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lm对话系统】大模型 Llama 源码分析之 LoRA 微调

1. 引言

微调 (Fine-tuning) 是将预训练大模型 (LLM) 应用于下游任务的常用方法。然而,直接微调大模型的所有参数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内存。LoRA (Low-Rank Adaptation) 是一种高效的微调方法,它通过引入少量可训练参数,固定预训练模型的权重,从而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计算开销。

本文将深入分析 LoRA 的原理,并结合 Llama 源码解读其实现逻辑,最后探讨 LoRA 的优势。

2. LoRA 原理

LoRA 的核心思想是:预训练模型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低秩 (low-rank) 特征,微调时只需要对这些低秩特征进行微调即可。

具体来说,LoRA 假设权重更新矩阵 ΔW 也是低秩的。对于一个预训练的权重矩阵 W ∈ R^(d×k),LoRA 将其更新表示为:

W' = W + ΔW = W + BA

其中:

  • W 是预训练的权重矩阵。
  • ΔW 是权重更新矩阵。
  • B ∈ R^(d×r)A ∈ R^(r×k) 是两个低秩矩阵,r 远小于 dkr 被称为 LoRA 的秩 (rank)。

在训练过程中,W 被冻结,只有 AB 是可训练的。

直观理解:

可以将 W 看作一个编码器,将输入 x 编码成一个高维表示 Wx。LoRA 认为,在微调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完全改变这个编码器,只需要通过 BA 对其进行一个低秩的调整即可。

3. Llama 中 LoRA 的实现

虽然 Llama 官方代码没有直接集成 LoRA,但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流行的库 (例如 peft by Hugging Face) 来实现 Llama 的 LoRA 微调。peft 库提供了 LoraConfigget_peft_model 等工具,可以方便地将 LoRA 应用于各种 Transformer 模型。

3.1 使用 peft 库实现 Llama 的 LoRA 微调

以下是一个使用 peft 库实现 Llama 的 LoRA 微调的简化示例: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from peft import get_peft_model, LoraConfig, TaskType# 加载预训练的 Llama 模型和分词器
model_name = "meta-llama/Llama-2-7b-hf"  # 假设使用 Llama 2 7B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LoRA 配置
config = LoraConfig(task_type=TaskType.CAUSAL_LM,inference_mode=False,r=8,  # LoRA 的秩lora_alpha=32,  # LoRA 的缩放因子lora_dropout=0.1,  # Dropout 比例target_modules=["q_proj", "v_proj"], # 需要应用 LoRA 的模块
)# 获取支持 LoRA 的模型
model = get_peft_model(model, config)# 打印可训练参数的比例
model.print_trainable_parameters()# ... (加载数据,进行训练) ...

代码解释:

  1. 加载预训练模型:使用 transformers 库加载预训练的 Llama 模型和分词器。
  2. LoRA 配置:创建一个 LoraConfig 对象,指定 LoRA 的配置参数:
    • task_type:任务类型,这里是因果语言模型 (Causal Language Modeling)。
    • r:LoRA 的秩。
    • lora_alpha:LoRA 的缩放因子,用于控制 LoRA 模块的权重。
    • lora_dropout:Dropout 比例。
    • target_modules: 指定需要应用 LoRA 的模块, 通常是注意力层中的 q_proj, v_proj, 还可以是k_proj, o_proj, gate_proj, up_proj, down_proj等。不同的模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3. 获取支持 LoRA 的模型:使用 get_peft_model 函数将原始的 Llama 模型转换为支持 LoRA 的模型。
  4. 打印可训练参数:使用 model.print_trainable_parameters() 可以查看模型中可训练参数的比例,通常 LoRA 的可训练参数比例非常小。

