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不可重入锁与死锁

不可重入锁确实可能导致死锁,特别是在同一线程尝试多次获取同一把锁时。如果锁是不可重入的,那么线程在第二次尝试获取锁时会永远阻塞,从而导致死锁。


不可重入锁与死锁的关系

不可重入锁不允许同一个线程多次获取同一把锁。在以下情况下,这种限制会导致死锁:

  1. 递归调用时: 如果一个方法使用了不可重入锁并递归调用自身,那么在递归调用的过程中,线程会尝试重新获取同一把锁,而由于锁是不可重入的,线程会阻塞在第二次锁请求上,最终导致死锁。
  2. 嵌套调用时: 如果一个方法调用了另一个也需要同一把锁的方法,同样会因为不可重入锁导致死锁。

示例:不可重入锁导致死锁

代码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不可重入锁:

class NonReentrantLock {private boolean isLocked = false;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lock()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while (isLocked) {wait(); // 如果锁已经被占用,等待释放}isLocked = true;}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unlock() {isLocked = false;notify();}
}public class DeadlockExample {private final NonReentrantLock lock = new NonReentrantLock();public void method1()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lock.lock();System.out.println("Method1: Lock acquired");// 调用另一个需要同一把锁的方法method2();lock.unlock();System.out.println("Method1: Lock released");}public void method2()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lock.lock(); // 再次尝试获取锁System.out.println("Method2: Lock acquired");lock.unlock();System.out.println("Method2: Lock released");}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eadlockExample example = new DeadlockExample();new Thread(() -> {try {example.method1();}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start();}
}
运行结果:

程序会在 method2() 尝试获取锁时发生死锁,因为:

  1. method1() 已经持有了不可重入锁。
  2. method2() 需要获取同一把锁,但由于锁是不可重入的,线程会阻塞在 lock() 调用处。
  3. method1() 无法继续执行释放锁,导致死锁。

为什么可重入锁不会导致死锁?

可重入锁允许同一个线程多次获取同一把锁,而不会被阻塞。这是通过计数器机制实现的:

  • 当一个线程第一次获取锁时,计数器加1。
  • 如果该线程再次获取同一把锁,计数器继续加1。
  • 每次释放锁时,计数器减1,只有当计数器归零时,锁才真正释放。

因此,在递归调用或嵌套调用时,线程可以多次安全地获取锁,不会导致死锁。


如何避免不可重入锁导致的死锁?

  1. 使用可重入锁
    • 替换不可重入锁为可重入锁(例如,Java 中的 ReentrantLock 或使用 synchronized)。
  2. 设计避免嵌套锁定
    • 如果锁是不可重入的,尽量避免在同一线程中多次尝试获取同一把锁。
  3. 重构代码
    • 如果可能,将涉及不可重入锁的嵌套调用重构为非嵌套调用。

总结

不可重入锁确实会导致死锁,尤其是在递归调用或嵌套调用时。如果代码中存在这种场景,建议使用可重入锁(例如 ReentrantLocksynchronized)来避免死锁问题。

http://www.lryc.cn/news/505903.html

相关文章:

  • XXE-Lab靶场漏洞复现
  • 从Windows到Linux:跨平台数据库备份与还原
  • upload-labs
  • 【西门子PLC.博途】——面向对象编程及输入输出映射FC块
  • 牛客周赛 Round 72 题解
  • Flux Tools 结构简析
  • 0 前言
  • ARM嵌入式学习--第八天(PWM)
  • 遇到“REMOTE HOST IDENTIFICATION HAS CHANGED!”(远程主机识别已更改)的警告
  • vue3前端组件库的搭建与发布(一)
  • COMSOL快捷键及内置函数
  • HUAWEI-eNSP交换机链路聚合(手动负载分担模式)
  • 番外篇 | Hyper-YOLO:超图计算与YOLO架构相结合成为目标检测新的SOTA !
  • 【MATLAB第109期】基于MATLAB的带置信区间的RSA区域敏感性分析方法,无目标函数
  • Bootstrap 表格
  • 【论文阅读】Computing the Testing Error without a Testing Set
  • Visio——同一个工程导出的PDF文件大小不一样的原因分析
  • 【ETCD】ETCD 架构揭秘:内部各组件概览
  • Qt WORD/PDF(四)使用 QAxObject 对 Word 替换(QWidget)
  • 音视频学习(二十四):hls协议
  • UniDepth 学习笔记
  • PVE——OpenWRT 硬盘 size单位的调整
  • Android-ImagesPickers 拍照崩溃优化
  • Linux dd 命令详解:工作原理与实用指南(C/C++代码实现)
  • Golang学习历程【第一篇 入门】
  • 青少年编程与数学 02-004 Go语言Web编程 01课题、Web应用程序
  • 【mysql】如何解决主从架构从库延迟问题
  • 前端学习-获取DOM对象(二十一)
  • PCL点云库入门——PCL库中Eigen数学工具库的基本使用(持续更新)
  • CLion Inlay Hints - 取消 CLion 灰色的参数和类型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