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UC并发编程——Java线程(一)

文章目录

  • 1. 线程的创建
    • 1.1 方法1: 直接使用Thread
    • 1.2 方法2:使用Runnable配合Thread
    • 1.3 方法3:FutureTask配合Thread
  • 2. 线程运行
    • 2.1 原理
    • 2.2 常见方法
      • 2.2.1 start与run
      • 2.2.2 sleep与yield
      • 2.2.3 join
      • 2.2.4 interrupt
  • 3. 主线程和守护线程
  • 4. 线程状态
    • 4.1 五种状态
    • 4.2 六种状态


1. 线程的创建

1.1 方法1: 直接使用Thread

Thread t = new Thread(){@Overridepublic void run(){// 要执行的任务}
};
// 启动线程
t.start();

1.2 方法2:使用Runnable配合Thread

把 [线程] 和 [任务] (要执行的代码)分开

  • Thread代表线程
  • Runnable可执行的任务(线程需要执行的代码)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要执行的任务}
}
// 创建线程对象
Thread t = new Thread( runnable );
// 启动线程
t.start(); 

java8以后可以使用lambda精简代码

Runnable r = () -> {log.debug("running");
};
Thread t = new Thread(r, "t2");
t.start();

小结:

  1. 方法1是把线程和任务合并在了一起,方法2是把线程和任务分开了。
  2. 用Runnable更容易把线程池等高级API配合。
  3. 用Runnable让任务类脱离了Thread继承体系,更灵活。

1.3 方法3:FutureTask配合Thread

FutureTask能够接收Callable类型的参数,用来处理有返回结果的情况。

FutureTask<Integer> task = new FutureTask<>(new Callable<Integer>(){@Override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log.debug("running");Thread.sleep(1000);return 100;}
});Thread t = new Thread(task);
t.start();log.debug("{}", task.get());

2. 线程运行

2.1 原理

栈与栈帧
JVM由堆、栈、方法区所组成,其中栈内存给线程使用,每个线程启动后哦,虚拟机就会为其分配一块栈内存。

  • 每个栈由多个栈帧(Frame)组成,对应着每次方法调用时所占用的内存。
  • 每个线程只能有一个活动栈帧,对应着当前正在执行的那个方法。

线程上下文切换(Thread Context Switch)
因为以下一些原因导致cpu不再执行当前的线程,转而执行另一个线程的代码

  • 线程cpu时间片用完
  • 垃圾回收
  • 有更高优先级的线程需要运行
  • 线程自己调用了sleep、yield、wait、join、park、sychronized、lock等方法程序

当Context Switch 发生时,需要由操作系统保存当前线程的状态,并恢复另一个线程的状态,Java中对应的概念就是程序计数器,它的作用是记住下一条jvm指令的执行地址,是线程私有的。

  • 状态包括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中每个栈帧的信息,如局部变量、操作数栈、返回地址等。
  • Context Switch频繁发生会影响性能。

多线程

2.2 常见方法

2.2.1 start与run

  • 启动线程必须要调用start(),不然对性能没影响。
  • start()不能多次调用
public class Test4{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ead t1 = new Thread("t1")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log.debug("running....");}};// t1.run();t1.start();}
}

2.2.2 sleep与yield

sleep

  1. 调用sleep会让当前线程从Running进入Timed Waiting状态。
  2. 其它线程可以使用interrupt方法打断正在睡眠的线程,这时sleep方法会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
  3. 睡眠结束后的线程未必立刻得到执行。
  4. 建议用TimeUnit的sleep代替Thread的sleep来获得更好的可读性。

yield

  1. 调用yield会让当前线程从Running进入Runnable状态,然后调度执行其它同优先级的线程。如果这时没有同优先级的线程,那么不能保证让当前线程暂停的效果。
  2. 具体的实现依赖于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器。

线程优先级

  • 线程优先级会提示调度器优先调度该线程,但仅仅是一个提示,调度器可以忽略它。
  • 如果cpu比较忙,那么优先级高的线程会获得更多的时间片,但cpu闲时,优先级几乎没作用。

sleep实现
在没有利用cpu来计算时,不要让while(true)空转浪费cpu,这时可以用yield或sleep来让出cpu的使用权给其他程序。

while(true){try{Thread.sleep(5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
}
  • 可以用wait 或 条件变量达到类似的效果。
  • 不同的是,后两种都需要加锁,并且需要相应的唤醒操作,一般适用于要进行同步的场景。
  • sleep适用于无需锁同步的场景。

2.2.3 join

等待线程运行结束

t1.start();
t1.join();

应用之同步(案例1)
以调用方角度来讲,如果

  • 需要等待结果返回,才能继续运行就是同步
  • 不需要等待结果返回,就能继续运行就是异步

2.2.4 interrupt

打断sleep,wait,join的线程
eg:打断sleep的线程,会清空打断状态。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1()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hread t1 = new Thread(() ->{sleep(1);}, "t1");t1.start();sleep(0.5);t1.interrupt();log.debug("打断状态:{}", t1.isInterrupted());
}

eg:打断正常运行的线程,不会清空打断状态。

两阶段终止模式
在一个线程T1中如何“优雅”终止T2,即给T2一个善后的机会。

错误思路如下:

