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螺旋矩阵

LCR 146.螺旋遍历二维数组

给定一个二维数组 array,请返回「螺旋遍历」该数组的结果。

螺旋遍历:从左上角开始,按照 向右向下向左向上 的顺序 依次 提取元素,然后再进入内部一层重复相同的步骤,直到提取完所有元素。

示例 1:

输入:array = [[1,2,3],[8,9,4],[7,6,5]]
输出:[1,2,3,4,5,6,7,8,9]

示例 2:

输入:array  = [[1,2,3,4],[12,13,14,5],[11,16,15,6],[10,9,8,7]]
输出:[1,2,3,4,5,6,7,8,9,10,11,12,13,14,15,16]

限制:

  • 0 <= array.length <= 100
  • 0 <= array[i].length <= 100

原理

  1. 初始化边界:

    • north, south, east, west 分别表示二维数组的上、下、右、左边界。开始时,north = 0, south = array.length - 1, east = array[0].length - 1, west = 0,即全覆盖数组的外边界。
  2. 螺旋遍历:

    • 螺旋遍历从左上角(north, west)开始,顺时针按“右、下、左、上”的顺序遍历二维数组。

    • 第一步: 从左到右遍历,即遍历当前的北边界行。

    • 第二步: 从上到下遍历,即遍历当前的东边界列。

    • 第三步: 从右到左遍历,即遍历当前的南边界行。

    • 第四步: 从下到上遍历,即遍历当前的西边界列。

    每一轮螺旋遍历后,都会减少遍历区域的边界:

    • north++:上边界下移
    • west++:左边界右移
    • south--:下边界上移
    • east--:右边界左移

    这样,每完成一圈遍历,内层的元素逐步被收录,直到所有元素都被遍历完。

  3. 终止条件:

    • sum(剩余未遍历元素的数量)为 0 时,表示所有元素都已被访问完,跳出循环。
  4. 返回结果:

    • 最终,list 数组包含了螺旋遍历的所有元素,按顺序返回。

时间复杂度:

  • 假设数组的维度是 m x n,遍历所有元素的时间复杂度是 O(m * n),因为每个元素都只会被访问一次。

空间复杂度:

  • 空间复杂度为 O(m * n),因为需要一个大小为 m * n 的数组来存储遍历的结果。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spiralArray(int[][] array) {// 获取二维数组的行数,即南边界int south = array.length - 1;  // 如果数组没有行,直接返回空数组if (south == -1) {return new int[0];}// 获取二维数组的列数,即东边界int east = array[0].length - 1;  // 如果数组没有列,直接返回空数组if (east == -1) {return new int[0];}// 计算二维数组中的总元素个数,决定返回数组的大小int sum = (south + 1) * (east + 1);  // 初始化边界int north = 0, west = 0;// 创建存储结果的数组int[] list = new int[sum];// count 用来记录当前插入的位置int count = 0;// 开始螺旋遍历while (sum > 0) {// 从左到右遍历(沿着北边界)for (int i = west; i <= east; i++) {list[count++] = array[north][i];  // 将当前元素加入结果数组sum--;  // 每遍历一个元素,减去一个}// 如果所有元素已经遍历完,跳出循环if (sum == 0) {break;}// 从上到下遍历(沿着东边界)for (int i = north + 1; i <= south; i++) {list[count++] = array[i][east];  // 将当前元素加入结果数组sum--;  // 每遍历一个元素,减去一个}// 如果所有元素已经遍历完,跳出循环if (sum == 0) {break;}// 从右到左遍历(沿着南边界)for (int i = east - 1; i >= west; i--) {list[count++] = array[south][i];  // 将当前元素加入结果数组sum--;  // 每遍历一个元素,减去一个}// 如果所有元素已经遍历完,跳出循环if (sum == 0) {break;}// 从下到上遍历(沿着西边界)for (int i = south - 1; i > north; i--) {list[count++] = array[i][west];  // 将当前元素加入结果数组sum--;  // 每遍历一个元素,减去一个}// 更新边界,进入内层north++;west++;south--;east--;}// 返回螺旋遍历的结果return list;}
}

 54.螺旋矩阵

给你一个 m 行 n 列的矩阵 matrix ,请按照 顺时针螺旋顺序 ,返回矩阵中的所有元素。

示例 1:

