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初识链表

顺序表的优缺点

缺点:

  • 中间/头部的插入删除,时间复杂度效率较低,为O(N)

  • 空间不够的时候需要扩容。

    • 如果是异地扩容,增容需要申请新空间,拷贝数据,释放旧空间,会有不小的消耗。
  • 扩容可能会存在空间浪费。

    • 增容一般是呈2倍的增长,势必会有一定的空间浪费。例如当前容量为100,满了以后增容到200,我们再继续插入了5个数据,后面没有数据插入了,那么就浪费了95个数据空间。

优点:

  • 尾差尾删足够快。
  • 下标的随机访问和修改足够快。

链表的初步认知

针对顺序表的缺点,链表就被设计出来了。
链表的特点即,按需申请释放。
当我们需要一块空间时,我们就申请一块空间。当我们需要添加数据时,就继续增加一个一个小块。
主要是就是一个一个小块之间的连接。为了方便连接和管理,每一个结点中都存有一个指针,用于指向下一个结点。正式一个一个“链接”起来,所以叫做链表。

下面图中主要标识了顺序表和链表的逻辑结构的不同。
对于顺序表,我们只需要知道指向这块内存空间的指针即可。
但是对于链表,我们仅仅知道指向第一块内存空间的指针是不够的,因为一块与一块之间没有连接。所以对于每一块,都必须存有指向下一块空间的指针。

定义单链表的结构

链表的逻辑图:

链表的物理图:

//Single List Table
typedef int SL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ListNode
{SLTDataType data;struct SListNode* next;//SLTNode* next 是不可以的
}SLTNode;

下面,我们再来写一个打印单链表的的函数。

void PrintSList(SLTNode* phead)
{SLTNode* p = phead;while (p != NULL){printf("%d ", p->data);p=p->next;}printf("NULL\n");
}

然后,接下来,我们再来在主函数中自己建一个单链表,其实也就是开辟几个结点的空间,然后使得结点之间可以“链接”起来即可。

int main()
{SLTNode* n1 = (SLTNode*)malloc(sizeof(SLTNode));n1->data = 1;SLTNode* n2 = (SLTNode*)malloc(sizeof(SLTNode));n2->data = 2;SLTNode* n3 = (SLTNode*)malloc(sizeof(SLTNode));n3->data = 3;n1->next = n2;n2->next = n3;n3->next = NULL;PrintSList(n1);
}

由上图,我们可以知道代码的逻辑。

  • 动态分配内存,创建3个 SLTNode 类型的节点,并将其地址赋值给指针 n1、n2、n3。
  • 然后将3个结点的next字段都赋值。
  • 然后将链表链接起来。
    • n1->next = n2;将节点 n1 的 next 指针指向节点 n2,表示 n1 的下一个节点是 n2。
    • n2->next = n3;将节点 n2 的 next 指针指向节点 n3,表示 n2 的下一个节点是 n3。
    • n3->next = NULL;将节点 n3 的 next 指针设置为 NULL,表示链表到此结束。
  • 最后打印链表。


我们进行逐语句调试,在监视窗口中观察n1,n2,n3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出来,n1、n2 和 n3 的物理地址并不连续。
根据结构体的定义,我们可以计算出结构体的大小。

如果内存连续,地址应该是:

而根据我们的监视信息,并非连续,这正是因为在代码中使用了 malloc 动态分配内存。
malloc 从堆中分配内存,而堆内存的分配通常是非连续的,具体取决于系统内存分配器的实现和当前堆内存的使用情况。因此,动态分配的内存块通常在物理地址上是分散的。



这一篇小博客,我们认识链表,下面我们将接着实现链表。
加油!

http://www.lryc.cn/news/529555.html

相关文章:

  • 第11章:根据 ShuffleNet V2 迁移学习医学图像分类任务:甲状腺结节检测
  • deepseek+vscode自动化测试脚本生成
  • 深入理解Flexbox:弹性盒子布局详解
  • android Camera 的进化
  • 仿真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氨气及温湿度检测报警
  • 关于EDGE IMPULSE的使用与适配,包含如何学习部署在对应的板子
  • 【Python蓝桥杯备赛宝典】
  • 数据结构 前缀中缀后缀
  • 【cocos官方案例改】跳跃牢猫
  • 基于Python的药物相互作用预测模型AI构建与优化(上.文字部分)
  • Day51:type()函数
  • 因果推断与机器学习—用机器学习解决因果推断问题
  • 计算机网络一点事(21)
  • springboot使用rabbitmq
  • 【微服务与分布式实践】探索 Eureka
  • Day48:获取字典键的值
  • Java锁自定义实现到aqs的理解
  • 仿真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与烟雾报警系统
  • 文件读写操作
  • 【后端开发】字节跳动青训营Cloudwego脚手架
  • SQL UCASE() 函数详解
  • 99.23 金融难点通俗解释:小卖部经营比喻PPI(生产者物价指数)vs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 【Elasticsearch】match_bool_prefix 查询 vs match_phrase_prefix 查询
  • H. Mad City
  • 【图床配置】PicGO+Gitee方案
  • 《程序人生》工作2年感悟
  • 当当网近30日热销图书的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分析(scrapy+openpyxl+matplotlib)
  • unity学习25:用 transform 进行旋转和移动,简单的太阳地球月亮模型,以及父子级关系
  • 【项目集成Husky】
  • 基于Spring Security 6的OAuth2 系列之七 - 授权服务器--自定义数据库客户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