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ynopsys 逻辑综合之 MultiBit Flip-Flop 与 ICG

目录

  一、普通寄存器(1-bit Flip-Flop)

 二、Multi-Bit Flip-Flop 是什么?

所以 Multi-Bit FF 的做法就是:

三、为什么要用 Multi-Bit FF?

1. 降低功耗

2. 减小芯片面积

3. 布局优化更容易(Physical Aware)

 四、在 Synopsys Design Compiler 中怎么支持?

1. 启用 Multi-Bit Flip-Flop 功能:

2. 与 ICG 协同优化:

3. 后端 ECO 友好性

 五、一个现实案例:ICG + MultiBit

 六、总结对比

最后总结一句



  一、普通寄存器(1-bit Flip-Flop)

当我们在写 RTL 时,常常写这样的寄存器:

reg q;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q <= d;
end

这就是一个1位寄存器(1-bit register),每次时钟上升沿,寄存器就把输入 d 存进来。


 二、Multi-Bit Flip-Flop 是什么?

Multi-Bit FF 是指:把多个逻辑上独立、时钟/复位控制相同的 Flip-Flop,合并成一个物理宏单元(macro cell),例如:

原始结构Multi-Bit 合并后
8 个 1-bit DFF1 个 8-bit DFF

示例:

在实际的 IC 设计中,我们很多时候会写多个寄存器,比如:

reg [7:0] data;

这个就是 8 位寄存器,DC 会默认用 8 个 1-bit 寄存器来实现它(每个位用一个 1-bit FF)。

但如果我们不优化,这就有 8 个寄存器分别接时钟,如下:

clk ──▶ FF0
clk ──▶ FF1
clk ──▶ FF2
... (共 8 个)

这样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 每个 FF 都吃掉时钟的一部分电能

  • 功耗高

  • 时钟线连接多,布线难

所以 Multi-Bit FF 的做法就是:

把这 8 个 1-bit FF 合成 1 个 8-bit FF, 只要一个时钟输入,结构就变成这样:

clk ──▶ [8-bit FF]

你理解成:“本来是 8 把锁,8 把钥匙,现在换成 1 把总锁,1 把钥匙。”


三、为什么要用 Multi-Bit FF?

1. 降低功耗

  • 共享时钟引脚:原本 8 个 FF 各自切换 clk,现在只需一个时钟输入。

  • 减少 Clock Capacitance:减少时钟树 fanout,降低动态功耗。

  • 时钟功耗降低约 20%~40%(尤其在 Data Path 宽位宽场景)

2. 减小芯片面积

  • 标准单比特 DFF 每个都带 D、Q、CLK、RST、SET、Scan 等引脚,面积浪费。

  • Multi-bit FF 共用控制信号,减少 wire congestion 和 Cell Area

3. 布局优化更容易(Physical Aware)

  • 多比特 FF 是一个独立宏单元,在布局布线时减少拥塞和时钟 skew。

  • 更好地满足时序和 CTS 要求。


 四、在 Synopsys Design Compiler 中怎么支持?

1. 启用 Multi-Bit Flip-Flop 功能:

set_app_var enable_multibit_flop_combining true

可配合以下变量控制:

set_app_var multibit_flop_max_bit 8    ;# 控制最大合并位宽
set_app_var multibit_flop_cell_mapping {2:DFFQ2_X1 4:DFFQ4_X1 8:DFFQ8_X1}

你必须在 compile 前启用,DC 会尝试将满足条件的 FF 合并。

2. 与 ICG 协同优化:

set_clock_gating_style -sequential latch -control_point before
set_clock_gating_check -clock_gating_hold_check enable

DC 会先识别 clock enable,再自动插入 gating cell,然后做 Multi-Bit 合并。

如果你手动写 ICG cell(例如用 AND(clk, en)),那么 Multi-Bit 工具也会自动识别 gated clk 的 sink 并进行多比特合并。

3. 后端 ECO 友好性

Multi-Bit Flip-Flop 会改变 netlist 结构,所以在 ECO 场景下你可能需要:

  • 开启 scan chain 支持

  • 限制最大合并数目,方便后续替换


 五、一个现实案例:ICG + MultiBit

假设现在有如下 RTL:

reg [15:0] data;
always @(posedge clk)if (en)data <= din;

设计目标:低功耗。

DC 综合流程如下:

  1. 识别 en 为 clock gating 控制,插入 ICG cell:

    clk_gated = clk & en;
    
  2. 16 个 data bit 会生成 16 个 DFF

  3. 识别 clk_gated → 16 个 FF,满足条件

  4. 合并为 1 个 16-bit DFF,由 1 个 gated clk 驱动

结果:

  • 原本 16 个 FF、16 个 clk sink → 1 个 ICG + 1 个 multi-bit FF

  • 时钟功耗下降、面积减小、后端布局更清爽


 六、总结对比

项目Multi-Bit FFICG Cell
优化对象寄存器数量和结构时钟开关控制
是否改变 FF 数量是(多个合成一个)
功耗优化点减少时钟输入切换和 wire congestion阻止不必要的 clock toggling
在 DC 的处理点compile_ultra 后自动识别compile 中 clock gating 优化
是否可以同时使用
是否影响 STA会改变时钟 fanout,需重新分析需要处理 gating 时序 arc

在实际低功耗设计中,经常先插入 ICG,再将受控的多个单比特 FF 合并为 Multi-Bit。


最后总结一句

ICG 是关闭“不该切换”的时钟,Multi-Bit FF 是减少“必须切换”的时钟消耗。
两者协同,是现代低功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黄金搭档!

http://www.lryc.cn/news/584118.html

相关文章:

  • SIMATIC S7-1200的以太网通信能力:协议与资源详细解析
  • 深度学习-正则化
  • 小架构step系列10:日志热更新
  • B2、进度汇报(— 25/06/16)
  • 【运维架构】云计算运维架构师与基础设施,技术路线,Linux证书(标准化/定制化/CNCF,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
  • Tomcat:Java Web应用的幕后英雄
  • linux 4.14 kernel屏蔽arm arch timer的方法
  • 防抖在vue中应用
  • Vue前端面试常问问题详解
  • Python-GEE遥感云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如何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森林监测预警系统)
  • 多元函数的切平面与线性近似:几何直观与计算方法
  • 在指定conda 环境里安装 jupyter 和 python kernel的方法
  • django中如何使用Django REST Framework
  • 网络安全基础概念以及虚拟环境的搭建
  • 快速将照片从三星手机传输到电脑
  • 保姆级搭建harbor私有仓库与docker-ce教程与使用教程
  • JAVA面试宝典 -《Spring IOC核心:Bean生命周期全解析》
  • [论文阅读]LLMZip: Lossless Text Compression us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 【论文阅读】Defensive Few-shot Learning
  • RocksDB 与 ZenFS:原理、特性及在科研与工程中的应用初步探索
  • 微调性能赶不上提示工程怎么办?Can Gradient Descent Simulate Prompting?——论文阅读笔记
  • [论文阅读]Text Compression for Efficient Language Generation
  • FreeRTOS移植
  • 零成本获取 SSL 证书攻略?
  • 【论文笔记】A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Real-Time Solution Policy for the TSP
  • 如何处理mocking is already registered in the current thread
  • VILA-M3: Enhancing Vision-Language Models with Medical Expert Knowledge
  • 探索Alibaba-NLP/WebAgent:迈向智能信息搜索新时代
  • C++每日刷题day2025.7.10
  • Python正则表达式实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