3.2 peft 库中 LoRA 的实现细节 (部分)

peft 库中 LoraModel 类的部分代码 (为了清晰起见,已进行简化):

class LoraModel(torch.nn.Module):# ...def _find_and_replace(self, model):# ... (遍历模型的每一层) ...if isinstance(module, nn.Linear) and name in self.config.target_modules:new_module = Linear(module.in_features,module.out_features,bias=module.bias is not None,r=self.config.r,lora_alpha=self.config.lora_alpha,lora_dropout=self.config.lora_dropout,)# ... (将原模块的权重赋值给新模块) ...# ...class Linear(nn.Linear):def __init__(self,in_features: int,out_features: int,r: int = 0,lora_alpha: int = 1,lora_dropout: float = 0.0,**kwargs,):super().__init__(in_features, out_features, **kwargs)# LoRA 参数self.r = rself.lora_alpha = lora_alpha# 初始化 A 和 Bif r > 0:self.lora_A = nn.Parameter(torch.randn(r, in_features))self.lora_B = nn.Parameter(torch.zeros(out_features, r)) # B 初始化为全 0self.scaling = self.lora_alpha / self.rdef forward(self, x: torch.Tensor):result = F.linear(x, self.weight, bias=self.bias) # W @ xif self.r > 0:result += (self.lora_B @ self.lora_A @ x.transpose(-2, -1) # (B @ A) @ x).transpose(-2, -1) * self.scalingreturn result

代码解释:

  1. _find_and_replace 函数:遍历模型的每一层,找到需要应用 LoRA 的线性层 (例如,q_proj, v_proj),并将其替换为 Linear 层。
  2. Linear 类:继承自 nn.Linear,并添加了 LoRA 的参数 lora_Alora_B
    • lora_A 初始化为随机值。
    • lora_B 初始化为全 0,这是为了保证在训练开始时,LoRA 部分的输出为 0,不影响预训练模型的原始行为。
    • scaling 是一个缩放因子,用于控制 LoRA 模块的权重。
  3. forward 函数:
    • F.linear(x, self.weight, bias=self.bias) 计算原始的线性变换 W @ x
    • (self.lora_B @ self.lora_A @ x.transpose(-2, -1)).transpose(-2, -1) * self.scaling 计算 LoRA 部分的输出 (B @ A) @ x,并乘以缩放因子。
    • 将两者相加,得到最终的输出。

4. LoRA 的优势

  • 高效的参数利用:LoRA 只需微调少量的参数 (A 和 B),而冻结了预训练模型的大部分参数,大大减少了训练时的内存占用和计算开销。
  • 快速的训练速度:由于可训练参数较少,LoRA 的训练速度通常比全量微调快得多。
  • 防止过拟合:LoRA 的低秩约束起到了一定的正则化作用,有助于防止过拟合。
  • 性能相当:在许多任务上,LoRA 可以达到与全量微调相当的性能。
  • 易于部署:训练完成后,可以将 WBA 相加,得到新的权重矩阵 W',然后像使用原始的预训练模型一样进行部署,无需额外的计算开销。
http://www.lryc.cn/news/530064.html

相关文章:

  • 算法随笔_35: 每日温度
  • 嵌入式硬件篇---CPUGPUTPU
  • STM32 PWM驱动舵机
  • 设计心得——平衡和冗余
  • webrtc协议详细解释
  • 动手学强化学习(四)——蒙特卡洛方法
  • 网络原理(3)—— 传输层详解
  • 2025美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完整思路分析论文(43页)(含模型、可运行代码和运行结果)
  • Elasticsearch的开发工具(Dev Tools)
  • Python-基于PyQt5,pdf2docx,pathlib的PDF转Word工具
  • 小程序-视图与逻辑
  • UE5制作视差图
  • 海浪波高预测(背景调研)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十二天-动态规划-股票-188.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V
  • Gradle配置指南:深入解析settings.gradle.kts(Kotlin DSL版)
  • 软件工程经济学-日常作业+大作业
  • 论文阅读(三):微阵列数据的图形模型和多变量分析
  • 【大模型LLM面试合集】大语言模型架构_MHA_MQA_GQA
  • 向上调整算法(详解)c++
  • 【Transformer】手撕Attention
  • 844.比较含退格的字符串
  • 图书管理系统 Axios 源码__编辑图书
  • LabVIEW纤维集合体微电流测试仪
  • Commander 一款命令行自定义命令依赖
  • Day24 洛谷普及2004(内涵前缀和与差分算法)
  • 遗传算法与深度学习实战(33)——WGAN详解与实现
  • gitlab云服务器配置
  • SAP SD学习笔记27 - 请求计划(开票计划)之1 - 定期请求(定期开票)
  • HTML DOM 修改 HTML 内容
  • 基于VMware的ubuntu与vscode建立ssh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