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V负载均衡
什么是访问压力?--负载
调度---Cluster集群(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多台服务器组合使用形成的一个系统)
LSV
1、集群Cluster
2、分布式

- VS:调度器
- RS:真正的主机
- CIP:客户端的IP
- VIP:调度器连接外网的IP
- DIP:调度器连接真正主机的IP
- RIP:真正的主机的IP
LSV的操作流程(自我理解):客户端发起流量请求,(通过外网)申请首先到达LVS,调度器则调度到合适的realserver(通过内网),然后流量再通过原路返回至LVS,最后返回到客户机
后端建议最多挂10台,否则调度器受不了
LSV实训
环境:1个客户端,1个调度器,2个主机
client:172.25.254.111
LSV: 需要两个网卡,在设置里新增网卡,选择仅主机模式
分别配置两个IP地址,一个是VIP(172.25.254.100),一个是DIP(192.168.254.100)
RS1&RS2
也要在设置中选择仅主机模式,作为内网的RealServer1&2
运行脚本,配置IP地址
RS1:192.168.254.10 RS2:192.168.254.20
操作:
1、检测LVS是否能访问RS1&2
RS1&2下载httpd
关闭防火墙
确保能够访问上,RS1&2的任务就完成了
2、 IPVSADM
dnf install ipvsadm -y
集群服务管理
集群服务的RS管理
可以通过help来查看相关命令
简单解释
-D是删除一条部署
-d删除的则是后端的realserver
-E是修改
-a是增加后端的realserver
-C则是清空所有
ipvsadm这个命令语句可以理解为加一个对外开放的业务
这里80是端口,-s则是调度的作用,-t是指TCP
watch -n1 ipvsadm -Ln可以实时检测到部署的变化(增删查改)
ipvsadm -A -f 66 -s rr火墙标记可以起到一个标识作用,流量可以找到原先的位置(之后还会详细讲解)
之前的命令行中-s之前的IP地址都是lvs的VIP
之后的IP地址则是,调度器想要流量流向的realserver
举例:ipvsadm -a -t 172.25.254.100:80 -r 192.168.254.10:80 -m
ipvsadm的备份与恢复
备份到其中,即使策略被完全清洗,也可以通过备份找齐
ipvsadm这个策略并不是永久存在的,此时开启服务是会报错的,因为此时没有本地的策略存在
设置本地的策略存放地
此时已经让服务能够开机时加载策略,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