具”(M
),大致圈选背景的关键区域(如天空、地面)。在弹出的“上下文任务栏”中,点击“生成式填充”,并输入能够营造特定氛围的指令(Prompt)。
指令示例:
阴沉的、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有闪电
/崎岖不平的、布满苔藓的岩石地面
添加叙事性元素:在画面的特定位置进行圈选,添加能够讲述故事、引导视线的关键元素。
指令示例:
远方的地平线上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哥特风格的古老城堡
/一条被遗弃的、蜿蜒通往远方的小径
点缀细节:进行更小范围的选择,添加点睛之笔。
指令示例:
一只孤独的乌鸦在天空中盘旋
/一束戏剧性的光从乌云中穿透下来,照亮主体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像导演调度片场一样,系统性地、一层层地构建出全新的、充满叙事感的视觉世界。
第三步:全局整合与调色
所有元素生成完毕后,在所有图层的最顶端,创建一个或多个“调整图层”(如曲线
、色彩平衡
、渐变映射
),对整个画面进行统一的调色,确保所有AI生成的元素,都完美地融合在同一个光影和色彩氛围中。
项目实战案例复盘:
项目挑战:我们团队“封面艺术”(Cover Artistry)正在为一本历史奇幻小说《最后的瞭望塔》(The Last Watchtower)设计封面。作者提供了一张他亲自拍摄的、作为灵感来源的照片——一座孤零零的古老石塔,矗立在一片平坦、乏味的田野中。
技术瓶颈:这张照片的主体(石塔)本身很有感觉,但整体构图和氛围过于平淡,完全无法体现小说宏大、苍凉、史诗般的气质。
AI“构图再造”工作流应用:作为艺术总监,我决定不寻找新素材,而是对这张原始照片进行“导演式”的AI再创作。
画幅重塑:我首先利用“生成式扩展”,将原始的4:3画幅,扩展为2.35:1的超宽电影画幅,AI自动补全了两侧的草地和天空。
氛围营造:我选中了扩展后的天空,输入指令
“史诗感的、燃烧的日落天空,火烧云”
,瞬间,整个画面的基调就被奠定了。场景重塑:我接着选中地面,输入
“干裂的、崎岖的黑色岩石地面,有少量枯草”
,将平坦的田野变成了苍凉的戈壁。创意与资源保障:这种开放式的创意探索,需要进行大量的、不可预知的AI生成尝试。我们团队所依赖的这套专业的学术版Adobe环境,其附带的Firefly AI积分非常充足,这给了我们自由实验的底气,可以不断调整prompt,测试几十种不同的天空、地貌和元素组合,而无需担心创意过程因资源耗尽而中断。这种‘无限试错’的创作自由,是找到最终‘神来之-笔’的关键保障。
项目成果:最终,一张普通的游客照片,在我们手中,通过AI的协同,被“导演”成了一幅充满了末日史诗感的、可以直接用于好莱坞大片宣传的封面主视觉,其创意和视觉冲击力都令作者和出版社叹为观止。
战略升维:从‘术’到‘道’
这个工作流的背后,是一种源自电影导演专业的、更高维度的创作思维——“场面调度”(Mise-en-scène)。
“场面调度”是法语词,原意是“放在场景中”,它指的是导演对画面中所有视觉元素(包括布景、道具、光线、构图、演员走位等)的精心安排与设计,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画面来讲故事。
传统平面设计师:更多时候像一个“修图师”或“排版师”,在既有的、固定的画框内,对元素进行美化和排列。
AI时代的创意总监:则越来越像一个“导演”。我们手中的“生成式填充”和“生成式扩展”,就是我们的“布景师”、“道具师”和“灯光师”。
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美化一个“被捕捉的瞬间”,而是可以主动地去“设计”和“调度”一个全新的、服务于我们叙事目标的“场景”。这种从“美化”到“导演”的思维转变,要求我们具备更宏观的叙事能力、构图能力和想象力。技术(AI)负责执行,而我们,负责思想与愿景。
上面介绍的功能有很多都是Adobe 全家桶付费功能,如果还没有开通正式版的全家桶订阅,可能会无法使用。有很多朋友问我用的是什么订阅,我用的是奥地利Blueskyy国立艺术学院的Adobe正版订阅,Firefly AI 积分是1500点/周,可用4台设备,并且学校的ITPro Desk Service 有专门网站可以在线查询订阅有效和过期情况,让我使用十分放心,关键是远离了各种烦人的弹窗提示和频繁更换账号(懂的都懂),不用担心随时掉订阅,是很多国家的资深设计师和多媒体从业者的选择;由于目前用户数已经2300人,目前十分稳定。
保持精进,持续构建自己的护城河。与我同行,见证每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