输入:matrix = [[1,2,3],[4,5,6],[7,8,9]]
输出:[1,2,3,6,9,8,7,4,5]

示例 2:

输入:matrix = [[1,2,3,4],[5,6,7,8],[9,10,11,12]]
输出:[1,2,3,4,8,12,11,10,9,5,6,7]

提示:

  • m == matrix.length
  • n == matrix[i].length
  • 1 <= m, n <= 10
  • -100 <= matrix[i][j] <= 100

原理

  1. 初始化边界:

    • north, south, east, west 分别表示二维数组的上、下、右、左边界。开始时,north = 0, south = matrix.length - 1, east = matrix[0].length - 1, west = 0,即全覆盖矩阵的外边界。
  2. 螺旋遍历:

    • 螺旋遍历从左上角(north, west)开始,顺时针按“右、下、左、上”的顺序遍历二维矩阵中的元素。

    • 第一步: 从左到右遍历,即遍历当前的北边界行。

    • 第二步: 从上到下遍历,即遍历当前的东边界列。

    • 第三步: 从右到左遍历,即遍历当前的南边界行。

    • 第四步: 从下到上遍历,即遍历当前的西边界列。

    每完成一圈螺旋遍历后,都会更新边界:

    • north++:上边界下移
    • west++:左边界右移
    • south--:下边界上移
    • east--:右边界左移

    这样,每完成一圈遍历,内层的元素逐步被收录,直到所有元素都被遍历完。

  3. 终止条件:

    • sum(剩余未遍历元素的数量)为 0 时,表示所有元素都已被访问完,跳出循环。
  4. 返回结果:

    • 最终,list 列表包含了矩阵的螺旋顺序遍历结果,按顺序返回。

时间复杂度:

  • 假设矩阵的维度是 m x n,遍历所有元素的时间复杂度是 O(m * n),因为每个元素只会被访问一次。

空间复杂度:

  • 空间复杂度为 O(m * n),因为需要一个大小为 m * n 的列表来存储遍历的结果。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List<Integer> spiralOrder(int[][] matrix) {// 获取矩阵的南边界(即最后一行的索引)int south = matrix.length - 1;// 获取矩阵的东边界(即最后一列的索引)int east = matrix[0].length - 1;// 计算矩阵中元素的总数int sum = (south + 1) * (east + 1);// 初始化边界,north 是上边界,west 是左边界int north = 0, west = 0;// 用一个列表来存储螺旋遍历的结果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south * east);// 螺旋遍历开始,直到所有元素都被访问while (sum > 0) {// 1. 从左向右遍历(沿着北边界)for (int i = west; i <= east; i++) {list.add(matrix[north][i]);  // 将当前元素加入结果列表sum--;  // 减少未访问的元素数目}// 如果所有元素已经遍历完,退出循环if (sum == 0) {break;}// 2. 从上到下遍历(沿着东边界)for (int i = north + 1; i <= south; i++) {list.add(matrix[i][east]);  // 将当前元素加入结果列表sum--;  // 减少未访问的元素数目}// 如果所有元素已经遍历完,退出循环if (sum == 0) {break;}// 3. 从右向左遍历(沿着南边界)for (int i = east - 1; i >= west; i--) {list.add(matrix[south][i]);  // 将当前元素加入结果列表sum--;  // 减少未访问的元素数目}// 如果所有元素已经遍历完,退出循环if (sum == 0) {break;}// 4. 从下到上遍历(沿着西边界)for (int i = south - 1; i > north; i--) {list.add(matrix[i][west]);  // 将当前元素加入结果列表sum--;  // 减少未访问的元素数目}// 更新边界,进入内层north++;  // 上边界下移west++;   // 左边界右移south--;  // 下边界上移east--;   // 右边界左移}// 返回螺旋遍历的结果return list;}
}

59.螺旋矩阵II

给你一个正整数 n ,生成一个包含 1 到 n2 所有元素,且元素按顺时针顺序螺旋排列的 n x n 正方形矩阵 matrix 。

示例 1:

输入:n = 3
输出:[[1,2,3],[8,9,4],[7,6,5]]

示例 2:

输入:n = 1
输出:[[1]]

提示:

  • 1 <= n <= 20

原理

  1. 初始化:

    • 我们首先创建一个大小为 n x n 的矩阵 ans
    • sum 变量记录当前要填充的数字,从 1 开始递增。
    • 使用 rowcolumn 变量来指示当前的矩阵填充位置。
  2. 螺旋顺序填充:

    • 每一圈的填充包括四个方向:向右、向下、向左、向上,依次填充矩阵的边界。
    • 向右: 从当前的 (row, column) 开始,向右填充 n 个位置。
    • 向下: 在完成右边的填充后,向下填充 n-1 个位置。
    • 向左: 完成下边的填充后,向左填充 n-2 个位置。
    • 向上: 完成左边的填充后,向上填充 n-3 个位置。

    每次一圈填充后,更新边界,将 n 减少 2,以保证下一圈填充在内层矩阵中进行。

  3. 边界收缩:

    • 每次完成一圈的填充后,column++ 将列向右移动,准备进行下次填充。
    • 同时 n -= 2,表示当前有效矩阵的边长减少 2,从而让填充继续进行到内层。
  4. 终止条件:

    • n <= 0 时,表示已经填充完所有的元素,退出循环并返回结果矩阵。

时间复杂度:

  • 假设矩阵的大小为 n x n,所有元素都需要被遍历一次并填充。因此时间复杂度为 O(n²)

空间复杂度:

  • 需要一个 n x n 的矩阵来存储结果,因此空间复杂度为 O(n²)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generateMatrix(int n) {// 初始化一个 n x n 的矩阵int[][] ans = new int[n][n];// sum 用来记录当前填充的数字,初始为 1int sum = 1;// row 和 column 用来记录当前要填充的位置的行和列int row = 0, column = 0;// 只要 n > 0,就继续填充while (n > 0) {// 1. 从左到右填充当前的北边界for (int i = 0; i < n; i++) {ans[row][column++] = sum++;  // 填充当前元素,并将列加 1}// 向左回退一列,因为 column++ 会使列超出范围column -= 1;// 2. 从上到下填充当前的东边界for (int i = 0; i < n - 1; i++) {ans[++row][column] = sum++;  // 填充当前元素,并将行加 1}// 3. 从右到左填充当前的南边界for (int i = n - 2; i >= 0; i--) {ans[row][--column] = sum++;  // 填充当前元素,并将列减 1}// 4. 从下到上填充当前的西边界for (int i = n - 2; i > 0; i--) {ans[--row][column] = sum++;  // 填充当前元素,并将行减 1}// 回到上边界的下一列,并且减少矩阵的规模(边界收缩)column++;n -= 2;  // 每一圈填充完成后,矩阵的有效边长减少 2}// 返回生成的矩阵return ans;}
}

http://www.lryc.cn/news/496970.html

相关文章:

  • JavaScript(JS)的对象
  • 基于BM1684的AI边缘服务器-模型转换,大模型一体机
  • git推送多个仓库
  • Matlab mex- setup报错—错误使用 mex,未检测到支持的编译器...
  • PostgreSQL认证培训需要什么条件
  • Oracle—系统包使用
  • 【排序用法】.NET开源 ORM 框架 SqlSugar 系列
  • 【SpringBoot】整合篇
  • 写入json和读取json文件
  • Vuex的理解及使用场景
  • PostGis学习笔记
  • Qt 窗口类型、窗口标志和窗口属性
  • 相机学习笔记——工业相机的基本参数
  • MATLAB - ROS2 ros2genmsg 生成自定义消息(msg/srv...)
  • 【Git 操作】-- 将 fork master 分支的最新commit更新到自己的仓库
  • [高等数学学习记录] 泰勒公式
  • 我的创作纪念日—128天的坚持|分享|成长
  • 万字长文解读深度学习——多模态模型BLIP2
  • selinux与防火墙
  • java基础概念47-ArrayList、LinkList和迭代器
  • Delphi 12.2.1 idhttpserver的使用方法
  • 【golang】单元测试,以及出现undefined时的解决方案
  • jmeter 压测常用静默参数解释应用
  • 【开源】A059-基于SpringBoot的社区养老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智能体雏形开发(高阶实操)》开发计划概述
  • QT学习笔记-QStringList,QTimer
  • 如何使用brew安装phpredis扩展?
  • 游戏引擎学习第25天
  • 多线程运行时,JVM(Java虚拟机)的内存模型
  • kernel crash数据解析