  • 使用线程对象stop()方法停止线程
    • stop方法会真正杀死线程,如果这时线程锁住了共享资源,那么当它被杀死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释放锁,其他线程将永远无法获取锁。
  • 使用System.exit(int)方法停止线程
    • 目的仅是停止一个线程,但这种做法会让整个程序都停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ublic class Test3{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woPhaseTermination tpt = new TwoPhaseTermination();tpt.start();	Thread.sleep(3500);tpt.stop();}
}class TwoPhaseTermination{private Thread monitor;// 启动监控线程public void start(){monitor = new Thread(() -> {while(true){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if(current.isInterrupted()){log.debug("料理后事");break;}try{Thread.sleep(1000); // 情况1log.debug("执行监控记录"); // 情况2} catch(InterruptedExcetion e){e.printStackTrace();// 重新设置打断标记current.interrupt();}}}); }// 停止监控线程public void stop(){monitor.intterupt();}
}

打断park线程,不会清空打断状态。
如果打断标记已经是true,则park会失效。

不推荐的方法:

  1. stop() 停止线程运行
  2. suspend() 挂起(暂停)线程运行
  3. resume() 恢复线程运行

3. 主线程和守护线程

默认情况下,Java进程需要等待所有线程都运行结束,才会结束。有一种特殊的线程叫做守护线程,只要其它非守护线程运行结束了,即使守护线程的代码没有执行完,也会强行结束。

log.debug("开始运行...");
Thread t1 = new Thread(() -> {log.debug("开始运行...");sleep(2);log.debug("运行结束...");
}, "daemon");
t1.setDaemon(true);
t1.start();sleep(1);
log.debug("运行结束...");

4. 线程状态

4.1 五种状态

这是从操作系统层面来描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初始状态: 仅仅在语言层面创建了线程对象,还未与操作系统线程关联。
  • **可运行状态:**指该线程已经被创建(与操作系统线程关联),可以由CPU调度执行
  • 运行状态: 指获取了CPU时间片运行中的状态。
    • 当CPU时间片用完,会从 运行状态 切换至 可运行状态, 会导致线程的上下文切换
  • 阻塞状态:
    • 如果调用了阻塞API,如BIO读写文件,这时该线程实际不会用到CPU,会导致线程上下文切换,进入阻塞状态
    • 等BIO操作完毕,会由操作系统唤醒阻塞的线程,转换至可运行状态
    • 可运行状态的区别是,对阻塞状态的线程来说只要它们一直不唤醒,调度器就一直不回考虑调度它们。
  • **终止状态:**表示线程已经执行完毕,生命周期已经技术,不会再转换为其它状态。

4.2 六种状态

这是从Java API层面来描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Thread.State 枚举,分为六种状态。

  1. NEW 线程刚被创建,但是还没有调用start()方法。
  2. RUNNABLE当调用了start()方法之后,注意,Java API层面的RUNNABLE状态涵盖了操作系统层面的可运行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由于BIO导致的线程阻塞,在Java里无法区分,仍然认为是可运行)。
  3. BLOCKED、WAITING、TIMED_WAITING都是Java API层面对阻塞状态的细分,后面会在状态转换一节详述。
  4. TERMINATED当线程代码运行结束。
http://www.lryc.cn/news/539475.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入门笔记3
  • 【SQL教程|07】sql中条件查询where用法示例
  • 项目实战(13)-双频RFID语音播报阅读器
  • 基本控制环节的幅频和相频特性
  • vue3 ref和reactive的区别
  • Maven 构建报告与文档生成
  • 复制内容到软件内部,软件内部内容不刷新
  • C# 实现完善 Excel 不规则合并单元格数据导入
  • C#功能测试
  • C++17并行化加速STL算法——std::execution
  • 从sumsub获取用户图片
  • DeepSeek + Mermaid编辑器——常规绘图
  • ARM64 Trust Firmware [五 ]
  • Excel核心函数VLOOKUP全解析:从入门到精通
  • KTransformers如何通过内核级优化、多GPU并行策略和稀疏注意力等技术显著加速大语言模型的推理速度?
  • 审计级别未启用扩展模式导致查询 DBA_AUDIT_TRAIL 时 SQL_TEXT 列为空
  • 微信小程序项目 video 组件失效问题,无法播放本地视频
  • 若依-@Excel新增注解numberFormat
  • 网络安全行业有哪些公司
  • 存储区域网络(SAN)管理
  • 如何使用Spark SQL进行复杂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 sass报错:[sass] Undefined variable. @import升级@use语法注意事项
  • 使用 SDKMAN! 在 Mac(包括 ARM 架构的 M1/M2 芯片)安装适配 Java 8 的 Maven
  • anythingllm服务器部署+ollama+deepseek+实现本地知识库问答
  • 深度学习04 数据增强、调整学习率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GZ073网络系统管理赛项赛题第10套模块A:网络构建
  •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赛项样题解法
  • vite+vue3开发uni-app时低版本浏览器不支持es6语法的问题排坑笔记
  • Linux系统编程基础详解
  • 钉钉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